靠闹钟起床的人,心血管、睡眠、情绪都被影响(组图)
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和朋友约好见面,几乎每个需要早起的日子,“闹钟”都会派上用场。
就是这样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用错了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不良影响:睡眠质量变差、产生焦虑情绪、心脏压力倍增……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邀请专家,告诉你如果必须要用闹钟,怎么选出适合自己的铃声。
受访专家
北京华信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 逯春鹏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急促闹钟开启“糟糕”的一天
不久前,江苏南通一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被手机自带的雷达闹钟“吓”到头晕、呕吐的经历,后经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躯体形成了一种应对短期刺激应的反应机制,比如,出现闹钟“刺激”后,人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以打断睡眠周期、唤醒身体。
闹钟最擅长的,就是将睡眠状态突然打断,如果每天都在急促闹钟声中醒来,会给身体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呼吸变得急促
在急促闹钟的惊吓中,呼吸会从每分钟16次提高为24次,脑电波从每秒8次提高到30次。
心脏压力倍增
血压、心率会迅速上升,如果患有心血管方面的慢病,长期反复的刺激会给心血管带来压力,增加高血压和心脏病并发症风险。
声音较大的刺激性闹铃易使人受到惊吓,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心肌梗死等疾病。
产生焦虑情绪
总被闹钟吵醒会使人心烦气躁,易产生抑郁和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醒来后长时间无法从压抑的状态中逃离。
身体更易疲倦
睡眠被急促铃声打断,可能影响一整天的精神状态,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容易疲倦、头痛,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睡眠质量下降
应激反应让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心肌收缩能力增强,血管扩张以分配到更多的血液,在长期的刺激下,睡眠质量变差,甚至会失眠多梦。
必须用闹钟的人怎么办
虽然每天被闹钟吵醒不利于身心健康,但现实是,许多人离开闹钟无法按时醒来。
用闹钟时,怎么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伤害?
1
选择舒缓的音乐
声音较大的刺激性闹铃易使人受到惊吓,长期在刺激中惊醒,可能会让内分泌系统易紊乱,导致月经不规律、容易出汗等。
最好将闹铃设置为节奏较慢、音律舒缓的音乐,而且声音不能太大。
需要提醒的是,手机或闹铃不要放在枕头旁或下面,要放在距离枕头1米的低矮家具上。
2
不要定多个闹钟
反复被闹钟“惊醒”,人体会分泌一种名为“腺苷”的化合物。腺苷含量上升会使人感到愈加困倦,反而更容易陷入“睡眠-觉醒”循环,难以完全清醒。
定闹钟的错误示范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也证实,设置多个闹钟,人反复惊醒后再睡下,可能导致慢性疲劳。
建议在闹钟响过之后,等1分钟,使人体及大脑皮层逐步清醒,拉开窗帘或打开灯,有助唤醒身体。
如果闹钟响后实在想睡个回笼觉,最好将闹钟延后30~40分钟。
3
根据情绪选铃声
俄罗斯的研究者发现,选错铃声不但会破坏情绪,还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可以根据自己情绪状况选择“匹配铃声”。
对于心情抑郁或闷闷不乐的人,闹铃声可以是相对欢快的曲调;焦虑加剧的人群,可以使用平静旋律的闹铃声。
怎么才能无痛苦起床
要想起床时元气满满,前提是保证每天7~8小时充足的高质量睡眠。
01
怎么能早点入睡?
环境过于明亮、吵闹、过热、过冷,都不适宜睡眠。被子、床单、枕套、睡衣的材质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给自己选套舒服的寝具。
遵循生物节律,一般来说,人体从21点后褪黑色素开始分泌,23点至凌晨3点被认为是进入深度睡眠的最好时段。
睡前1小时不要接触电子产品,不要空腹或饱腹上床,睡前两小时避免进食及大量饮水。
白天可选择慢跑、游泳和瑜伽等,时长60分钟左右即可,避免临睡前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
睡前冥想有助调节睡眠:盘腿而坐,双手自然垂膝,全身放松,慢慢进入忘我、放空的状态,可以先从几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半小时。
学会放松训练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尝试腹式呼吸放松法:平卧,肩膀放松,闭上眼睛;双手可放在腹部,缓慢深吸气,暂停1~2秒;缓慢呼气,再暂停1~2秒,如此循环往复。
02
怎么能早点起床?
醒来玩会手机,看些感兴趣或轻松愉悦的内容,可以达到醒目醒神的效果。
慢慢坐起来伸展下身体,坐两分钟,让被窝外的冷空气刺激头脑清醒,然后再起床活动。
早上醒后喝杯温水,能刺激休息了一夜的胃肠开始工作,发出进食信号,人体也会随之清醒,注意不要喝凉水。
03
夜班人群怎么办?
需要上夜班或经常“轮班倒”,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善睡眠质量:
按顺时针顺序倒,比如白班(上午9点到下午5点)→小夜班(下午4点到晚上10点)→夜班(晚上11点到早上7点)→白班。
既然睡眠昼夜节律已经改变,充足的白天休息就显得更加重要,尽量睡够8小时。
补点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烟碱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不仅参与新陈代谢,还对安定神经、舒缓焦虑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