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花了5万多,北京妈妈晒出的假期账单,越看越怀疑人生…(组图)
先做一个小调查:
大家养育孩子的开支基本都占家庭总花销的多少?
前阵子看到个热搜把我吓了一跳:
有个北京妈妈掰掰手指头算了笔账,40天的暑假,给孩子花了5万多。
她是收到信用卡账单时才突然发现手头资金竟然已经告急了。
于是一笔笔把账单列出来,越列心里越发毛。
补课,物理800元一节,上16次,就是一万两千八。
数学回老家补的,便宜些,200元一节,十节就是两千。
除此之外还有兴趣班。
钢琴、舞蹈、英语口语,加起来差不多一万。
然后就是必须要带孩子去的远途旅行。
今年是云南,一大家子往返机票2万,住宿4千,当地租车、加油四五千。
还以为这就是有钱人的特例,没想到在网上随便翻一翻,太多吓人的假期账单。
以前家长们苦不堪言的是补习贵,后来是吐槽各种才艺兴趣班烧钱。
现在这些都只算是毛毛雨。
大头都花在了让孩子出去旅游见世面上。
但凡放假,有时间的,得带孩子去玩;没时间的,得给孩子报夏令营、少儿旅游团、这个营那个营。
最基础的,在自家城市附近转转,花个几千能搞定。
再往上的,跨省,或者去去清北名校。
更好的,就得出国了,有家长会花上一万多块,把孩子送到新加坡,说是感受多元文化。
3万多,可以在哈佛耶鲁门口打卡比个耶。
最夸张的,有人花18万把孩子送到北极。
走得越远,见的世面好像就越大。
当然,花销也水涨船高。
最后一算账,欲哭无泪:“娃放暑假,我放血。”
负担是重,但家长们除了无奈掏腰包好像也没什么办法。
谁不想希望娃见多识广呢?
而且大家都去了,你家孩子不去?
不过这里面也有个大问题:孩子要真有收获,花点就花点,大部分家长也都会心甘情愿。
但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带娃看了世界,但娃却是被拉着走马观花。
网上不少爆料:
有夏令营说是深度体验名校,结果只是门口拍拍照。
有的游玩非常仓促,孩子囫囵吞枣。
用钱砸出来的“世面”,看着是漂亮,却很难真正撑起娃的眼界和格局。
家长筋疲力尽,孩子原地踏步。
有个儿童教育学者写过一段话,看了挺感慨的:
八九十年代,钢琴在中国式稀罕物,那时候会弹钢琴,说明这个人见过世面;
200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是稀罕物,那时候能把电脑玩得很溜的人是见过世面的;
2010年代,编程又成了稀罕物,几岁就能编程的孩子可以成网红大放光彩;
现在2020年代,孩子没去过什么极地科考站、没在国际组织里当过义工志愿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素质教育了。
发现没,孩子见世面这件事,是没有止境的。
你好不容易卷进去一个圈子,总有下一个圈子等着你继续卷。
如果你有钱,不计成本,那无所谓。
但如果你只是个普通人,不上不下,难以接纳孩子的平庸,却也负担不起精英教育。
就只能在一次又一次跟风中筋疲力尽。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家庭来说,就无路可走了吗?
前几天看到一位上海交大硕士生导师发了一条被2万多人点赞的微博:
别掉进那些教育陷阱,其实带孩子见世面,有低成本且更高效的12种方式。
比如带孩子去大自然,捉虫子、挖沙子;
比如陪孩子看高质量纪录片;
比如陪孩子早起,看看5点启程的公交司机,4点工作的环卫工人,通宵的餐饮服务人员,让孩子了解各行各业的不易……
其中还有我非常赞同的一条:
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和乐趣。
这一点我自己特别有感触。
我的童年不能说是普通,可以算是贫瘠。
上初中前,我没出过我们镇子;上高中前,我没出过我们县城。
但比较幸运的是,我还有书陪伴。
虽然条件有限,没多少书,更没有多少“好书”,有些只是小说武侠,甚至连环画。
可我依旧越看越觉得快乐,越看越明白人有情义和理想,越看越知道天地广阔,我要走出去。
很多人说在用一生治愈童年。
但我成年后很多想要退缩的时刻,都是靠童年的那段经验支撑的。
再和大家说一个故事。
1977年,山东章丘一个小山村里出生了一个女孩。
在田地和庄稼组成的童年里,她看听广播、看报纸、读书。
她也来者不拒,小说、神话、童话……爸妈甚至担心她眼睛会看坏,都叫她少看点。
可就是阅读让她打开知识面,塑造了强大而坚定的内心。
她走出了那个小山村。
19岁考进清华,37岁攻克世界50年不解难题,4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讲席教授。
她就是颜宁。
真正的见世面,不是用钱给孩子铺路。
而是让孩子在书页和文字里滋养羽毛,飞往更高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