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老师被“逼死”,学生被圈养,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组图)
近段时间,在教育领域一连炸出现了两则重大新闻。
一则关于老师,另一则关于学生。
虽然两件事性质完全不同,但是殊途同归,结果令人感到非常痛心。
这两件事不存在一定的联系,却揭露了当下我们教育最大的矛盾。
让人忍不住发问:我们的教育到底为什么变成这样了?
近日,一位“00后”教师不堪重负,最终选择留下遗书自杀。
世人惋惜,刚刚过完23岁生日的她,去年刚从大学毕业,考上编制,一切都那么美好。
却偏偏用最惨烈的方式,告别了世界。
这位年轻老师留下的一份遗书,不过百字,却又字字泣血。
“麻麻,对不起,我真的撑不住了。”
“我真的好难过,我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
“幻想的未来生活也实现不了了。”
“我从来没想过,作为一个小学老师会这么难。”
“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来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简短的遗言中,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她早已心如死灰,一心求死。
善良的她依然把善意留给这个世界:如果要是没有死透,也别救了,就把器官捐赠了吧。
到底她经历了何种事情,才让一个年轻的老师选择通过结束生命换来解脱呢?
从这位老师家人提供的聊天记录中可以窥见她生前的经过,还原她曾热爱并引以为豪的教师工作的“另一面”。
9月27日,晚上20点,她称,“还在开会”,并且因为学生搬板凳不整齐,“被领导批评了”“当着我们班学生面批评我”。
10月6日下午,她跟家人提到,“在学校”“7天”“不休息”。
10月11日,她给姐姐发信息,“昨晚凌晨一点才回宿舍,真不容易”。
10月17日晚上,她跟姐姐吐槽,“头发油得不行,又不敢回学校,回学校就(要)被逮着去工作”“真的每天都让人崩溃”。
从聊天记录可以看到,这位年轻的老师从不抱怨学生跳不调皮、上课累不累、学生成绩是不是没有进步。
可见这是多么热爱自己教学工作的老师。
但是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以外的工作却严重占据了她的时间和精力,让她精疲力尽,甚至浇灭她对教学工作的热情。
让她不堪重负的,从来不是教师岗位的工作,而是“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
她的姐姐曾直接说出真相,学校的形式主义、肆无忌惮的谩骂批评与威胁压得她无法喘息。
很多一线教授都找到了深深的共鸣。
有的老师表示,自己早6晚10,周末还要和家长沟通,不像班主任,更像学生的保姆。
有的老师表示,学校形式主义严重,屁大点事都要开会讨论,完了还要让班主任写心得分享。
还有的老师称,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创建公众号,定时分享班级情况,肩负组织活动、摄影、撰稿、排版等任务。
网友笑称,全中国只有畜牧部没有给老师安排工作。
几乎每一位老师都经历过,每个月至少一个主题活动,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汇报,一个接一个,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老师领一份工资,把保姆、保镖、秘书、宣传部的活全干了。
学校领导要面子,要风光;家长要孩子进步,要安全;学生要学习,要玩乐。
唯独没有人在乎身兼多职的老师想要什么,他们可能只是想要下班后有个人休息的时间而已。
曾经肺部、喉咙是老师的常见职业病,估计现在要再加上一个大类——心理疾病。
可笑的是,当悲剧已经发生,一线老师需要心理支持的呼声越来越大时候。
不少老师就已经接到了学校的“特殊关怀“,要求老师周末进行心理培训,并且拍照上传笔记。
要么怎么说能量守恒定理一定是对的。
因为减压减压,减掉的教学任务的压力,已经转移到了非教学任务上。
教师的压力何止于此。
前段时间,微博话题“老师因怕被举报正常批评都不敢”火上热搜,高达1.7亿的阅读量和62.5w的互动量。
有老师表示,自己入职时间不长,但举报的次数不少,各种奇葩举报理由听到了都想笑。
有老师因洗发水味道孩子不喜欢被投诉;
有的老师批评不交作业的孩子,直接被投诉到校长那里;
有的老师不提醒学生喝水,被投诉到教育局;
还有的老师没督促学生课间上测试,却允许学生课上上厕所被投诉;
大部分言论看下来,老师不像是老师,反倒像奴才,学生是皇帝,家长是太后。
有的因为布置作业太少,有的因为布置作业太多,有的因为孩子被安排在后排...
老师穿了裙子,衣着不得体,投诉!
经常提问我孩子,老师针对他,投诉!
不提问我孩子,老师还是在针对他,继续投诉!
新老师入职第二天,没经验,投诉!
在学生面前吃外卖,不良诱导学生,投诉!
开车上班,身为人民老师招摇过市,投诉!
......
看到没,投诉的内容和教学完全无关,全凭家长的个人喜恶、主观臆断以及想象力。
只要你不符合我心中老师的形象,或者只要你不优待我的孩子,我就有权力投诉你。
最离谱的莫过于两年前的“广州体罚血衣事件”,一位家长发微博控诉自己的孩子被体罚到吐了全身都是血。
但是这条微博转发多达140万余次,阅读超5.4亿,引起无数人关注。
经过调查后发现,几个学生违反班规,老师让他们罚跑10圈,事实上学生并没有高强度跑完10圈,更不存在跑到吐血的程度。
只不过其中一位家长无法接受老师对孩子的惩罚,故意编造谣言,煽动言论,雇人炒作闹出的“假新闻“。
都说当老师可以看到人类的参差,诚不欺我。
不当老师都不知道,原来举报理由居然可以这么离谱。
更令人感到无语的是,学校领导大多会选择息事宁人,无论投诉理由多么荒唐,最终背锅的一定是老师。
在这条严重不对等的权力链条中,老师永远处于最末端,成为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夹心饼干、出气筒再自然不过了。
家长投诉一张嘴,老师自证跑断腿。
任谁折腾了几番都已经练就了“佛系心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些老师甚至连正常的批评都不敢。
毕竟班上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宗,得罪不起。
家长扩大化投诉已经严重影响到教学的正常进行了,面对诸多无可奈何,也不能怪学校、老师都开始寻求“自保”。
今年刚开学,在广州一所小学的新生家长会上,一位校领导在PPT非常直白地写道:
“提醒几件事,不要随意投诉,因为投诉的都考不上高中。”
很快,这张照片被发到了网上,引起一波讨论之后,最后学校领导被通报批评。
通报中有这样一句话,让原本就无奈的场面变得更加荒诞:
学校的本意是希望家长对于学校能够多些理解、支持与包容,培育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家长权势滔天,老师卑微至极,其背后伤害的何止是老师。
人民日报都忍不住发声: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最近“课间10分钟”被广泛关注。
原本在大家看来在正常不过的课间休息时间,备受关注的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它要“消失”了。
最近山西一位老师分享了一个视频,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有七成的学生课间不出教室。
老师都忍不住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
很多家长半信半疑地拿着热搜去询问自己的孩子,在课间的十分钟是怎么度过的,结果却换了肯定答案。
从他们的ip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山西,原来从广州深圳到大连、四川、上海,“消失的课间10分钟”居然已经是全国统一的程度?
有的学校为了防止学生离开教室,奇招不断。
有的学校在走廊安装分贝检测仪,要求6、7岁的孩子只能待在教室,一坐就几乎是一整天。
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课间最远只能走到在班级门前的走廊;
有的学校连学生上厕所都有配额,排队轮流上下楼梯、上厕所...
因为没有时间上厕所,孩子连屎都要憋到放学,孩子出去玩被监控记录了,下一刻就是叫家长来办公室。
先别说心理问题了,孩子正值长身体的时候,这样下去身体都要受不住了。
如今孩子的父母大多都是80后90后,他们回忆自己的课间10分钟是何等快乐:
和好朋友手拉手上厕所、10分钟也要冲去篮球场、下课可以踢毽子、吃零食...最后踩着上课的铃声飞奔回教室。
但是他们的孩子却只能在老师和学校不知道的地方“进行厕所社交”,一入学就只能习惯课间十分钟是不能走出课室的。
我们小时候还会出现写一下《你的课间十分钟》的小作文,估计现在这样的题目已经不复存在了。
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小学“取消”课间10分钟?说好的双减,为何孩子的压力反倒越来越大了呢?
一些老师在网络的发言,让无数网友表示,虽然不支持,但是非常理解。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怕出事。
2012年,南京一所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在课间上完厕所后跑回教室路上,不小心被突出地面的台阶绊倒,导致学生下巴位置磕到地面,几颗门牙都掉了。
学生妈妈直接把学校告上了法院,要求学校赔偿孩子的牙齿修复费,同时索赔营养费、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一万多元。
今年5月,四川广元两个男孩在课间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用铅笔刀把一名路过同学的眼睛划伤。
今年9月,广州一名初一学生在午休时玩闹,趁着同学起身说话的时候,偷偷把他的凳子往后拉,导致同学坐空并跌倒,后脑碰到了椅子。
之后孩子出现头部疼痛、视线模糊等症状,后经多家医院检查,诊断出颅脑外伤、视物模糊、双目视神经挫伤等问题。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校,谁都不想看到学生出事的一幕。
课间10分钟虽短,但是玩心未收 ,不知轻重的孩子一旦闹起来,一个班几十人,单凭一个老师怎么看得过来?
为了让家长放心、学校老师不担责,“取消”课间10分钟确实是无奈之举。
很多人只是同情孩子,在原本活奔乱跳的年纪,却要被“圈养”起来。
殊不知,其背后折射的恰好就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矛盾。
家长左右为难,一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快乐的课间10分钟,另一边又担心孩子磕磕碰碰。
老师左右为难,好不容易的课间休息时间却多担上10分钟监视的责任,但是更担心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家长第一时间找上门来。
权衡之下,唯有委屈孩子,让孩子待在安全的“温室“就是最好的解法。
一切为了孩子,却一切都在用另一种方式伤害孩子。
家长、老师、学校三方的对立,最终承受所有伤害的往往是最脆弱的孩子。
其实减压减负已经喊了很多年了,但是无论从我们身边还是在网上,并没有看到大家因为减负政策变得轻松。
事情反而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老师的负担更重了,学校的压力更大了,家长变得更加焦虑,孩子快乐的时间更少了。
今年开学第一个月,北京大学第六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就诊人数爆满,大体症状都是孩子一去学校就精神崩溃。
有人指责这些年轻的生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脆弱?
一个两个如此尚且可以算是个例,但是大部分学生和都这样就是社会问题。
所以到底我们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
如今我们的教育,学校忙着各种评比,老师忙着应对学校安排的行政性工作,同时肩负班级保镖的身份,家长化身成为了教育检察员,而学生成为了这场“教育斗争”的牺牲品。
老师不像老师,家长不像家长,学生不像学生,整个教育链条上的关键角色完全错位。
双减喊了那么多年,如今的现状反倒背离了双减的初衷。这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
不知道“消失的课间十分钟“能不能找回来,也不知道年轻的老师的离世会带来什么改变。
少一点形式主义,多些人性关怀吧!
让老师回归教书育人的本质,让孩子回到童真快乐的校园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