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掴、拖拽、下跪…湖南怀孕女子的这一幕,看得我太愤怒了!(组图)
有人说,怀孕是当10个月的皇后。
可对有的女性来说,却遭遇了非人的待遇。
近日,湖南株洲,一则监控视频引爆了大众的怒火。
一名男子不知道因为什么事,竟然对怀孕的妻子大打出手。
视频里,他狠狠拽着孕妻的手往前拖,一巴掌一巴掌地扇,用手死死掐住她的脖子往下压。
怀孕的妻子如何招架得住这样的暴力?
她只能坐在沙发上,不让丈夫得逞,以保护自己腹中的孩子。
见没能拖动妻子,男子扬起巴掌,毫不留情地甩在妻子脸上。
那一瞬间的凶狠,根本无法让人相信,这是一个丈夫所为,而更像一对有血海深仇的仇人。
我无法想象,一个丈夫,怎么舍得对怀着孕的妻子大打出手。
扬起巴掌时,他考虑过做丈夫、做父亲的责任吗?
那一刻,对妻子来说,他就是一个魔鬼。
然而视频里,更令人心疼的不止于此。
这是女子的第三胎,她被丈夫施加暴力时,两个儿子就在旁边。
看到爸爸狠狠抓着妈妈的手臂,小儿子冲上去,将手中的玩具砸向爸爸的脸,一拳一拳打在爸爸身上。
而大儿子,一边试图拉开爸爸,一边跪在地上,痛哭求饶。
而此刻,被掌掴得满嘴是血,几近昏厥的女子,才终于逃脱了魔爪。
这一幕,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当禽兽一般的父亲,当着他们的面殴打亲生母亲,谁能想象他们多无助?
谁懂他们在那时的恐惧?
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不要再打了”,撕碎了母亲的心,也戳中了太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恕我直言,家暴妻子的男人,都是垃圾,都该遭人唾弃!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长了嘴就该好好沟通,沟通不成再寻求别的方法。
只有没本事的男人,才会把所有的气都往家里发,让比自己弱小的妻子和孩子,承受他的无能狂怒。
我心疼那个怀着孕被打的女子,可我更心疼那两个弱小的、下跪痛哭的孩子。
他们还那么小,就要面对一个失和的家庭,在父亲的暴力和母亲的泪水中,艰难度日。
他们永远只会像惊弓之鸟一样,谨小慎微地生活。
当父亲的拳头,再次砸下来,他们该怎么办?
下一次,他们还有能力保护妈妈吗?
在暴力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早早失去孩子的天真,变得更加敏感、懂事。
前段时间,重庆一名男子对妻子施暴。
凌晨1点,他当着孩子的面,对着妻子大打出手。
9岁的女儿冲过来想拉开爸爸,却被他狠狠用手机砸。
直到父亲发泄完,妈妈靠墙坐着,女儿跳下床,浑身发抖地紧紧抱住她的头。
动作如此熟练,令人忍不住想,这是她第几次看到母亲被打了?
第二天,妈妈下班后看到女儿留的一张纸条,崩溃大哭。
“如果你跟爸爸离婚了,我跟你。如果你放心不下弟弟,我也可以跟爸爸。”
“妈妈,你想过就过,不想过就不过,不要勉强自己。”
几句简单的话,却看得人热泪盈眶。
她明明想跟妈妈走,却不愿妈妈为难。
比起有一个“完整家庭”,她更希望自己和弟弟不要成为妈妈的束缚。
要目睹妈妈多少痛苦,才能说出如此令人心碎的话?
父亲那些拳头和巴掌,不只是打在妈妈身上,也是砸在她的心上。
让她被迫着懂事、被迫着成长。
我不觉得欣慰,只感到悲伤。
而在评论区,无数网友都在共情那个懂事的孩子。
有人说:选女儿吧,就当也救我一次。
有人说:你拯救她,也是拯救你,也是拯救以前的我。
有人说:如果带走了女儿,请不要在她犯错时说早知道就选弟弟了。
在家暴环境成长的孩子,大多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自保的能力,只能通过察言观色,去换取短暂的和平和温情。
心理学者武志红说过:
幼年或少年时期造成的情感缺失性伤害,将是永久性的。
那些目睹过家暴,或者身处家庭暴力的孩子们,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伤痛。
澎湃新闻发布过一个案例。
一名从小目睹父亲家暴的女生,长大之后逃离了家庭,掐灭了对婚姻的期待。
而她的姐姐,从小就对周围的孩子施加暴力,成年后当幼师,又因为虐待学生被开除,因为她一直模仿父亲,向更弱小的人施暴。
家暴的“代际传递”,是最直接而恶劣的影响。
央视新闻报道过一则真实案件。
张某是众人眼中老实本分,性格温和的人,但只有妻子知道,他酒后爱打人。
一次酒后,在和妻子争执中,他竟然将新婚不久的妻子活活打死。
张某自然死不足惜。
但是他暴力的源头,也是源自于小时候,经常看到父亲酒后殴打母亲。
在长达几年的暴力之后,母亲不堪忍受,逃离家庭。
此后,父亲的拳头落在了张某身上。
稍有不顺,父亲就对他拳打脚踢,甚至连他唯一的朋友——一只兔子,也被父亲残忍杀死。
活泼开朗的张某逐渐变得逆来顺受,沉默木讷。
愤怒无处发泄,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下,张某的性格发生扭曲,成为了和父亲一样的人。
正如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的:健康的人不会折磨别人,一般是被折磨的人折磨别人。
不一定每个目睹家暴的孩子,都会家暴他人。
可身处其中的他们,逃不开,也挣不脱,只能在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沉沦。
全国妇联曾做过一个统计,在全国2.7亿个家庭中,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
这意味着,约有9000万个家庭的孩子,亲眼目睹家暴的过程。
后遗症是十分严重的。
他们有的从此惧怕走进婚姻,有的产生暴力倾向。
更多的是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终其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的痛楚,无法和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孩子随机分成两组。
两个组都安排了成人“榜样”,其中第一组的成人在玩玩具过程中,展现出暴力行为,如用棍子击打玩具,狠狠摔在地上,拳打脚踢。
第二组的成人则一直在安静地玩。
之后,他把两组孩子带进有攻击性玩具的活动室。
结果发现,第一组孩子呈现出明显的暴力攻击性,而第二组孩子没有任何攻击性。
放在家庭中就是如此,孩子就像大人的一面镜子,父母呈现的是什么,孩子习得的就是什么。
为人父母,不仅仅有养育儿女的责任,更要肩负起教育和引导的重担。
在与世界交手时,我们是他们最先模仿的人。
因此,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
反之,也是如此。
那些暴力相向的丑陋,痛苦的哭喊,会伴随孩子一生。
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过: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
别让家伤人。
别让孩子在恐惧和阴影中,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