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前英国用鸦片叩开中国大门后的那些照片,却在今天被一个英国人私藏,不曾公开(组图)
最近,圈哥有了一次神秘的“穿越”经历——
在东伦敦一个极其秘密的私人仓库,穿过里三层外三层一共六道安保门,亲眼见到世界最早的记录中国的平面影像。
那是在19世纪40年代,摄影技术刚被发明以后,第一批在华摄影师拍下的珍贵图像:
道光年间开埠的汉口口岸、现已无迹可循的老北京城墙、广东沿海城市的关口、最早的一批上海外滩近两米全景图、太平天国高层将领和洋商人的“亲密”合影、清朝青楼女子...我甚至看到了自己爷爷的爷爷出生地近两百年前的照片。
(“中国城市的西门”,上海,约1877年;John Reddie Black, 'Western Gate of the Chinese City, Shanghai', c.1877.jpg)
这批照片目前的主人是英国收藏家泰瑞·贝内特,他是东亚老照片收藏狂热者,从事专业法务工作的他,五十年前开始了对日本老照片的收藏,逐渐又被中国老照片吸引。
(泰瑞·贝内特向记者展示和讲解他的老照片收藏,图:余梁意摄)
在全世界各地收藏照片的同时,泰瑞一直持续进行摄影史的研究,写下三本关于中国最早摄影史的巨著,分别是《中国摄影史:(1842-1860)》,《中国摄影史:西方摄影师(1861-1879)》和《中国摄影史:中国摄影师(1844-1879)》)。
这几本书成为记录中国摄影史的开端,他研究的很多史料,在中国国内摄影史上都未曾记载。
被关在密室里的收藏 “病”
几十年来在欧洲旅行奔走的泰瑞,收藏老照片倾注的精力一点不比自己的主业少。 直至现在,三天在律所上班的他,还是会留出每周两天,去常去的一些能淘到宝贝的地方转转。
泰瑞说,不包括他之前已经整体卖给香港某机构的一批照片,他目前还藏有约五千张中国老照片,六千张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国家的老照片。
(Amoy (Xiamen), Fukien province, China foundling children outside a foundling hospital, ca.1870, John Thomson. Image courtesy of Wellcome Collection.)
泰瑞的所有收藏,都放在这个大型秘密仓库其中的一个小间。这个存放照片的仓库像极了电影里的监狱,戒备森严,过完第五道门,查验身份登记完,大家才进入到库藏区。
楼高至少三层,冷冰冰的水泥墙刷满了白漆,仅两人能并行的长长的走道,两边是一个个紧闭的铁门房间,单开门、双开门、还有两米以上的大双门房间,每个走道天花板上都密布24小时监控,还有工作人员在走道里把手检查。
(1875年街头食品小贩的肖像)
唯一和监狱状态的不同,大概是这里为了存放诸如老照片之类的物品,需要全天维持非常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我于是大胆猜测,全伦敦最有价值的私人收藏印刷、图像制品,恐怕都在这个仓库里了,泰瑞欲说还休的耸耸肩,对此猜测不置可否。
(宁波知府,约摄于1875-78年,无名摄影师)
邀请我们来这个仓库之前,泰瑞是略有迟疑的。
这个被他自己称为“病”(Disease)的爱好,并不希望对公众开放。很多人都联系过他,希望能去仓库一睹“真迹“,但都被他拒绝。
(B.T.Prideaux, Old Man & Child)
或许是真诚和同事的“懂行”打动了,我们成为进入他私藏仓库的第一批中国人/媒体。
他特别定了一间会议室,把他的最“心爱”,全部拿到这里,用掉一整个上午,一本本、一张张介绍着。
两百年前的珍贵中国
泰瑞从一个防腐蚀的盒子里,小心翼翼的拿出来一张用1839年发明出的银板摄影法拍出来的照片,这张照片是1844年,第一个去中国的法国摄影师Itier拍下的。
我和同事小心地接过来,由于年代太久远和银板照片的保存难度,这张如镜面般的照片实在太难看出图像,要从不同角度摆弄了好几次,才能隐约看到照片中人物的一条领带,其他时候完全就是在照镜子。泰瑞说,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张照片是他本人最喜欢的。
(图:余梁意摄)
1860年代,一个叫威廉·托马斯桑德的英国摄影师,制作了一本用湿版火棉胶法拍摄的影集,名为《中国与日本影集》,里面收录了从1866年至1870年代在中国和日本各地拍的照片。
这些近200岁的照片,有的竟然保存得非常完好,有北京的北海、天坛,颐和园、香山卧佛寺,八国联军烧毁之后的圆明园,民国时期就已经被拆掉的故宫部分。
(圆明园铜殿,约1872年)
(北京城)
有上海的苏州桥、英国领馆、跑马场大看台、北关、嘉定,有普陀山、舟山、宁波;有江西的鄱阳湖,甚至有1868年洋人曾到达过的中国最内陆的地方——那时刚通商的汉口。
(1893年从三一教堂拍摄的上海外滩全景图,外滩全景-plate panorama of Shanghai Bund taken from the Trinity Church', 1893.jpeg)
泰瑞说,这是自己的收藏的第一本关于中国的影像集,里面有一张很有意境的苏州河照片,构图稳定,已经显示出摄影师非常专业的摄影技巧,不愧为西方当时最优秀的摄影师。
泰瑞在他的书中也提到,自己是如何将一张张照片背后的年代和故事全部找到的。
那个年代由于摄影设备的昂贵,不论是摄影师,还是照片里的人物,能拥有照片的人非富即贵,开埠的中国城市已经有了第一批照相馆,外国摄影师们会借助当时的洋文报纸为自己的作品打广告。
(四个穿着古装的中国男人)
我注意到一则在《北方中国日报》上的英文广告,言辞还非常委婉:“我将于9月5日返回上海,届时将重开影楼,会将刚拍下的中国日本各地照片以供鉴赏。”各地风景的照片和富贵官商的肖像“明信片”,就这样在洋人的圈子里售卖流转。
泰瑞的另一张异常珍贵的珍藏,是当时的英国商人乔治,在宁波和两位太平天国军官的合影,照片上两位太平天国军官站在乔治的身后。
(太平天国,George-Hart-attributed-Taiping-military-officer-1861-62-Albumen-print.jpeg)
经泰瑞查证,这两位军官的名字为Huan Chen Zhong和Fan You Zeng,“他们(太平天国)在宁波短暂停留,这是和外国商人保持好关系的充分证据,因为外国媒体和外国军队,显然都不会是跟他们友好的。”泰瑞说,这张照片在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里,都不曾有。
比起收藏 研究更让人着迷
泰瑞说比起照片收藏,他更着迷于研究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找寻摄影师家族踪迹、拍摄背景和动机。
他采用的是历史学研究中最传统、最基本的方法,找寻第一手史料,如当年的文件、信函、广告、游记、铜版画等原始资料。
(1870年代的中国理发师)
苏格兰人约翰·汤姆逊是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人物,留下了许多晚清帝国的珍贵影像。
(1098px-Two_Manchu_soldiers_with_John_Thomson._Wellcome,约翰·汤姆逊摄)
(John Thomson, Country Scene .jpg)
(A painter at work. John Thomson.Honk Kong 1871
The Wellcome Collection London)
为了找寻约翰的墓地,泰瑞遍寻其亲属未果,于是翻阅大量史料,像侦探一般最终锁定了四个墓地,当他看到已经倒塌破败不堪、字迹不清的约翰墓碑时,泰瑞不禁感叹其命运。
已逾古稀的泰瑞已经基本停止了继续对中国老照片的收藏,转而收藏越南照片,研究的精力也逐渐减少。
他也很坦诚的对那些对收藏老照片有兴趣的新手藏家建议,如果想收藏,最好能缩小主题范围,越小越专越好。
(泰瑞·贝内特向记者展示和讲解他的老照片收藏,图:余梁意摄)
有不少中国的机构和个人联系他,希望购买他的收藏里的一部分,比如和某个城市相关的照片,但他却不想单独售卖。
他现在希望的,是在适当的时机,让这些老照片能够走出这个“监狱”,整体和中国人团圆。
(泰瑞的珍藏,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从仓库出来,仿佛经历一场和祖先的对话和团圆,一下回到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