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俄乌、中国:德国外交进入危机模式(组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德国外交政策的平静时期已经结束:柏林必须为正在发生的两场战争、日益具侵略性的中国、动荡的世界秩序寻找解方。
德国德语协会(GfdS)12月初将「危机模式」(Krisenmodus)一词评为年度词汇,该词也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德国外交政策的现状。当前最新也最引人注目的危机便是恐怖组织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战争,它可能引发一场燎原大火,造成潜在的毁灭性后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德国政府正试图采取一种平衡行动:一方面,如总理肖尔茨所强调的,以色列的安全是德国的「国家理性」(Staatsräson)。另一方面,外交部长贝尔博克则批评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行动,特别是约旦河西岸犹太定居者针对巴勒斯坦人的暴力行为。
至于战后中东问题的讨论,德国一向坚持两国解决方案的理念,欧盟和美国也是如此。根据这一方案,巴勒斯坦国应与以色列国并存。
国际组织「反极端主义项目」的中东问题辛德勒(Hans-Jakob Schindler)对《世界报》说:「很明显,由于当前和过去20年发生的事情,两国方案目前是一个非常遥远、非常模糊的目标。」尽管如此,辛德勒仍建议德国政府继续以此为目标,他反问道:「除了两国解决方案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德国政府正在为动荡的世界局势寻找解方,图为德国总理肖尔茨(左)和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左)
俄罗斯的侵略
由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引起的另一场战争,可能是近几十年来德国和欧洲外交政策的最大挑战之一。但即使德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乌克兰至今在收复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方面进展仍微。
现在,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提供军事协助的意愿正在迅速下降,其中包括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支持者美国。
停火谈判或更多军援?
对于战争的疲劳正在对欧洲政治家施加压力,一些声音要求考虑通过谈判结束战争。来自哈勒大学的政治学家瓦维克(Johannes Varwick)对《世界报》表示:「我认为应该先停火,然后就乌克兰领土变更、乌克兰中立等问题进行外交谈判,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放在谈判桌上。」
乌克兰士兵在德国营地接受M109自走炮的射击训练
不过,德国政府目前没有打算这么做。外长贝尔博克在11月底的北约会议上明确表示,在她看来,除了继续支持(乌克兰)之外别无选择,尽管局势看起来可能「很困难、很疲惫、很僵持」。
中国被视为日益严重的威胁
与前总理默克尔时期相比,如今的中德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默克尔出于贸易政策利益的考虑,对中国采取了温和态度。而当前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政府在今年通过的对华战略文件中则指出,中国是德国和欧盟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制度性对手」,且柏林越来越强调其中的「对抗」关系。
德国政府对于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武力威胁,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的中俄密切往来感到担忧,这也让柏林越发视中国为全球政治秩序的问题制造者和破坏者。
在价值观与利益之间做选择
然而,自2016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因此,德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并非以两国经济脱钩为重,因为这对德国自身的损害太大,而是努力减少对中国的片面经济依赖。
就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而言,贝尔博克倡导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外交政策的局限性尤为明显。今年4月,时任中国外长秦刚在回应贝尔博克关于尊重人权的警告时说,中国最不需要的就是西方的「教师爷」。
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霍夫(Henning Hoff)则对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持肯定的态度。他告诉DW,德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外交政策既要考虑价值观,也要考虑利益。霍夫称:「如果完全忽视价值观,就像我们对俄罗斯所做的那样,就会产生灾难性后果,我们在乌克兰问题上看到了这点。」
德国人开始厌倦干预国际危机
德国政府正在为有关中东、俄乌以及中国等全球政治事件寻找答案。无论德国喜欢与否,美国和欧盟都希望这个欧洲最强、世界经济第四大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但大多数德国人对此似乎并不赞同,德国柯尔柏基金会(Körber Foundation)9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4%的德国人认为德国在国际危机中应表现出更多的克制。只有38%的人希望德国更多地参与其中--这是自2017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值,当年有52%的人希望德国更多地参与其中。
此外,高达71%的人反对德国在欧洲发挥军事领导作用。看来,德国人最希望的只有一件事:远离全球的政治风暴。但这个愿望能否实现,还是个问号。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