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震怒,总理指责!Coles和WWS深陷“宰客”风波,降价折扣被指伪善(组图)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近期,Coles和Woolworths两大超市巨头深陷“垄断”、“宰客”、“恶意涨价”的风波。
它们嘴上说着理解大家在生活成本危机中的不易,采取了各种促销、降价措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
但其实,这纯属“得了便宜还卖乖”——导致生活成本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Coles和Woolworths。
它们垄断市场、恶意涨价,一边从大家手里“偷钱”,一边还假惺惺地摆出一副“伪善”的面孔。
近日,澳洲ABC电视台的《Four Corners》节目通过对业内人士、行业专家以及超市的CEO进行访谈,
不仅把Woolworths的CEO Brad Banducci逼得采访中当场离席,
哦,不,已经是前CEO了,Brad在本周三,也就是节目播出之后第二天就宣布辞职,带走了2440万澳元的股票组合+650万的薪水。
(针对记者的垄断话题,Brad愤而离席)
节目全面深入地调查了Coles和Woolworths如何垄断市场、欺诈消费者,列举了两家超市的九大罪状。
这也是第一次,全澳顾客见识了这两大垄断超市的嘴脸。
一、低价、特价商品并不便宜
Coles和Woolworths超市的过道里随处可见“特价”(Special)、“低价”(Low)或“锁价”(Locked)的标识。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促销活动的成本通常都是由食品杂货的供应商和品牌方承担的。
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为了保证自己不赔本,通常会把它们的建议零售价调高。
举个例子,某件商品的零售价本来可以定在15澳元,但零售商为了配合超市的5折促销活动,可能会在一开始把零售价定在30澳元,以此保证在后续的低价促销活动中不会赔钱。
换句话说,所谓的低价、特价商品并不便宜!
而Coles和Woolworths搞这些促销活动,自己非但不会损失一分钱利润,还落了个“心系顾客”、“贴心降价”的好名声。
所以,大家以后再听到Coles和Woolworths说什么“我们牺牲自己的利润来为大家减轻负担,接下来上百件商品统统打折”之类的话,不要再相信了,都是骗人的!
除此之外,Coles和Woolworths还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各种压榨供应商,要求供应商承担各种成本,包括内部宣传和促销的成本。
比如,供应商如果想在Woolworths的《Fresh Magazine》上打广告,要给30,000澳元;
想在Coles的电台打广告,28,000澳元。
更过分的是,如果货物放在超市货架上之后出现了损坏,这笔钱也要由供应商承担。
而Coles和Woolworths向供应商要的这些钱,最终都转化为了更高的商品价格,由消费者来买单。
二、锁价商品提前涨价
去年,Coles假惺惺地表示,将对一系列商品进行“锁价”,即在承诺的时间段内这些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
但消费者权益机构Choice调查发现,约定时间还没到,Coles就已经偷偷给这些商品涨了价。
Coles承认,有20款“锁价”的商品涨了价,包括浓缩奶油、洗碗机片、烧烤用煤等。
虽然Coles已经开始给在网上购买这些商品的顾客退款,但仍然有很多在店内购物的顾客,除非有小票,否则无法获得退款。
而Coles这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并没有遭到罚款或制裁。
Coles的CEO Leah Weckert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保证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情况。
(Leah Weckert)
三、两大超市互相比着涨价
Julian Hilliard在零售行业工作了38年,曾担任Coles或Woolworths的采购经理、品类经理。
他说,他在Woolworths工作的时候,如果Coles涨价了,Woolworths也会很快涨价。
因此,“Coles和Woolworths很多商品的价格都是差不多的,如果你在Woolworths和Coles买同样的一堆东西,最终的花费差不了太多。”
在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任职11年的Rod Sims说,缺乏竞争导致消费者“多花了很多冤枉钱”,因为“全球超市行业的经济证据表明,当市场份额如此集中的时候,超市只会提高商品的价格”。
四、在价格谈判中唯利是图
内部人士指责两大超市利用垄断地位给供应商施压,增加利润。
一封被泄露的邮件揭露,一家跨国供应商向Coles表示,想提高商品的供货价。
Coles一开始以“担心涨价会影响消费者为由”,不同意,但在这家供应商一次性向Coles支付了25,000澳元之后,Coles愉快地同意了涨价,并最终把上涨的供货价全部转嫁给了消费者。
与此同时,Woolworths也没闲着。
一位内部人士透露,Woolworths开启了为期18个月的“增加利润”的活动,要求供应商和Woolworths共享涨价带来的额外利润。
比如,Woolworths允许某个供应商把商品的零售价提高$5,那么这$5供应商必须分给Woolworths一部分。
这样一来,消费者花得更多了,供应商也没有得到全部的涨价,而Woolworths却大幅提高了自己的利润。
不过,Coles和Woolworths的CEO对这些说法都予以否认。
五、把自家“幽灵品牌”当正品卖
Coles和Woolworths有很多“自有品牌”的商品,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一种“幽灵品牌”,即产品的包装和宣传都让你以为是大牌,但其实是Coles或Woolworths的自有品牌。
以Coles的出售的一款“Two Churches”酒庄的葡萄酒为例。
无论是产品包装还是Coles在网上的宣传,都说这是来自澳洲最古老的葡萄酒产区——南澳Barossa Valley的“Two Churches”酒庄的葡萄酒。
瓶身上看不到任何Coles的logo,但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背面用小字印着的地址是Coles位于墨尔本Hawthorn East的总部地址。
“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是误导消费者,让大家误以为是大牌的葡萄酒,但很不幸,这可能不是Barossa的葡萄酿的酒,”Barossa产区的第15代葡萄酒种植商Adrian Hoffmann说。
在被《Four Corners》节目曝光之后,Coles的官网已经删除了关于这款葡萄酒来自Baross的宣传。
六、垄断市场
据《Four Corners》介绍,澳洲是全世界最缺乏超市行业竞争的国家之一。
Coles和Woolworths两家超市控制着食品杂货市场高达65%的份额,Aldi仅占10%。
而在英国,超市行业有五大连锁超市竞争,美国的连锁超市更多。
在其他国家,也很少有一家或两家大型连锁超市独大的情况。
缺少竞争就导致Coles和Woolworths一边哭诉成本上涨,一边赚得盆满锅满。
去年,Woolworths的成本与前一年基本持平,但食品杂货的利润却增加了5.3%-6%。
换算成钱的话,等于一年时间利润大增3.18亿澳元。
注意,这里说的是比前一年增加的利润,并不是总利润。
Woolworths去年的总利润高达16.2亿澳元!
Coles的成本略有上涨,导致它的利润增长稍低于Woolworths,达到4.8%,总利润达到11亿澳元。
七、通过控制土地减少竞争者
两大超市减少竞争对手、保持垄断地位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控制土地。
它们会在全澳范围内四处寻找,买下适合开超市的地块。
如果获得了在这个地块上开超市的许可,这就成为了它们新的门店。
如果没有获得许可,那也能保证这个地方不会被竞争对手拿下。
在布里斯班一个不断增长的社区,Woolworths在11年内买下了超过60,000平米的土地,但一个超市都没盖。
前几年,德国超市巨头Kaufland曾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在2020年进军澳洲,但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
报道称,找不到适合的门店选址是其中一个因素。
八、压低报价压榨农民
大家在超市买到的水果蔬菜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但Coles和Woolworths却一次次压榨农民。
澳洲全国农民联合会的Jeremy Griffith说,在价格谈判时,两大超市占据绝对的上风,“它们会把价格压得非常非常低,因为它们知道,农民别无选择,只能接受”。
第三代樱桃种植商Michael Cunial说,他已经被迫离开了这个行业,“我们只能任凭它们摆布,接受它们的报价,我们已经没有任何利润”。
但超市压低价格并不是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更便宜,只是为了自己赚得更多。
比如批发价2.2澳元一公斤的西葫芦,超市卖到6.5澳元一公斤。
最终,“超市赚了十几亿的利润,但农民却在赔钱,”Cunial说。
对此,Coles的CEO Leah Weckert非常傲慢地表示,农民可以选择不卖给超市,卖给独立零售商,农贸市场或出口,“我们会与供应商密切合作,确保供应商成功。”
九、黑色门店压榨员工
大家在Coles或Woolworths的“click-and-collect”或者上门配送的订单,很可能来自黑色门店。
这些门店看起来和普通超市差不多,有过道、有货架、有熟食区、有烘焙区,但却没有顾客,只有负责订单打包和出库的员工。
而里面的工作条件非常差。
比如在最近一天,悉尼这样一家黑色门店内的温度高达34度。
在里面工作的Ana Robertson说:“每年夏天都有人热得头晕,汗流浃背,只想坐下来,但5个小时的轮班只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
而且,Coles还不断逼迫员工提高拣货速度。
“行业标准是每小时拣货大约180件,但在我们的仓库,尤其是忙的时候,会要求我们每小时拣货大概210件、220件,”Robertson说,“拣货速度落后的员工还被会通报。”
对此,Coles表示,“员工的安全至关重要”,天气炎热的时候会采取多种措施为员工降温。
这一切未来是否会改变?
现在,各个党派的政客都在谈论两大超市垄断的行为,并举行了多个议会质询和调查,包括:
绿党牵头针对超市价格欺诈进行参议院质询;
ACCC进行为期12个月的超市定价调查;
对《Food and Grocery Code of Conduct》——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自愿协定——进行审查;
昆州议会正在对超市价格问题进行自己的调查;
ACCC前负责人Rod Sims认为,澳洲需要更加严格的并购法,让监管机构对两大超市收购对手公司、购买土地、行业扩张的行为进行限制。
而绿党的参议院咨询正在考虑更加激进的改革,包括把Coles和Woolworths分开。
而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昨天也放话,指责两大超市双头垄断的局面,显然他们拥有过度的市场力量,但澳洲是自由市场,无法采取强硬的干预措施,
但他希望更多的国际连锁超市进入澳洲市场,参与竞争,
无论是传闻中的亚马逊生鲜,还是虽然5年前就已经放弃的德国零售商 Kaufland,
快来更多的超市,救救澳洲人吧!不要再让Coles和Woolworths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