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女孩,成了中国婚恋市场的香饽饽(组图)
中国单身男性,正在疯狂涌入尼泊尔。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找老婆!
中国农村经济条件一般的小伙子,在国内婚姻市场上难觅佳偶,到了尼泊尔却能够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优质男性”。
四十多岁的大龄“剩男”,竟然也能够赢得尼泊尔年轻女性的芳心。
这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却在当下的尼泊尔真实发生。
继“越南新娘”之后,“尼泊尔新娘”成为中国男性的婚姻选项之一。
想要弄明白“尼泊尔新娘”为何在中国婚姻市场上走俏,就得先了解尼泊尔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这个与我国接壤的小国,曾经是中国互联网上的“网红国家”。
它曾经被热炒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也一度成为文艺青年们向往的圣地。
然而,当真正“开眼看世界”之后,大多数人都会经历一个“祛魅”的过程——所谓的尼泊尔,只是看起来很美。
无论被包装得多么“小确幸”,都遮掩不住一个铁打的事实:
尼泊尔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300美元左右,不到中国的九分之一,失业率高达30%。
行走在尼泊尔,很难见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低矮破落的房屋则随处可见,公共基础设施更是与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在尼泊尔的很多地区,网络信号都比较差。当我们已经步入5G时代的时候,许多尼泊尔人使用的竟然还是2G网络。
马克思的那句名言,在尼泊尔这片土地上同样适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极度的贫穷环境之下,滋生出不平等的婚姻制度。
尼泊尔的女性,从出生开始就面临着许多难以逾越的困境。
她们很难有受教育的机会,往往在少年时代就已经开始从事农业劳动,还要接受“一夫多妻”的现实。
虽然尼泊尔在法律上与中国一致,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完全不一样。
尼泊尔的贫困山区,为了能够尽快把女儿嫁出去,减轻家庭负担,竟然还有“童婚”的习俗。尚未摆脱稚气的新娘,在懵懂中就成为了别人的妻子。
更糟糕的是,她很可能不是对方唯一的妻子,因为“一夫多妻”在尼泊尔是被默许的。
除了一夫多妻,尼泊尔的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一妻多夫”。
在极度贫穷的家庭中,如果有兄弟几人,他们可能会因为囊中羞涩,一起娶一个老婆。这个女人就成为兄弟几人共同的妻子,大家在一起生活。
这种婚姻模式,对于我们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但却在尼泊尔真实存在着。
尼泊尔的女性们,也始终默默背负着命运给予的枷锁。婚姻并不能让她们摆脱贫困的生活,反而是雪上加霜。
尼泊尔的经济条件,决定了大部分尼泊尔男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也并不懂得尊重和怜惜女性。家暴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穷困、家暴、繁重的劳动……在多重负面条件叠加的情况下,尼泊尔的离婚率却非常非常低。
由于宗教因素和传统文化,这里的女性,温驯而忍耐,从来不知道该如何反抗命运的不公。
直到有一天,她们发现,自己似乎可以有另外一种选择:嫁给一个异国男子。
邻国中国,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中国,庞大的单身汉群体,已经成了无法逃避的社会现实。
和尼泊尔男少女多的人口比例不同,中国的男女比例已经失衡。“三千万光棍”已经从民间的调侃,变成了统计数据佐证的事实。
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里的未婚青年女性都纷纷“逃离农村”,去大城市或者周边县城寻找就业机会和婚姻机会。
传统的“女高嫁男低娶”思想,也使女性更容易通过婚姻来实现自身阶层的跃迁。
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导致农村的“光棍群体”日益壮大。农村男性的婚姻焦虑,也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高额的彩礼让许多农村家庭叫苦连天。
最为悲催的是,如果小伙子个子矮一些,或者父母年纪过大,就算是拿着高额彩礼也不好找对象。
河南农村春节期间有一大奇观,就是男青年们在女孩家门口“排队相亲”。
“一家女百家求”,就连二婚三婚的女性,在农村婚姻市场上都依然成了香饽饽。
抖音上“河南小静静”的博主拍摄的视频之所以走红,正是因为抓住了农村大龄男青年的痛点:
“婶,我是找媳妇,不是找妈,你这给我介绍的(年龄)也太大了吧?!”
“不大呀,比你妈还小三岁呢……但是比你妈能干呢,人家是住家保姆,还勤快还干净,你知道人家多会伺候人不知道?……再说大点的好呀,大点的她懂事,恁俩要是有矛盾的话,她知道让着你……”
这种看似荒谬的视频,在眼下的农村,也并非不可能发生。
可是,在国内并不具备经济优势的中国农村小伙,到了尼泊尔的婚姻市场上,竟然能够成为很多当地女性眼中的香饽饽。
勤劳、顾家、一夫一妻、不打人……具备这几个要素,就已经令尼泊尔女性惊喜万分了。
最重要的是,和尼泊尔本地人相比,中国男性的经济收入明显要高得多。
“在贫困的尼泊尔女性中,中国男性是特别受欢迎的。”
一个普通的尼泊尔劳动者,一个月的薪水折合成人民币可能只有几百块,但是中国男人只要年轻力壮,在工厂里随随便便都有几千块的收入。
这在尼泊尔,绝对属于高薪阶层。
经济上的“降维打击”,似乎足以弥补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之间的巨大隔阂。
中国的古话,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婚姻中竟然荒唐地得到了印证。
中越之间的跨国婚姻,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曾几何时,我们对于“越南新娘”的印象,还停留在“买卖婚姻”“收了彩礼之后逃跑”这样的负面词汇之中。
除了那些以骗财为目的的职业犯罪分子,大部分女性在考虑择偶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实际的。
其中最重要的衡量因素之一,就是自己的生活水准能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如果结了婚,生活水平反而下降了,那么这个婚不结也罢;如果结了婚,生活水平比婚前提高了一大截,那么其他方面的不如意似乎也能够忍受了。
对比二三十年前,中国农村的物质条件已经有质的提升。许多越南新娘都已经愿意留在中国安心过日子,而不是一味想着“跑掉”。
随着跨国婚介市场的规范化,越来越多的越南女孩希冀来到中国寻觅如意郎君。
尼泊尔的经济状况远不如越南。尼泊尔新娘也更加“死心塌地”愿意留在中国。
她们信仰印度教,对丈夫普遍比较顺从,这也让中国小伙们打消了很多顾虑。
然而,在如火如荼的“尼泊尔新娘”浪潮中,我们真的能高枕无忧吗?
“皆大欢喜”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除了文化、语言和信仰的差异,去尼泊尔娶妻的中国男子,也良莠不齐。
我们不能因为“同胞滤镜”,就忽略了尼泊尔新娘到中国之后可能会遭遇的现实问题。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男人都忠厚老实,赌博酗酒打老婆的男人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存在的。
同样是出身于贫困农村,有的踏实肯干,有的则懒惰奸猾。
有的男人到了尼泊尔,像挑选货物一样,对当地女性挑挑拣拣,仿佛一夜之间就“翻身农奴把歌唱”,成为了婚姻市场上的绝对甲方。
当一个年轻的尼泊尔女性远嫁到中国,其实对她的人生而言是一次冒险。
按照尼泊尔的传统,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破裂,决定分开,那么男方要分给女方一半的资产作为补偿。
但是在中国则不是这样的。法律保护已婚男性的婚前财产。
至于婚后财产,虽然按照《婚姻法》规定应该是夫妻平分,但对于尼泊尔新娘来说,维权成本太高了。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如果这个男人不靠谱,她的处境将会极其被动。
曾有中国女性,嫁给日本农村的长子。结果嫁过去之后发现所谓的跨国婚姻只是“看起来很美”。
一个天津大姐嫁到日本之后,婆婆像防贼一样防着她,连电饭锅都要藏起来,只有使用的时候才拿出来。
因为那时候中国经济不如日本,所以在她的日本婆婆眼里,她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偷锅跑路”的女人。
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也使她的生活充满苦闷。
而她的日本老公,在日本社会则属于“失败者”。正是由于在日本娶不到老婆,才“退而求其次”寻找中国老婆。
昔日的中日婚姻,与今天的中越婚姻、中尼婚姻,何其相似?
如何保护这些“跨国新娘”的合法权益,让她们更好地融入大环境,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因为,女性并非商品。
哪怕是贫穷国家的女性,也应该在婚姻中享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