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中国经济面临数十年来最大挑战(图)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新苏黎世报》写道,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中国更需要结构性改革,首当其冲的是,国家需要从经济领域中后撤。《商报》写道,专家预计,对国家安全的强烈聚焦不会转向。
《新苏黎世报》写道,外界原本期待,按照传统,二十届三中全会公布经济政策走向,然而,迄今仍无音信。这对许多专家来说,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两会期间也不会推出全面的经济扶持计划。
文章写道,鉴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国内需求疲弱、高负债以及消费乏力,即便是略低于5%的增长目标,也需要相当规模的刺激措施加以扶持。然而,这并无迹象。
"过去数月来,政府主要是通过房贷降息、放宽购买二套、三套住房来扶持房地产市场。但中国人对房地产领域的信心没有因此而恢复。"
"在投资方面,政府试图通过近1400亿美元的贷款加以推动,这笔资金用于环保项目,包括扩建充电站网点。但专家认为规模远远不足以推动可圈可点的增长。"
文章写道,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恐怕仅会宣布少量扶持措施。瑞银分析师预计,总理李强周二将宣布财政赤字3.8%。政府可能再次推出近1400亿美元贷款,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而在货币政策领域,由于人民币过去数月显著贬值,政府措施空间有限。瑞银分析师预计,今年指导利率可能下降10-20个基点。
为推动消费,中国当权者希望通过以旧换新的打折计划实现这一目的。消费者可以将旧家电、汽车向商家抵价,购买新的产品。然而其效果最多也只是昙花一现。股市、房地产市场疲弱,许多人损失巨大,不想再大笔花钱。
文章写道,由于中国经济面临数十年来最大的挑战,结构性改革更为重要。国家必须退出对经济领域的掌控。
"国家需要从经济领域后退一步,加强民营经济。尽管政府很快将落实一项法律,让民营企业在规划方面有更大的确定性。然而,这样的措施屡次因国家干预而大打折扣,政府想要迫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上首先服务于共产党的目标。"
"这些重要的决定如今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个人说了算。很难期待他会改变政策。在他眼中,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刻的调整中,之后国家将更强大。然而,不进行真正的改革,这基本上不大可能。"
中国如何实现增长?
《商报》写道:"反正,增长目标也更多是对各省代表的指令,要对经济予以多大力度的扶持,而不是对经济前景的预测。…理论上,共产党可以借助国家掌控的工业政策实现几乎任何预定的增长目标。然而与过去不同,如今不再通过投资基础设施或者房地产来制造增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通过现代化改革向前推动。"
"就此,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不久前反复提出'新质生产力'。但迄今为止还不清楚,他具体指的是什么。人大会议可能发出信号,哪些工业领域将得到支持。"
"然而,专家预计,对国家安全的强烈聚焦不会转向,即便这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由于特别是与美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习希望中国更自力更生。他大幅加强了对经济的管控,而这令企业和投资者感到不安。"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本文转载自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