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地震建筑倾而不倒,纽时赞:台湾长年做足防震功课(图)
台湾花莲4月3日发生芮氏规模7.2地震,921地震后25年来规模最大。外媒注意到相较国外强震后一片废墟的景象,几十年来从震灾学得教训、加强建筑法规范让台湾更能抵御地震来袭。花莲大地震,受损的天王星大楼持续倾斜。(记者林澔一/摄影)
纽约时报指出,尽管建筑物面临一次又一次摇晃,但大多仍能屹立不倒,即使是受损最严重的几栋建筑基本也大致完好,居民可从楼上的窗户爬到安全地方,这些建筑凸显台湾这些年为应对这类地震所做的准备。包括建筑规范的改进、公众意识的提高、训练有素的搜救行动乃至一些好运,让伤亡相对较低。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全球韧性研究所(Global Resilience Institute)主任奥德瑞奇(Daniel Aldrich)说:「其他社会若遭遇类似地震,伤亡往往更为惨重,台湾这次大多数的罹难者看起来是死于落石,而非建筑倒塌。」
纽时指台湾自1974年起就把抗震需求纳入建筑法规,之后几十年台湾的建筑法规制订者也借鉴世界其他重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以强化自身规范。在1999年的921大地震后,台湾对数千栋建于921之前的建筑进行检查与补强;2018年花莲再次发生强震后,当局下令新一轮建筑检查,之后建筑法规多次更新。
国家地震研究中心主任周中哲说:「我们最近20年已翻修1万多栋学校建筑。」他并表示过去6年来,政府还借由添加新的钢筋支撑及增加梁柱尺寸,强化私人公寓大楼,距离花莲部分倒塌建筑不远的一些老楼房,就是靠这种翻修挺过3日的地震。
纽时指出,台湾的相关努力让即使是最高的摩天大楼也能承受不时的地震撼动,台北101大楼的设计要求能抵御台风和地震。但专家们仍表示,还是有不少建筑亟待采取更多措施来强化或拆除不符合标准的结构;这类呼声在这次地震后更加频繁。
华尔街日报指出,地震学家表示出于多种原因,包括震度较轻及与921地震本质不同,这次花莲地震的破坏性较小,然而相对较轻的损失也说明政府严格执行工程规范的价值所在。
报导指台湾有关单位在921之后修订建筑规范并强力落实。较新的建筑按照更高的标准建造,较旧的建筑则获补强。政府还在全岛设立测站以便更能监测地震,此外也加强公众地震安全教育。
2023年初土耳其规模7.8强震造成5万人罹难,大量建筑沦为瓦砾堆的景象令人怵目惊心。包含中国在内世界各地常因地震造成大量伤亡,往往归咎于劣质或老旧建筑,这次在中国社群媒体上就有人对台湾建筑在这次地震倒而不崩表达赞许。
花莲县政府建设处处长邓子榆说:「建筑设计的概念,本质上就是遇轻微地震能完好无损,遇中度地震可修复,遇强震时不倒塌。」
史丹福大学访问学人、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林宗弘表示,921之后盖的公共建筑遭遇地震时普遍表现良好,灾损较严重者往往出现于几十年前所建的老旧民宅。
台湾最重要的企业、全球最大的先进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也从先前地震吸取教训。台积电表示,他们在建筑物安装阻尼器吸收地震能量,也一直有在做定期演习,确保减少损失并更快恢复营运。这次地震虽让一些工厂的少量设备受损,部分营运受影响,但关键设备都完好。
纽时另指出,台湾应对地震的韧性也来自强大的民间力量,包含退伍军人团体及像慈济基金会等机构,能为受灾居民发送食物、金钱、安置、咨询和儿童照顾。慈济基金会灾害管理专员黄玉琪表示,非营利机构已从过往的灾害吸取经验。
他说:「现在我们的灾防应对工作更系统化,也有更佳的灾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