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1月22日 27.3°C-29.5°C
澳元 : 人民币=4.57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2024-05-13 来源: GQ报道 原文链接 评论5条

这是80岁的妈妈林秀莉和50岁的女儿巫昂的同居故事。

最初引起我好奇的是巫昂的一篇文章,她写道,“终于感受到有一个妻子的男作家有多快乐和专注了。”文中的“妻子”是她的妈妈。起初我觉得这样的母女故事在生活里并不少见,在传统叙事里,母亲往往是奉献和牺牲的角色。但分别联系两人后,我在这对母女身上,看到了母女关系的另一种可能。

作为母亲,林秀莉身上有传统的烙印,她忍耐了二十多年的家暴,直到孩子成年,才终于鼓起勇气离婚。为了逃避县城的闲言碎语,她移居厦门,尽管那时已是退休的年纪。但她身上又有现代女性的一面,作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她始终没有被母职束缚,而是将事业放在第一位。

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标准是她那一代女性普遍面临的困境。但这也造就了她的开明,不催婚,理解并尊重女儿的选择和事业心,从不干涉她的生活。

女儿巫昂则经历了三次逃离。一次是离开老家福建县城,从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逃离;一次是成年后,决绝地脱离父亲的管制;最后一次是选择不婚。她的前半生,生长出了几乎完全不被束缚的自由的藤蔓,她在上海读大学,北京读研究生,写诗,写小说,做过多年调查记者。

工作上的伙伴称巫昂是“最有野心的福建女人”。她不置可否,毫不掩饰自己在事业上的野心,她认真规划、布局,事业多线开花,开写作课,写剧本,开画展,开公司,一路冲到今天。

进入中年和老年阶段,她们都还单身,于是选择共同生活,共同衰老。在人生的前半程,她们曾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对方,成为更好的个体。整个过程充满艰难,以至于当巫昂和母亲真正在一起生活后,感觉是“劫后余生”。

她们在云南建立了属于两人的家,有自己的卧室与工作室,也建立了生活的边界。她们解除了传统的生活绑定,比如一起吃饭。她们可以选择见面,也可以不见面,选择聊天或者不聊天,只需要做自己最舒服的状态。巫昂也看到了边界的另一端,是母亲在家务上更多的付出和迁就。她鼓励母亲过一种全新的生活,帮助她找到新的爱好,比如读书、做衣服。

同居之后,母女俩都变得更松弛了。巫昂在朋友圈叫妈妈林妹妹,林秀莉叫女儿巫老师。她们会拥抱,说我爱你,成为了最亲近的好朋友。这是她们关于亲情的最高描述。

以下是巫昂和林秀莉的讲述。

一、最有边界感的伴侣

巫昂:妈妈是那个可以在我身边不妨碍我工作的人

同居的决定主要考虑到我们的年龄,妈妈当时73岁了。2017年,经历了我小姨癌症去世,她一下子受不了,消瘦,头发几乎全白了。那一年我也生了场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我决定接她到北京,跟她一起生活。我们俩都是单身,可以彼此照应。从2018年初,我们开始同居,到现在第七年了。

这也是她离婚时,我对她的承诺:当她真正进入老年阶段,不再返聘上班,我可以起到陪伴者的作用。我和我弟达成了默契,我管我妈,他管我爸(履行每年见他一两次的责任),但我不见我爸。其实我弟也管我妈挺多的。

最重要的是,妈妈是那个可以在我身边不妨碍我工作的人,我相信她可以。

最开始是我弟帮我们租了房子,一室一厅,只有四十平米。我先到的北京,我妈一个人从厦门过来,带了很少的行李,我们就这样住了进去,屋里缺什么东西,直接在网上下单。到北京我妈就感冒了,我也开始咳嗽,一家人病了一场,病好了以后,她整个人慢慢好了起来。

大约同居第二年,我们解除了一起吃饭的绑定。这件事很耗费精力,首先大家吃饭的时间不一致,我很早就开始一天两餐的生活,吃过早饭,我需要大段的工作时间,到下午四五点会吃一顿比较丰盛的午晚饭。

当打破这个设定以后,我发现彼此都更轻松了。妈妈喜欢喝粥和清淡饮食,我有时候想吃面包、凉的、辣的食物。她每天会蒸一些鸡蛋、杂粮,煲个汤,属于公共食物。吃完饭我会洗掉自己用过的那只碗。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1

巫昂和林秀莉在云南的家,这是林秀莉的工作室

我们的家务分工比较有默契。我只网购画画用的材料和工作相关的物品,生活用品都由妈妈来负责。她负责管理扫地机器人,因为医生的洁癖,她很少用洗碗机。我把要洗的衣服放进洗衣机,她会洗好、晾晒、叠好,我们再各自放回自己的房间。家务目前是妈妈承担多一些,网购、安排保洁虽然琐碎,但都是家庭里极为耗费精力的隐形家务。

我会承担外出的事情,开车去超市买菜、丢垃圾和取快递是我的活儿。我妈是个大宅女,除了我弟家和门口菜市场,她哪儿都不去。她和小区门口的水果店老板是朋友,她愿意出门的时候,会去买点水果,她在微信上找本地人订一只土鸡,那人送来,得我去取。

随着同居时间拉长,我们越来越聪明并有效率地消解了家务。去年弟弟买了洗烘一体机,但还是需要把衣服拿到阳台晾着,我经过一番研究发现,洗衣机旁边直接可以晾、叠衣服是最好的,我和我弟就设计了一个台子。

我是一个特别好的同居小伙伴,我不出力,我也不提意见。我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给我一口吃的就行,睡觉的时候别打扰我,我自己会醒,等我醒了,我就工作去了。我还能扮演一个提供新鲜事物的角色,经常买奇奇怪怪的东西,妈妈很乐意尝试。前段时间我买了个按摩椅。

妈妈今年80岁,才算真正安定下来。2020年疫情后,我们搬到了云南,有时回北京住一段时间。我在云南给了她完美的家,一套170多平的大平层,地砖防滑,橱柜的高度按照她的身高定制,两个人都有自己的卧室和工作室。她在工作室做衣服、听小说、上声乐课。

林秀莉:第一年在北京,我看了50多本小说

2017年,我自觉身体不再胜任在医院坐诊,太累了,反复感冒,每次感冒病程特别长,甚至长达三十天。也许我跟孩子在一块,他们会照顾我,儿子有家庭,女儿是单身,她更需要我,这样分配比较合理。

丢下工作和病人,是需要毅力的。到北京头一个月,老是想念病人,难以割舍。生活作息没有原来规律,变得散漫,脑子里唯一思考的是如何安排两个人的生活,买吃的、用的,网购不需要出门。

巫昂叫我换一种活法,做你喜欢的事。我没有想过自己喜欢做什么。我这个人有几个特点,不爱吃,不爱玩,不讲究穿。我在厦门待了十几年,从来没去玩过,除了巫昂来厦门,我们一起去了林巧稚故居,林巧稚是中国著名的妇产科医生。

巫昂反复跟我说,你不是一定要上班的,也要过过不上班的日子。要有爱好,她这样劝我。我的母亲是一名裁缝,我一直很喜欢看人家做衣服。在厦门时我买过一台缝纫机,做过衣服,于是重新拾起来。

巫昂有一张书桌,我也有一张书桌,在上面看书、做衣服。第一年在北京,我看了50多本小说。伏案看书眼睛吃力,脖子吃不消,慢慢看得少了。做衣服却越来越入迷。现在上午买菜、洗衣服、煲汤,下午午睡后开始做衣服,做到很晚,都不想睡觉。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2

林秀莉做衣服

在北京,我们租的房子很小,力所能及的家务我都主动承担。我们不需要家务分工,我到她身边不就是要照顾她。我比较爱整洁,打理家里没问题。今年回到云南以后,我感到对家务力不从心,开始每个礼拜请人做卫生。

巫昂没有很多东西,除了书。在北京的时候只能堆放在书桌旁边,她的书不能乱动,看起来是一堆,她要找哪本,随手可以找到。她桌上所有的东西我都不会动。

巫昂是一个对家人比较简单的人,她看起来啥都不在乎,都不放在眼里,但当我真正需要帮忙,她都会管。去年春天,我发烧了,全身痛,大概疼了三天,起不来床,吃不下东西,是她扶着我喝水、吃药,给我煮绿豆汤。我真正体会到了一种母女之间的关爱。

以前我的两个孩子不会跟我撒娇,没有这个习惯。也许因为我工作太忙,心里总在想工作,孩子跟我说话,我常常没听进去。这几年,我们好像才能够互相领会,我才真正感觉到她也需要我。巫昂每次出门前都会拥抱我一下,从外面回来,不管多累,她都不会表现出来,我没有见过她愁眉苦脸。

二、不结婚的女儿和不催婚的妈妈

巫昂:在我身边生活,是一种很孤独的状态

我爸的家暴当着我和我弟的面前发生,他从没有掩盖。我非常习惯他们吵架,我爸动手,我们把邻居喊过来救我妈。后来很多年,我选择性失忆,想不起来当年的细节了,但我记得一个大雨天,我爸的脚步声传来,然后用很粗的摩托车回形锁砸门,像一只野兽。

上大学后,我跟我妈说,过不下去可以离婚。我跟我弟前后脚上的大学,离开家,我很担心。我在诗歌里写了很多他家暴的事情,读研究生的第二年,我的父母开始离婚。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3

你要问我,我跟他之间有没有亲情,是有的。最后一次见他,是我回去接我妈妈,我们又吵了一架,他试图控制我的人生。我们每次见面都不欢而散。回来的路上我很痛苦,哭得稀里哗啦,我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人作为我的父亲。但我会迅速把自己拎出来。

我不能完全否定他对我不婚的选择造成的影响,但这不是决定性的原因。我选择不婚更大的原因是,我认定事业是我生命中最核心的价值。

昨天我在微博看到一个帖子说,每个30岁左右的女儿在家都有一个隐形的丈夫,父母会说:“你现在不赶紧好好学做家务,将来婆家人怎么看。”这些话在我家从来没有出现过。

我妈妈从来没有催过婚,她还劝亲戚不要催婚。她的原话是,你应该支持她去搞事业,她愿意结婚就结,碰到好的人再结。我妈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家长,这么多年来,她拿真金白银获得了她的话语权。在我身边生活,是一种很孤独的状态,但是妈妈自己是这样过来的,她能理解。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4

林秀莉和巫昂

十几年前,我写过几年情感专栏。虽然我什么专栏都写,但情感专栏火了。很多女性写信来说男人渣和出轨的事情,狗血得一塌糊涂。我一直都蛮清醒的,不恋爱脑,爱情只是一种比较亲密的友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很多年来我过得如同一个苦修者,生活里只有工作。创作是一件需要极大精力投入的事情,查资料、看电影乃至散步、放空都是工作内容。我会用最短的时间,挣到生活所需的钱,然后回到窝里待着,专心创作。

妈妈让我很省心的是,我不用格外耗费注意力在她身上。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向我提出时间、精力占用的请求。她的精神和日常生活都很充实,做衣服、听课,所以她其实也不太需要我。比如有亲戚过来,需要一起去吃饭,我可以完全不参与。

从我知道自己只能顾一头开始,我的内心很坚定,假如不投入100%的时间和精力,我是没有办法临死前拥有一套文集的(笑)。

林秀莉:婚姻不是最重要、唯一的选择,快乐才是

我没有和孩子聊过这些事情(家暴),他们都看在眼里。50多岁,我才决定离婚。原来我为了孩子忍着,担心名声不好。后来被打得越来越重,我的左膝关节被踢到半月板破裂,在手术室里穿短袖,手臂上青一块紫一块,护士看到都传开了。我不想再这样过下去。

离婚的过程很艰难,没有两个孩子的帮助我做不到。巫昂跟弟弟写了一封意见书交给法院,她写,我从小就下定决心,在有能力的时候,我要把妈妈解救出来。等拿到离婚判决,我也退休了。

退休后,我到厦门妇幼保健院继续工作了十几年。一个原因是想逃离县城的环境,县城人多嘴杂,人言可畏。此外,在县级医院很多临床上的疑问始终没有解决,比如早年碰到一些原发性闭经的患者,找不到病因,我得再去提升自己。在厦门的日子像打工仔,一开始每周上6天班,最近几年改成坐诊6个半天。

我一个人在厦门生活了快20年,终于获得自由了。原来我不能穿一件好看的衣服,不能化妆。医院开节日晚会,他会把门锁起来,不让我进家门。在厦门,每天下班回家,我做饭、吃饭、看看电视、书和医学杂志。我喜欢这样安静的生活。

弟弟的媳妇是巫昂的师妹。她的家庭很圆满,我担心她会介意这种离异家庭。他们结婚前,我跟她说,我们家跟别人家不太一样,你不要嫌弃。她说不会的,我们理解。

从小,巫昂在不一样的环境里长大,她要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弟弟。早晨我起很早,洗衣服、买好菜,晚上我加班不在家,她得给弟弟做饭,叫他做作业,催他睡觉,有时候还要给我送饭。

可能因为父亲的严格管制,上大学前,巫昂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她喜欢文科,考了我们县文科第一名,去复旦大学读中文系。第一年回来,她完全变了一个样,开朗了,也爱表达了。但我们没有聊过她的大学生活,孩子很少和我谈心,两个孩子都不会。我也很少管他们,我们更像朋友。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5

读研究生时的巫昂

《正午的巫昂》是我看她写的第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房子里的母亲》,写了我被家暴的事。那时我还没有离婚。她问我,可以写我的事情吗,我说没问题。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几遍,哭了好久。

经受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带给我的伤害,我不想强迫孩子走我这条路。我非常赞同她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婚姻不是最重要、唯一的选择,快乐才是。如果没有特别满意的对象,宁可不要,这是我走过来的经验。我相信他们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

三、两代女性的野心

巫昂:现在终于感受到有妻子的男作家有多快乐

我的前主编曾经在文章里面写,我是一个特别有野心的福建女人。我没有反驳他。

我一直是个野心很大的姑娘。很小,我知道自己要走出县城,去大城市。不管我爸多糟糕,他很重视我读书的能力。意识到高考很重要后,我开始发力,考上了复旦。我爸很高兴地说,我可以进族谱了。因为学历高,回家我可以跟男的一起吃饭。

大学时,我想当探险家,从上海骑行到敦煌,去了西藏。旅行改变了我的性格,使我自信。到北京读研究生后,我开始写诗,首作就成了代表作,进了诗歌圈。毕业后做调查记者,为了采访,我可以冲到任何采访对象面前,哪怕是个名人。我身上有一股野性的蛮力。后来我想当作家。

刚到大城市,我决定要把这儿的一切好,像海绵一样吸收殆尽,把所有能够搂到怀里的东西都抢过来。我有一种“抢”的意识,可能是因为从小内心的匮乏。见到那么广阔的世界之后,我才意识到,母亲是我的金刚罩。

我特别能理解妈妈,因为她是我们家的经济支柱。我家是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先后两年供养了我和我弟两个大学生。我妈经常加班,在九十年代,一台剖腹产手术可能就挣1块多钱,她靠加班费保证我在大学每个月的开销。

妈妈的时间完全被工作和家庭占据。下班以后还是她的工作时间,看资料、看医学杂志,病人会打来电话。但凡她躺在床上,她就秒睡。后半夜,家里的电话经常会响,她的生活状态高度紧张。第二天早晨,她得非常快地把家务活干完,然后去工作。

身为母亲同时做一个好医生,耗尽了她200%的时间和精力。在我的成长过程里,直到她退休,她都是极度疲倦、缺乏睡眠的状态。

我跟我弟从没有把她当作一个“纯妈”。读研究生的时候,我要写一个医疗剧,跟她一起工作了一个月。一次会诊时,各科专家都在扔术语、讲方案,像警察在破案,我妈妈就在其中。那一刻我的内心很不一样,我不觉得妈妈最大的价值是作为我的母亲。

很小的时候,我妈跟我讲过林巧稚,一个送子观音一样的妇产科医生。她内心一定非常希望自己像林巧稚一样专注。作为那个时代的职业女性,她的事业也是她的第一位。她是科室的“一把刀”,三班倒,疑难手术都得由她出面。一旦有机会,她会去福州、厦门参加学术研讨会。

要做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这个观念是妈妈带给我的。我的学生经常会跟我倾诉她们跟妈妈的关系,包含爱与控制。我发现,当妈妈想要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的野心,她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出问题。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6

林秀莉45岁时

我那天还跟我妈说,我们家现在相处得这么好,因为每个人都很努力地自行解决自己的问题,养老、经济、家务问题,都可以放在桌面上去讨论,各自分担一部分。把我爸弄出去以后,我们家特别好。

传统家庭里的妻子和丈夫往往因为两个人处在相同的年龄和事业阶段,出现冲突。而我跟我妈能够达成共识,因为我们的事业和人生处在不同的阶段,她是一个彻底退休下来的状态,而我正处于当年她充满斗志,一心想要成为好医生的年纪。

我们同居的第一年,差不多有十个月,我完全扑在工作上,翻译了凯鲁亚克的《在路上》,27万字,出了情书集《仅你可见》,写了好多短篇小说。2021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床下的旅行箱》。我一直处在非常高效、活跃的创作状态。

我们搬到云南后,我开始画画,她不知道我在画什么,在那儿掩着嘴笑,觉得很好玩。2022年,我转型职业画家,在北京开了画展。我决定去李可染画院上课,我妈表态说,学费她出,大概是两万多。后来我的画都卖空了,她很开心地说,投资我押对宝了。

我跟朋友玩笑说,现在终于感受到有妻子的男作家有多快乐。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因为妈妈在,这六年,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在工作上。

林秀莉:巫昂的朋友们给我起了个名,叫林妹妹

妇产科医生真的特别忙。

有一年巫昂上小学,弟弟上幼儿园,我去厦门进修,她父亲也出国去考察了。我有个亲戚在厦门,就把弟弟送到厦门的全托幼儿园,巫昂只能留在老家,靠邻居照顾她。我没有跟她解释过为什么。

巫昂从来没有埋怨过,但我的内心一直有亏欠,我没有尽到妈妈的责任。我也知道这份内疚背后的无奈,不是我故意这样,是条件不允许,没有办法兼顾。45岁,我再去厦门进修时,巫昂15岁,她已经能够给客人做四菜一汤。在厦门时我拍了一张照片,其实照片是骗人的,那时候我又瘦又黄又黑。

我和巫昂长得不像,我比较温柔,病人特别喜欢我。巫昂的朋友们给我起了个名,叫林妹妹。

我们家里称呼都是互相乱叫,儿子叫我主任,巫昂也会参与叫主任。过去,我叫女儿小名婴阿(婴儿的意思),后来叫巫昂,现在叫她巫老师——因为她喜欢当老师嘛。她开了一个写作课,坚持很多年了。

最开始住在北京,一室一厅的房子,我睡在客厅,看着巫昂坐在客厅角落那么小的一块地方,写了好多本书。她的每本书我都从头读到尾,有时候看好几遍。心情当然比较激动,我很自豪,会送几本给我的同事,厦门有了很多她的学生和粉丝。后来她每次出书都要给我50本。《星期一是礼拜几》那篇,我看笑了好多次。

她开始学画画,一站几个小时,自己琢磨,非常辛苦。去年,她在北京开画展,穿着我做的衣服去了。那天我在展上发言,我不太会语言表达,真的感到无限地兴奋,好几天都忘了疲劳。最近她画了不少画,我有时走进来欣赏一会儿。她的画抽象,思维开阔。我拍了一张她画画的背影作为摄影课的作业,还被老师表扬了。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7

林秀莉拍的巫昂

巫昂的志向是成名成“家”,作家、科学家的“家”。我说巫昂很努力,别人就笑我,我不知道在笑什么。她爱学习,不爱漂亮,头发剪得很短,到工作前,她的衣服都是我们给买的。家里最多的是书,她搬到云南的书有几吨,运费一次几千块钱。床和衣柜还藏了一些书。

早餐后,巫昂开始工作,我给她准备水果,烧一壶水。她很爱吃石榴,我给她剥成一粒一粒的。不给她准备,她忙一天都没有想到吃东西。我会包五香条和肉粽等闽南吃食,让她吃一吃老家的味道。

她在工作的时候不要随便跟她聊天。我们也很少长聊,她没时间。画画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还要开会,想事想到脸都缩小了,很费脑。有时好几天,吃饭时间凑不到一块,我们两个人都不说话。我们好像不太需要刻意的聊天。

有时候她请朋友到家里来谈工作,我给他们做午饭。我很喜欢她的朋友,没有家长里短,都在讲工作。但他们聊的东西太专业了,我很少凑过去,我就做我的事。最近巫昂出国工作了,我不会问她去干什么,除了交代她注意营养,到了先买水果、鸡蛋和牛奶。她在家里装了监控,弟弟一家也能看到我的生活。

我挺支持她忙工作的,人需要忙碌,需要奔波,才能有进步。

四、共同衰老

巫昂:她说她要活久一点,因为她觉得现在太幸福了

我们最近一起读了《闭经记》和上野千鹤子的《一个人的老后》《一个人最后的旅程》。我正在经历更年期。我说感觉自己快绝经了,我妈说以我的经验,你还得再拖两年。更年期会带来困扰,比如潮热、老花,读书得正襟危坐,认认真真地戴着眼镜在明亮的灯光下看,经常想买字更大的书。

年轻时我是个精力充沛的人,精力不充沛对我来说是要死的。我问我妈,你当年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态?她会给我一些建议,潮热时安安静静躺一会儿,可以吃些药,让我能够推迟更年期,精力更充沛。

因为有妈妈,我的更年期过得很平顺。年轻时候,我非常好强,非常自我,经常不顾后果地去做很多事情,对自己下半生没有这么大的信心。没想到命运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不至于完全把自己丢弃掉,回到了正常生活的轨道,事业线在饱满地成长。

绝经、潮热、老花,现在被我当成梗,自我嘲笑。当我大大方方地把它讲出来,啥事都没有了。我们早晚要面对更年期、绝经和耷拉下来的皮相,适应以后,没有那么恐怖。我们女人一定要有事业,有自己充足的精神世界和兴趣爱好,把自己照顾好,没什么好焦虑的。什么美不美女,我有忙不完的工作。我妈妈也很忙的,最近她听播客,她很喜欢随机波动。

有一天读上野老师的书,我们俩就着坟墓的问题聊了一会儿,我说,也许我会带着你的骨灰在家待着。我们可以很坦然地聊死亡。她说她要活久一点,因为她觉得现在太幸福了。

这几年,妈妈的状态肉眼可见地变好,头发发量都变多了。我给她剪头发,看视频学嘛。我说我给你剪个波波头吧,她说,就要最简单的。她的膝盖不好,在北京她需要拄拐杖,现在不用了。心脏早搏也缓解了。

去年我妈得了新冠之后,我意识到她马上要80岁了,从那以后,我不再带学生和朋友到家里了,不想给她增加家务负担。我们家未来会做适老化的改造。今年,我跟我弟为了说服她接受轮椅,我俩都坐了一遍轮椅给她看。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8

巫昂和妈妈林秀莉

我们一起生活,我妈肯定会比我不愉快,只是她的情商很高,边界感很好。她比较可着我。最近我在写一个古代题材的剧本,也买了很多香料,她立刻买了特别好用的打火机。

这几年我开始画画了以后,比写作时好了很多,我妈妈可以到我画室来聊聊天,我也去她那儿聊聊天,我们一起吃点东西。我尽我所能多给她一些陪伴,没事就是甜言蜜语,情绪价值给足。我会经常说我爱你,她也会说。

40多岁我就开始做养老计划,买养老基金和保险,2017年在云南买了房子。家人和朋友给了我很多安全感,我弟工作后很快反过来照料我,问我最多的是有没有钱花,他反而有点像我的父亲。

学生和朋友是我的社会连接。去年我开了一家公司,是一家做以我这个作者为主的经纪公司,我有一套推理系列的书,正在做版权的转化。到了50岁,手里有了几十本书,可以去做这样一件事了。

合伙人是我的两位女性朋友,没有办公室,各自在家工作。一个合伙人有两个孩子,我们说你晚上要哄孩子,你就去哄。但她非常自觉,该干的活一个没少。另一个合伙人,她是非常优秀的图书编辑出身,想当作家,在我的鼓励下开始写作。女性之间需要更多的合作,互相给机会,给支持,给人脉,给生意做。

非常幸运的是,当我进入中老年以后,社会的舆论环境更友好了,更关注女性自身的价值和成长。我和很多女朋友说,我们亲而不腻。未来,我们可以共同生活,在社区内打造公共空间,开书店、咖啡馆甚至是食堂。用年轻人的话说,养老搭子。我们有无数的方法解决养老问题,重点是先搞到钱。

林秀莉:我从来不会想,我已经快要完蛋了,不会的,我有很多事想做

我现在边做衣服边听巫昂的播客。她经常聊文学创作,尽管我不会写,我想学习她是怎么感知的。之前她跟学生讨论女性主义,我坐在一旁听完了,她们讲到女性应该自强自立,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

巫昂和弟弟现在都是想着怎么样让我更高兴。我提到云南夏天雨多,衣服很难晾干,他们赶紧给我整了一套烘干机。我上摄影课要交外景作业,巫昂就抽空陪我去了一趟。所以我说话很慎重,怕惊动他们。

巫昂总是爱夸我,夸我心里状态很好,夸我肯吃苦,夸我衣服做得好看,夸得让人心里开花。现在她去公开场合,都穿着我做的衣服。做衣服挺难的,一件衬衫,要描纸样,至少需要两天。之前我跟巫昂听一个讲座,看到一个女同志穿的双面羊绒大衣特别好看,我学着给她做了一件,又给媳妇儿做了一件。巫昂讲话很逗,很有趣。她不在家的时候,我偶尔想起她说的话,自己都会笑出来。

50岁与80岁,云南一对母女的抱团养老(组图) - 9

去年,林秀莉在巫昂的画展

今年4月份,云南突然间热了起来,最高气温有32度。今天白天我都在外面,三个事情碰在一块了,找物业开证明,去派出所办居住证,把医保迁到云南来。最近一次体检结果出来,过段时间我要回北京做白内障手术。膝盖情况变得更糟糕了,十几年前被家暴,导致我的左膝关节半月板破裂,手术后也无法完全恢复。但我现在还有能力,能够自己去医院,找医生。

这两年我跟孩子交代得清清楚楚,以免我哪一天突然间走了,他们措手不及。但我从来不会想,我已经快要完蛋了,不会的,我有很多事想做。我想给家人做很多很多的衣服。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5)
无敌7头仔
无敌7头仔 2024-05-13 回复
这个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感慨和感动,母女之间的爱和默契真的是无与伦比的。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幸福下去,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
白眉大侠怎么样
白眉大侠怎么样 2024-05-13 回复
母亲不仅是女儿的支持者和榜样,也是她们共同成长的伙伴。他们的生活虽然艰辛,但他们彼此的陪伴和关爱使他们能够共同面对困境。
Flower又回来了
Flower又回来了 2024-05-13 回复
这个故事真的很温馨,母女之间的关系那么紧密,互相支持,互相照顾
晓晓在澳洲
晓晓在澳洲 2024-05-13 回复
选择的方向,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更喜欢的生活。很棒的母女,两个勇敢的平凡人。
VickyyyyZ
VickyyyyZ 2024-05-13 回复
生活回归本人,挺好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