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坚决反对把乌克兰战争与中国抗日混为一谈(图)
本文转载自胡锡进,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网上关于乌克兰战争的一些说法很激进,其中最让老胡不解的是,一些国人将乌克兰战争与中国的抗日战争相提并论,并且带着一种很上头的所谓道义感,主张中国应当向美国当年支持中国抗战一样支持乌克兰。连乌克兰和美国都不做这种联系!
那些人对那段历史缺乏了解,也不懂得在高度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永远是大国行动的指南。他们就像幼稚的小学生一样要跳上大学的讲坛指手画脚。那些人大概都挺崇敬美国著名外交家、“冷战之父”乔治·凯南,但正是乔治·凯南说过:“纷繁复杂的外交政策问题以国家利益为焦点便可变得有条有理;只有用国家利益的概念才能解释国家及其政府的行为。”
咱们先说一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与21世纪的俄乌有什么不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满洲事变”,彼时的中国非常落后,孤立无援,中国的东北历史上从未划入过日本版图,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变本加厉蚕食、渗透中国东北,但他们获得的权益是有限的。
当时的远东并不存在以反日为指向的国际同盟,中国的对日政策很温和,而且中国没有能力攻击日本,也没有任何国家有拿中国当跳板攻击日本的迹象。日本先是占领中国东三省,进而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都属于纯粹的军事扩张,而不包含战略防御的目的。日本当年风头正劲,它是看着其他老牌殖民帝国获得的利益眼红,想要成为新的东亚霸主。所以在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之后,它又进一步挥师南下,攻打东南亚多国,它最远打到了澳大利亚北部。
俄乌战争有着另一种逻辑。老胡个人的观点认为,俄罗斯有些鲁莽,特别是俄罗斯宣布将乌东四州纳入俄罗斯版图,虽然俄罗斯有自己的理由,但太激进,不明智,一下子失去了很多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而且我个人相信,俄对那四个州的割取在未来很长时间里不会得到国际承认,除非乌克兰自己与俄达成协议,认了,否则,包括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将不会将那四个州从乌克兰的颜色转换成俄罗斯的颜色。
但是同时要指出的是,俄乌战争有着另一个逻辑,我这样说,是要坚决反对把乌克兰战争与中国抗日混为一谈。
乌克兰原是苏联加盟共和国,在那之前是沙皇俄国统治了乌克兰大约200多年。克里米亚半岛是1954年苏联为了庆祝“兄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结盟300周年”,从俄罗斯划给乌克兰的,就像是中国两个省或者两个自治区之间转化了一块土地的行政归属。苏联解体后,一开始俄乌关系不错,2004年乌克兰发生第一次颜色革命,2014年乌克兰又发生第二次颜色革命,乌克兰倒向了西方,不仅要求加入欧盟,而且要求加入北约。乌克兰想得到西方的保护当然与它畏惧俄罗斯有关,多个前苏联国家以及东欧国家都有同样的恐惧,这当中肯定有莫斯科的问题,但是美国不断推动北约东扩,鼓励前苏联国家和前华约国家反俄,加剧了矛盾。而乌克兰是这当中块头最大,其投向北约对莫斯科冲击也最大的国家。
俄罗斯在整体战略收缩的过程中产生了绝望感,反弹发起对乌战争。我理解乌克兰人被侵略的愤怒和反抗意愿,但不能不说,乌克兰战争是苏联解体的后续流血,是北约与俄罗斯大国博弈的悲剧棋子,这与中国当年非常孤独地遭到日本侵略有着完全不同的来龙去脉。
接下来再说说美国当年是如何援助中国抗日的。必须指出,那仅仅是1941年之后才真正发生的事情。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看看随后几年美国保持中立的无数外交表态,包括1935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的《中立法案》,就知道整个30年代美国对那场战争的基本态度了。
30年代里,美国一直保持对日贸易,而且不断扩大对日军事资源的出口。从1932年至1936年,日本铁矿石、废铁、铜、石油和煤的进口分别增长了2.5倍、1.5倍、26.5倍和近1倍。其中从美国进口的战略原料比重为:废钢铁90%、钢铁半成品45%、铅45%、铀90%、铝18%、石油及石油产品45%。那个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军事物资出口远远大于同类物资对中国的出口。
美国在上世纪30年代之所以与日本“同流合污”,主要是一直寄希望于日本奉行“北上战略”,攻击、压制苏联。1939年,日本的确从远东发动了对苏联的进攻,但是日本打输了。美国不顾中国利益的做法令蒋介石政府非常愤怒,公开发表的蒋介石日记里有多篇表达了对美国政策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中国抗战早期,倒是苏联向中国提供过一些援助,当然了,苏联当时的目的也是希望中国能够拖住日本,减少苏联所受日本威胁的压力。
随着欧战爆发,日本放弃“北上”战略,明显转为“南下”,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利益,美国的对日态度逐渐变得强硬,不再像卢沟桥事变和上海八一三事变后,笼统呼吁中日双方“保持克制”了。1941年2月至4月,美日曾谈出一个“日美谅解案”,里面的内容显示,美国要求日本应当保证中国的独立和完整,日本军队在中日签署和平协定后从中国逐步撤出。但是该谅解案要求在美日的主导下完成汪精卫政权和蒋介石政权的合流,而且美国原则上容忍“满洲国”的存在,但要求日本军队从“满洲国”撤军。这是一个秘密谈判,更多反映来了美方态度,它后来被东京搅黄了。
美国彻底硬起来是到了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最后阶段。在日本1941年7月攻占了印度支那南部后,这促使美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美8月又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1941年11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交给日本驻美大使一份措辞强硬的备忘录,要求日方必须从中国和越南撤走一切军队,并放弃一切权益;脱离《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美方不承认重庆以外的其他政权,包括汪精卫伪政权和伪满洲国。12天后,日本发动了珍珠港偷袭,日美战争爆发。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中国多家报刊发社论,指出日本开始了“切腹”,日本必将走向失败。如《大公报》的标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暴日走上切腹之路”。也是从那一刻开始,美国拉开了全面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帷幕。在那之前,中国军民独立战斗了10年之久。
美国一直按照它的国家利益行事,在中国抗战的后期,中美两国的利益完全走到了一起,我们仍要感谢美国后来给予中国的援助,尤其要感谢“飞虎队”勇士们所做的援助和牺牲。与此同时,我们要保持一份地缘政治的冷静,了解一些国际关系通常叙事背后的国家利益这一根本线索。
今天一些人上赶着把乌克兰战争与中国抗日战争相提并论,这是昏了头,搞不清自己究竟是中国人还是乌克兰人、美国人。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我们的北方始终得是一个对中国友好的政权,而不能出现一个敌对中国的政权。所以,我们绝不可能加入西方的反俄联盟。同时我们又不能为了与俄罗斯维持正常关系而与西方剧烈冲突。这是一个艰难的中立选择,这个时候,一些人不体谅国家的难处,却杜撰主张中国应当选边站的歪理,他们的确有些身份和价值错乱了。
本文转载自胡锡进,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