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2.8°C-15.6°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李强总理访澳,为何特别关注澳洲氢能?(组图)

7天前 来源: 澳财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近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澳大利亚,无疑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舞台的焦点。

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邀请,中国总理李强于本地时间6月15日抵达澳洲进行四天的访问行程。

继到访阿德莱德和堪培拉之后,李强总理在今天抵达珀斯,不仅参观了天齐锂业的锂矿精炼厂,还前往Andrew Forrest的氢能研究与开发中心,重点了解该公司在开发氢燃料卡车和电池驱动的机车(被命名为“无限列车”)方面所做的努力。

仔细审视总理访澳的行程安排后,不难发现这次访问势必为两国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氢能这一清洁能源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李强总理访澳,为何特别关注澳洲氢能?(组图) - 1

01

总理访澳暗示新方向,

氢能或成新标的

在之前《澳财首席说》节目中,我们曾多次探讨过澳洲政府对于氢能产业的重视。从联邦预算案到“Made In Australia”计划,氢能都被视为推动澳大利亚未来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看,中国并没有在澳大利亚的氢能产业上,进行重要投资或贸易往来,所以李强总理的该行程,多少让外界有些意外。

但是,这一行程不仅体现了中国对于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视,也显示出两国在氢能技术合作方面的巨大潜力。

今年5月14日,最新一期联邦预算案公布后,阿尔巴尼亚政府表示,将投入240亿澳元,致力于在未来十年将澳大利亚打造成可再生能源大国,为绿色氢、关键矿物加工和绿色商品出口提供动力。

李强总理访澳,为何特别关注澳洲氢能?(组图) - 2

那么,作为可再生新能源之一,澳洲氢能在国际舞台上是否有竞争优势呢?

答案是肯定的。

02

澳洲氢能产业的三大优势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氢能的优势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生产成本优势

我们知道,澳大利亚本土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所以从绿氢的制造和生产的角度来看,澳洲具有生产成本优势。

根据专业机构的报告,在亚太地区,除了印度和中国之外,其他主要国家的制氢成本预计将超过澳大利亚。

特别是未来在潜在出口方向上的重要国家,如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国家的本地制氢执行成本,相较澳大利亚高出许多。

因此,无论是在亚太地区还是全球,澳洲的制氢成本的比较优势显著。

供应亚洲市场的运输成本更低

在需求端方面,澳大利亚享有较多的海外出口机会。

尽管中国可能与澳洲在潜在的出口市场上形成竞争,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本土的能耗极高,因此其制氢成本虽可能略低于澳大利亚,但未来生产的绿氢更多可能用于本国使用,而非成为主要的能源输出国。

从这一角度分析,澳洲在绿氢的出口市场拥有一定的潜力。尤其是面对韩国和日本这两个需要大量进口绿氢的潜在经济体,他们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相近,这为澳洲提供了显著的运输优势。

据悉,日本的目标是到 2030 年每年使用 300 万吨氢气,其中包括 100 万吨进口氢气,而韩国的目标是到 2030 年每年使用 390 万吨氢气,高于 2021 年计划的 22 万吨。

这两个国家自产氢气的成本很高,而其他可在此领域竞争的国家的运输成本更高,所以,澳洲氢气的低成本也成为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澳洲国内需求依然旺盛

澳大利亚国内同样对绿氢有着显著需求。

尽管澳洲的整体制造业产能并不突出,但该国对当前可见的氢能应用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一些大型港口和运输设施。

在这些区域,现有的锂电池新能源解决方案可能无法满足其庞大的能源需求。因为锂电池的储能效率相对较低,且重量较大,使得长途汽车、运输卡车,乃至船舶、航空航天器等难以依赖其作为能源来源。为降低碳排放量,采用氢能作为替代能源,会远优于目前的电化学储能电池。

以NSW政府的建模预测数据为例:纽卡斯尔港的氨制取设施目前每年消耗约40000 吨氢气。到 2030 年,新南威尔士州的绿氢消耗量可能会翻一番,届时,新南威尔士州铰接式卡车车队将有 3500 辆(或 15%)重型卡车转向氢能。到 2050 年,新南威尔士州的整个重型卡车车队每年将可以支持从购买多达 50 万吨的氢气。

NSW肯布拉港是澳大利亚两家完全整合的钢铁厂之一BlueScope的所在地, 如今每年向当地市场供应超过100万吨的钢铁。若未来欲达到环保标准,可能会转向使用氢能,特别是绿氢作为能源。这一规模的生产设施使用氢气作为原料,每年可使新南威尔士州的绿氢消耗量再增加 43 万吨。

由此可见,澳洲国内对绿氢的需求也不容小觑。

事实上,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作为澳大利亚东海岸最主要的三个州以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氢能的试点计划,特别是在长途运输领域。

李强总理访澳,为何特别关注澳洲氢能?(组图) - 3因此,从未来前景看,氢能产业可能成为新的蓝海。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澳洲政府加速氢能产业的发展。

03

氢能发展未来面临的挑战

然而,这是否意味着氢能产业即将成为巨大的风口,大家就应该立即投身其中呢?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氢能的发展目前还面临诸多挑战,整个行业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在我们看来,目前氢能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下:

技术瓶颈是氢能发展的一大难题

从估值的角度,按EBITDA比的话是30倍以上。相比同类连锁餐饮却很少见到这么高的EBITDA。甚至其EBITDA比一些高增长的高科技企业可能都要更高。

李强总理访澳,为何特别关注澳洲氢能?(组图) - 4

市场需求是氢能推广的另一大挑战

虽然我们已经探讨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市场上真正广泛应用氢能或实际开始使用氢能的情况仍然较少,多数仍处于试点阶段,如长途汽车和氢能运输等。

由于市场需求有限,即使有大量生产的绿氢也难以销售。这种情况是由当前市场上缺乏大量电解槽和储氢设备造成的,潜在用户可能因此对使用氢能持谨慎态度。

未来,市场需求和氢能生产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成本也是氢能发展的一大障碍

氢能生产需要大型设备,一次性投入和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氢能生产需要大规模的需求和较强的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

然而,目前的市场需求和规模尚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以澳洲为例,可再生氢能的生产成本在每公斤4至20澳元之间,相较于其他电力生产方式甚至灰氢(使用天然气制氢但会产生碳排放)的成本仍然偏高。这一问题需要通过技术突破和规模效应来解决。

此外,氢能应用场景的局限性也对其发展构成挑战。目前,氢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工业或企业领域,如制造和大型运输,而消费级的应用市场几乎为零。

由于新能源汽车等基于锂电池的应用已经在全球铺开且市场成熟,氢能想要在消费级应用中完全展开面临巨大阻力。

因此,从投资角度看,氢能未来投资回报率的不确定性较强。

以上关于氢能产业的见解,及对未来走势的解读,主要基于我们即将发布的名为《解读未来澳洲制造》的报告,其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深入的分析和预测。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