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富豪沉迷建小号:这就是有钱人的家教?(组图)
周末,看了大火的电影《抓娃娃》。
好笑是真好笑,不适也是真不适。
虽说是喜剧片,可《抓娃娃》的底色还是挺压抑的。
沈腾饰演的大富豪老马,苦孩子出身,半辈子风里来雨里去,成就偌大家业。
老马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是他和前妻生的,二十好几了,却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败家子。
小儿子继业是他和现任妻子(马丽饰演)生的,一出生就被家里人宠上天,连吃个饭都要一堆保姆在旁边伺候。
老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担心老二也被养废,自己后继无人,于是一拍脑袋启动了“接班人计划”。
老马的出发点没啥毛病,但老马的做法着实有些三观炸裂。
带着妻儿搬进自己小时候住过的,已经荒废的老破小。
招来一班精英:厨师、保洁、外教、艺术家……演邻居、装路人。
甚至连“卧病在床”的奶奶,都是著名的教育专家。
于是,在一众NPC的努力下,富二代马继业的苦日子来了:
一大家子都没醒,非得他早起烧水;
假装没钱坐车,每天跑步5公里上学;
好不容易过个生日,姥姥姥爷给个一两百元的红包,也被无情没收……
说真的,装穷就算了,没苦硬吃有必要吗?
想起之前热搜上的「绿皮火车」事件。
妈妈带女儿出游,为了让女儿吃苦,故意选择无座慢车。
大热天的,小姑娘夹在拥挤的过道里,左躲右让,坐立难安。
妈妈却拍下了视频,发到网上炫耀:
“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无座慢车,给我好几个白眼,下次继续。”
我向来反对溺爱孩子,更不主张打肿脸充胖子式富养。
不过,吃苦和受穷,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吃苦是一种生活能力,其间可能需要我们放弃一些无意义的娱乐、消费、社交……
但并非刻意地去忍受布衣粗食,甚至羞辱打压。
而且,吃不吃苦和你以后过得好不好也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余华说的那样:
“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去经历苦难,太多人经历了苦难以后,依然没有成功。”
除了物质上的打压,马继业在精神上遭的罪更让人揪心。
看到同学在玩平板电脑,马继业想玩,同学不给还嘲讽他“你没玩过,会玩坏”。
马继业只能讪讪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后来,这个平板电脑成了少年人的心结。
一次,为了贪图“7天免费退换”的小便宜,马继业竟然花光了家里所有的储蓄,偷偷买了一个平板。
然后将其藏进卫生间,一天恨不能上8次大号,躲在里面玩游戏。
第二天家里没钱买菜做饭,他竟然想了个带母亲和奶奶去“海底捞”蹭免费食物的馊主意。
为了破坏儿子的算计,老马更狠,偷偷把平板弄坏。
无法退货,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马继业不得不去捡瓶子,然后校园霸凌来了。
本来因为家里“穷”,马继业没少受同龄人的白眼。
这一次同学们不但对他污言秽语,还故意拿瓶子砸他,肆意凌辱。
而马继业只能默默承受,默默流泪。
以上种种,并非可以用一句“孩子小,不懂事”就能搪塞过去。
没苦硬吃的副作用,电影里展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
有人问:“「为了吃苦而吃苦」是一种什么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
从小父亲都是冰箱里塞着冰冻许久的肉,不吃,顿顿吃剩菜。
三伏天有空调,不开,要拉他一起喝热茶,说出汗能解暑。
直到他自己也到了中年,有天看着用到毛都快掉了的牙刷,突然发现这么多年学着父亲凡事把自己逼到没有退路。
不仅丧失了想过更好生活的欲望,也没有成为父亲口中的“人上人”,还是在最辛苦的岗位上摸爬滚打。
自己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也撕烂。
这不是在苦难中创造价值,而是平白创造苦难,甚至传递苦难。
这也不是教育,是折腾人。
《抓娃娃》里有一幕挺扭曲的。
马继业拿钱买平板的事情,东窗事发。
一大群人教育孩子不能撒谎,奶奶不惜假装病重吐血,也要给马继业上价值:人无信则不立。
说得多好听啊。
可想想这个由他们搭建而成的虚拟场景,连亲人都是假的,又觉得讽刺得很。
用造假的方式,教育孩子去做一个诚信的人。
除非你能骗他一辈子,否则很难想象,得知真相后,这个孩子会不会疯掉。
电影里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马继业问父母:读书有什么用呢?
老马: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马继业:咱们家人一直读书,但为什么还是这么穷呢?
老马语塞,半晌才道:我们刚开始读,所以还没改变。
这是老马在圆谎。
可其中也隐藏着一个我们忽视的问题,强调读书改变命运,实际上是在教育孩子“唯食物链论”。
说白了和电影一开始强调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啥区别。
事实是,一个人人都想成为人上人的世界挺可怕的,不是吗?
因为那样的世界注定是功利的、冷酷的。
就像老马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甚至不惜让穿帮的“假奶奶”假死,还在葬礼念悼词时不断向孩子灌输努力学习,考上名校的想法。
所以,比起读书改变命运,我更喜欢另外一句话: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而是为了让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上人。”
《抓娃娃》里最搞笑的一刻,也是最残忍的一刻。
为了弥补自己没能上大学的遗憾,也为了后继有人,老马必须保证儿子的路不能走偏。
目标只有一个:上“清北”,还得是经管专业。
可马继业喜欢体育,老马表面上支持,暗地里却打着歪主意。
晚上偷偷在儿子的腿上涂上麻药,然后找人假装医生,诊断说以后再也无法进行专业训练。
硬生生敲碎了儿子的梦想。
“求医”回去的路上,途经一个陡坡,坐在轮椅上的马继业感觉腿脚已经恢复,想要下来自己走。
老马却把儿子按在座位上,并且洋洋得意地喊道:“爸爸推着你,走得更远。”
并且保证任何时候,只要你喊一声爸爸,爸爸都是你最坚强的护盾。
激动之下,老马放开扶手,轮椅顺势而下。
马继业连忙向父亲求救,可老马背着身,儿子喊的声音越大,他越亢奋,全然不知儿子已经滚下坡。
搞笑吧?
可反讽的意味更浓。
老马自以为是在给孩子遮风挡雨,披荆斩棘,实际上却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与其说这是关爱,不如说是自我满足的控制欲。
比涂麻药更窒息的事情,老马夫妻可没少干。
比如赶走儿子身边的异性朋友;偷看儿子日记,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理解;用放大镜分析儿子的微表情;还有家里从卧室到卫生间,无孔不入的摄像头……
结果呢?
马继业发现端倪,终于在压抑中彻底爆发,他逃出高考考场,上演了一出自我绑架的大戏,和父母决裂……
说实话,马继业没有走向更坏的结果,是电影手下留情了。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过太多类似的悲剧。
比如那个被母亲圈定人生的上海女研究生,最后用一条毛巾和一条枕巾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还有山东那个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逐渐失去自我,然后用一条丝带带走母亲的15岁女孩。
……
电影最后,谎言揭穿,父子摊牌。
望着眼前尴尬的父母,马继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们是哪一个老师?”
之后,泪流满面,转身离去。
老马瞬间破防:
“这么多人围着你转,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你以为只有我们操控了你吗?难道你就没有操控我们的人生吗?”
这番话说得色厉内荏,没啥底气,可这不就是很多父母的心声吗?
翻译一下:
“我供你吃供你喝,你还想怎么样啊!”
“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啊?不都是为了你吗?”
“要不是因为你,我们用得着受这份罪吗?”
有那味儿了吧?
这就是东亚家庭,最常见的“愧疚式教育”。
打着“为你好”的幌子,父母抢走了孩子的人格,把孩子培养成唯命是从的机器。
还是戴建业老师那段话说得好:
“父母人生坎坷曲折,吃过很多苦,但这些都是他们曾经无数个挑选造成的,不要因为他们说了一句都是为了你,你轻而易举的被绑架了。
去爱他们、关怀他们,这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背负他们的命运。
你有千万种方式表达爱意、表达感恩,但最不应该的就是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承担他们的责任。”
片尾的两个彩蛋,是电影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一是,马继业复读后以705分的成绩考进体育大学,参加马拉松比赛,连第三梯队都没跑进,甚至中途还停下来去捡矿泉水瓶。
二是,老马和妻子在床上商量着生三胎,看来是准备再建一个“小号”了。
你细品。
如果马继业真的是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他能如此优秀吗?
他能放弃清北,去上体校,上了体校,也不把比赛当回事吗?
老马还能说建小号就建小号吗?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位网友的留言:
“不得不说《抓娃娃》很完美地诠释了中式教育的悲哀,被困住的不止是孩子,操心的父母,还有屏幕前骂他为什么要错过高考去验证自己想法的我们。
就像许久之前那个「高考百日誓师大会知道母亲得了癌症」的新闻,当我们下意识觉得为什么不能在高考结束之后告诉他时,中式教育此刻形成了闭环,我们都是生病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