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摊女友”事件,不要只看到了色情!(组图)
青春没有售价,但亲密可以明码标价。
有人爆料,深圳街头出现一群青春靓丽的女孩,摆着简陋的地摊,却没有售卖什么商品,因为她们兜售的是自己。
她们身前放着价格牌:
抱一下1元,
牵手5元,
亲一下10元……
这些女孩自诩为“地摊女友”。
也就是说你花地摊价,就能短暂享受到一个年轻女孩充当女友的感觉。
1块钱对很多人来说,眼都不眨就花出去了,但有个陌生美女拥抱倒是种不错的体验。
于是,这样的摊子前,聚集了大量看热闹的男性,跃跃欲试的也不是少数。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1天光拥抱200个人,一天就有200块,不用动脑,也不耗体力,轻轻松松月入6000,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服务,简简单单一个月2、3万。
因为赚钱容易,很多女孩为了吸引目光,盛装打扮坐在街头,服务项目也五花八门,包括但不限于做家务、吃饭、聊天、逛街……
为了引发流量和噱头,在这些收费项目下还有一行小字:
只要让我心动,上面全部免费。
这些“地摊女友”们,出现在深圳很多地方,靠着“售卖”自己的各种项目,以此达到吸引人眼球或维生的目的。
有人觉得,只要没有违法乱纪,你情我愿的事情,这有什么错?
但还有人觉得,把自己当成商品,明码标价,这本身就是物化女性的表现。
要是每个年轻人都这样不劳而获,社会还要不要发展了?
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我尊重每一种赚钱的方式。
但对“地摊女友”的出现,我不认为是个好现象。
第一,靠着牵手、拥抱、亲亲就能轻松赚到钱,那女孩还会花空心思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吗?
第二,虽然女孩们目前只是标出了牵手、拥抱、亲亲、做家务的价格,并没有涉及到情色交易,但是背后潜藏了许多未知的东西。
人的贪欲是很难被满足的,如果有人给出更高价格,不止是拥抱和亲吻,是不是也会动心?
年轻的女孩觉得青春是自己的资本,把它当成一条赚钱的捷径。
却不知命运赠予的所有礼物,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十几年前有个电视剧--《租个女友回家过年》。
讲的是面对家里催婚的男主在网上租女友,回家应付父母的事。
而电视剧的情节,早在这些年都变成了现实。
曾有记者暗访一个叫“木木”的女孩,她出租自己,要价不低,1000元/天。
她毕业于师范大学,做这行已经五六年了。
木木说,每个节假日都能接单,基本稳定在四五千左右,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有一年过年赚得最多,竟一次性赚到了4万!
因为来钱太快,又轻松,木木说:做久了就不想正儿八经上班了。
当被问到会不会有客户提出过分需求时,她坦言:
不会和客户谈恋爱,但钱到位可以(陪睡)。
所以,所谓的“地摊女友”、“出租自己”,只是一个开始。
一旦你开始了这个转盘的游戏,不是你想停就可以停下来的。
很多人贪图钱多不累的感觉,误以为走了一条捷径,实际上这才是一条不归路。
当她习惯了赚快钱的感觉,当她以好逸恶劳为荣,那么堕落就成了她必然会走的路。
我想起曾经在医院门口碰到一个乞丐。
他衣衫褴褛,小腿残疾,出于恻隐之心,我将身上的现钞都给了他。
他当时用不敢置信的眼光看着我,连声说着谢谢,非常感激。
可是,再过了几年,我经过医院门口再次看到了他。
他还是拖着残疾的腿跪在地上,没有想过做点别的改善生活,这一跪就跪了那么多年。
而那些摆摊的“地摊女友”,又和这个乞丐有什么区别?
人一旦跪下去,膝盖就很难直起来了。
社会学博士肖索未在《欲望与尊严》中,采访了19个广州和宁波两地被包养的女孩。
她们无不是被欲望所控制,却又厌恶靠双手打拼的日子,最终选择用身体换取金钱。
一个受访者“阿菲”被建筑工地老板包养,住的房子就离对方的家几公里。
在这段关系里,对方就是金主。
男人会把各种不如意发泄到她身上,但她不能像妻子一样和他争吵。
男人吐槽生意上的烦心事,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还要露出善解人意的笑。
男人一来她就要做出一桌好菜,但平时基本不为自己下厨。
和朋友逛街吃饭到一半,男人一个电话,她就要拎包赶过去。
她就是一个物件,一只养在笼中的鸟,哪有什么尊严可言。
而随着男人对她的热情淡去,她对未来也陷入迷茫,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过日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看到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被包养,已有的价值观开始动摇怎么办?
一网友讲了一个故事。
她的一位朋友长得很漂亮,大学时就被一个有钱人看上。
男人对她出手很大方,出行有豪车接送,动不动就送名牌包和衣服,零花钱给得够够的。
女孩逐渐迷恋上这种感觉,原本不错的学业也被荒废。
毕业时挂了好几门功课,连毕业证都没拿到。
毕业后,同学们都为工作努力,一点一点在自己的岗位做出成绩。
但女孩进了男人的公司,当起毫无技术含量的私人秘书。
终于有一天,男人的妻子杀到公司,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她极尽羞辱,并且将她扫地出门,她没脸再回到公司,声名狼藉。
而没有毕业证,她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眼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混得风生水起,而她像只过街老鼠一样。
那些用身体和青春换来的奢侈品,根本不能解决她的实际问题。
电影《成长教育》里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16岁的珍妮成绩优异,是个考牛津大学的好苗子。
但她遇到了富有的大卫,并且爱上了纸醉金迷的人生。
随后,珍妮成绩直线下滑,最后选择退学。
面对老师的劝阻,她不屑地说:
“你从剑桥毕业,最后还不是要辛苦教书?
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选一条又辛苦又难走的路?”
但她富太太梦很快碎了,大卫事业失败,并且他的富有很多都是包装的。
最终,珍妮浪费了太多大好时光,还是要回到学校,走那条她认为最难走,最没意义的路。
可她要付出的,是比从前多数倍的努力。
她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没有捷径的。
总有人说,这是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只要能赚到钱总比穷着好。
但不管外界如何,用身体当捷径,通往的不是天堂的路,而是地狱之门。
有一个词叫做“窄门思维”,它源自于《圣经》上的一段话:
“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宽门”和“窄门”。
宽门容易进入,会吸引很多人,但走的人多了,路就越走越窄。
而窄门一开始很难,但走的人少了,路也就越走越宽。
正如一张漫画所揭示的,绝大部分人不想爬楼梯,于是电梯上人满为患,要花很长时间排着长队等候。
而选择走楼梯的人,早已到达的目的地。
其实仔细想想,人生的许多道理不正是如此?
陈铭在《奇葩说》说:
“当只要人生有捷径,捷径很快就会变成唯一的路,所以世上99%的捷径,都是歧途。”
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捷径可言,唯有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路,才是“捷径”。
依附着大树的藤蔓,终有一天会被风雨连根拔起。
唯有让自身牢牢扎根,穿破坚硬的土壤与石头,根系伸向四面八方,才能在风暴中拥有自保的能力。
最后,就用中央二套的《对话》栏目中很有名的那一段话结尾吧。
一位大四女生提问说:
现在社会上都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请问这一点是否有道理?
主持人王利芬回答到:
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人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