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女性,正在活成你不敢想的样子(组图)
巴黎奥运会在上周已落下帷幕。
中国代表队以44枚金牌的优秀表现,位列全球第一。
不过,除了这份显眼成绩之外,还有一组数据,也特别值得关注。
那就是——
本届中国代表团的女性运动员比例高达66.4%,人数几乎是男性运动员的两倍。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这是奥运会乃至整个体育史上最重要的女性时刻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回溯过往历史——
女性首次被允许参加现代奥运会,是在1900年的巴黎奥运会上;
1924年,国际奥委会才正式通过决议,允许女性参加奥运会;
直到百年后的今天,同样在巴黎这座城市,首次实现了男女参赛运动员人数相同,达到了50:50。
对于女性来说,这是一条不容易的路。
也意味着,「越多越多的她」在日益辽阔的天地里,大有可为。
今天这篇文章就想跟大家来盘点:
奥运赛场上,那些超越国界、震撼心灵的女性之光。
年龄不是障碍
只要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
“我很期待这场比赛,莎莎是世界第一,我是世界唯一,很有意思!”
这是61岁的倪夏莲在上奥运战场之前,接受采访时说的。
作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最年长的参赛选手,她的确是「世界唯一」。
但同样让人惊叹的是,说出这句话的倪夏莲对自我的肯定。
她的竞争对手,正是24岁的孙颖莎,世界排名第一的绝对实力。
这场被称为“祖孙之战”的比赛,所有人都押准了倪夏莲会输。
的确,最后她以0:4的比分,输给了孙颖莎。
但输了球的她,摊开双手,像个孩子一样欢乐地笑了。
和孙颖莎的对战结束,退场时,全场观众起立鼓掌,倪夏莲感动落泪。
一哭一笑之间,她输了比赛,却赢了自己。
网友送给她一句话:
年龄不是障碍,只要热爱,都是当打之年。
是啊,对倪夏莲来说,最重要的是上场,正如这是她的第六次奥运会之旅一样。
让我们为「上场」鼓掌;
让我们为「失败」喝彩。
战胜心魔:
最大的对手,是自己
时间倒回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
“500度?只有500度?”
作为世界女子体操绝对王者的西蒙·拜尔斯,遭遇了至今为止人生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
按原计划,西蒙本应作出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动作,实现900度旋转。
两次失误之后,拜尔斯发现自己的状态异常,她走到教练面前说:“我不能再继续比赛了。”
退出奥运比赛后,“叛徒”、“懦夫”……潮水般的谩骂和质疑声迅速向她涌来。
后来检查发现,拜尔斯当时遭遇的是体操运动员最恐惧的一种心理障碍——“扭力失调”。
它表现为运动员的大脑和身体间神经连接中断并失去肌肉记忆,这种情况会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造成毁灭性打击。
在奥运会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拜尔斯都无法重新聚起站上平衡木的勇气。
她也曾将所有和东京奥运会有关的东西,全都封存进柜子里。
然而,越逃避就越痛苦。
战胜心魔的唯一方式,就是去面对它。
接受过往失败的现实,然后重新踏入训练馆。
于是,拜尔斯总是训练一段时间,然后消失几天,之后又回来,循环往复。
恢复、打碎、恢复、打碎……
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半,2023年拜尔斯重回世锦赛赛场。
她说每一次之前的世锦赛,她都会告诉自己:一定要在每一项都拿前三名。
但这一次,她对自己说的是:“回到赛场,再次参赛,对我来说就是最棒的。”
幸运的是,比赛现场,她全胜而归。
这无疑给了她莫大的肯定,重新杀回巴黎奥运会现场——
拜尔斯完成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拜尔斯II”动作,这个动作因其难度极高,在女子体操中排名第一。
拜尔斯赢得了三枚金牌,成为美国历史上获得奥运奖牌最多的体操运动员。
拜尔斯说她已经实现了比自己最疯狂的梦还要多的成就。
而关于是否参加2028年奥运会,她回答道:
"Never say never"。
没有人永远会是冠军
但你永远在路上
女子100米蝶泳决赛结束后,“雨霏别哭”的词条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作为曾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两枚金牌的张雨霏,这次再次出征奥运。
她说自己对100米蝶泳有执念、渴望夺冠、渴望一项世界纪录。
但最终,张雨霏拿到铜牌;
走下领奖台的她,禁不住落泪了。
“这次比赛我仍然想像东京一样(顺利),但是做了很多,结果并不是那么完美,所以只能用我不完美的状态,去打出一个完美的成绩。”
的确,2021年东京奥运会战绩是她运动员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但高光之后,张雨霏开始遭遇持续的低谷。
2022年布达佩斯游泳世锦赛,比赛之前,张雨霏和教练聊到凌晨2点,差点选择弃赛。
她最终拿到了三枚铜牌,相比东京奥运会上的“两金两银“,让人难以接受。
但她始终记得教练对她说的一句话:
“没有人可以一直站在第一的位置上,你要学会接受失败,我们的目标不会变,但你要接受你是一个不完美的人。”
巴黎奥运会现场,发烧、生理期第一天、兴奋剂次数检查过多……
所有复杂因素叠加到一起,都影响到了她的发挥。
但她还是做到了,即便成绩并不完美。
“张雨霏到底行不行,从来不是哪场比赛说了算的;
只要我还在向前游,张雨霏就一定行。”
真正的勇敢,是浪越大,越敢往前冲
这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海浪之一。
巴黎奥运会的冲浪赛场设在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以厚重的管浪著称。
冲浪者需要深入浪管中,并在它溃散前及时钻出。
贴近海面的浅礁,意味着冲浪者随时可能跌落到尖锐的珊瑚礁上。
即使是东京奥运会冲浪金牌得主摩尔第一次到塔希提冲浪时,也感受到强烈的恐惧——
“像不会游泳却被扔进深水区。”
但15岁的中国选手杨思琪却胆子大。
第一次比赛,她率先抓住第一道浪,被浪砸倒,随后她又尝试了三次。
复活赛,她依然率先抓住第一道浪,扎入浪底,而后猛地转向高处击破浪尖,进入第三轮16强赛。
在来到奥运会之前,杨思琪没有冲过重管浪。
而她的奥运目标是,在赛场上完整地去冲一整道管浪。
在最后的第三轮比赛中,她以1.63分输给卡洛琳的6.93分。
即便战败,她说,我很享受被浪卷在中间,从四周白茫茫的一片到冲出海浪的感觉。
值得一提的是:
这是一个来自大凉山农村的女孩。
这是一个9岁前还没有见过海的女孩。
这是14岁拿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奥运冲浪比赛的女孩。
而她也是本届奥运冲浪比赛年纪最小的选手。
15岁,未来还很远,杨思琪的冲浪之旅正如大海一般广阔。
她的冲浪板上,誊抄了这样一段话:
“你只活这一次,只有这一次机会,去做你想做的。”
那些珍贵的女性友谊
在奥运赛场上,除了竞争,我们同样也看到了对手之间的温暖时刻:
全红婵和陈芋汐——
作为中国跳水的双子星,两人身上背负着很多人的期望。
有记者问她们:单人跳水压力大,还是双人跳压力大?
全红婵的回答是单人,因为双人跳水有陈芋汐的陪伴。
陈芋汐的回答是双人,因为单人跳水有全红婵托底,能确保胜利。
最后,在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夺冠后,陈芋汐一把抱住跳起来的全红婵,全红婵则像个袋鼠一样,挂在陈芋汐身上。
拜尔斯、奇利斯和安德拉德——
体操女子自由操项目中,“全能王”拜尔斯因为失误以微小差距位居第二。
领奖仪式上,获得银牌和铜牌的拜尔斯、奇利斯准备了一个特别的仪式。
当来自巴西的冠军安德拉德走上第一名的台阶时,她们分立两侧,做出给“女王”加冕的动作。
这种对他人如愿以偿的祝福,远超过了自己的遗憾……
何冰娇和马林——
在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半决赛上,何冰娇迎战西班牙名将马林。
马林在领先的情况下,受伤被迫退赛,痛苦得泪流满面。
就在颁奖仪式上,何冰娇的一个细节感动了现场所有观众。
她手持西班牙奥委会徽章登上领奖台,以此向因伤退赛的西班牙选手马林致敬 。
何冰娇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说,这枚徽章来自西班牙羽协,寓意马林也来到了现场……
无数这些瞬间,都让我们看到了:
比赛,不只是针锋对决;
还有彼此之间的惺惺相惜、相互尊重与支持。
写在最后
毫不夸张地说,奥运赛场上的她们,成了这个夏天我的精神氮泵。
她们肤色各异、强健自信、持续超越自己……
这些女性力量,让我想起了电影《泳者之心》里,历史上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泳者——特鲁迪·埃德尔。
在挑战这个“泳界珠峰”之前,仅有五人成功,但无一人是女性。
一百多年过去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在以往从不曾涉足的领域,坚定前行。
她们都在凭借极强的“我想要”、“我可以”,横渡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英吉利海峡。
而作为女性的我们,何尝不是在各自的人生赛场上,挥洒汗水和泪水呢?
让我们为她们、也为自己鼓掌——
女性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永远不要设限,永远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