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4日 20.7°C-22.8°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11天前 来源: 谷雨星球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大家好,我是Sherry,哥伦比亚大学本科生,从高中开始在美国读书生活近十年。

这两天,美国大选让大学里吵翻了天。尤其是在政治光谱集体偏左,支持开放自由,更关注社会正义和环境保护等等。

虽然大学不会公布自己的政治倾向,但是我所在的哥大处于深蓝阵营已经是共识。

社交媒体上有人说,哈里斯败选后,有教授发邮件说实在太过悲伤愤怒而无法继续教学。而在特朗普第一次上台的2016年,这种情况更是常见——

“哥大国关(注:评论者所在的学院)那一天好多课都取消了,能坚持来的教授也无心上课,整个校园氛围简直就像一场大型葬礼。”

我的个人账户因为恭喜特朗普当选而被某同学截图“网暴”,用词极其不礼貌和冒犯性。我特别理解她,这是因为不同政治理念和意识形态引发的思维差。

意识形态分裂的远不止于此。

长着一张华人面孔的我,所亲历的还有思维不同所引发的“种族歧视”。虽然校园里遇到的人已经是很高素质了,但是各种因素引发的偏见仍然挥之不去,我想每个留学生也不陌生。

在美国留学和生活将近10年的时光里,我曾在生活中遭遇过轻度冒犯(Microaggresion),见到过内部种族歧视(Internal Racism)。

幸运的是,我的高中和大学教会了我如何生存和反击。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1

我以前在美高读书时,住在寄宿家庭里,曾遭遇许多与种族问题相关的轻度冒犯。

轻度冒犯是无心之举,源于无知而非恶意。

我的第一任住家对我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刚遇见她时,我15岁,她53岁。她本质上是一位善良,热心,感性的人:她关心我;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带我去很多地方游玩。我和她到现在还是好朋友:会在生日和节假日时互相祝福;会时不时地聊天问候彼此。

但是,她脾气古怪、而且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

我们住在一起时,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吵,吵着吵着就上纲上线到家国大义上的分歧。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2

■皮尤调查机构2023年的数据显示,57%生活在美国的亚裔认为种族歧视是主要问题,而且得不到足够重视

她有时会跟我说:“你没有自己的权利”。

我会回击:“美国才是一个没有人/权的国家呢!哥伦布来到美洲后,侵略者夺走了印第安原住民的领土,在此烧杀抢掠,然后通过奴隶制剥削黑人来建立国家......”

她说:“但我们在美国可以肆意吐槽政府,批判他们。”

我说:“美国所谓的“民主自由”就是一场骗局。美国国会要禁止抖音,就是剥夺民众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的体现。你亲眼见证了,我作为一位中国人民,有自由说我想说的话,做我想做的事,去我想去的国家。而这不就是自由的体现吗?

……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3

■左边是2019和host family在一起过圣诞节,右边是2024年我上个星期去探望她。

她从来没有去过中国,完全不了解中国,一开始我经常和她争吵。

后来,我逐渐明白,她有时候说出一些不友好的言论,只是因为她需要为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寻找一个发泄口,并不是在针对任何人。

而且,她的观念是来源于大环境灌输的信息,而不是她自己的主动选择。

研究机构Brookings发表过一篇文章,提到美国人之所以对亚裔的认知如此浅薄,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学校的课程、书单都极其缺乏亚裔相关的内容,而非裔的历史、文化、人文内容非常丰富。

不过对于当时青春期的我来说,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允许偏见的存在但不被偏见束缚:我们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因为“不患人不知己知,患不知人也”。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4

我还记得在9年级的一次历史课研讨会上,我也和同学们发生了类似的讨论。当时有一位同学发言说:“中国虽然发展迅速,却不尊重人/权,受到美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的谴责......”

我镇静地回应:“美国没有资格批判,美国建国方式是最泯灭人性的。烧杀抢掠,文化剽窃后,又通过奴隶黑人来建立国家,丝毫没有对人类生命怀有平等的敬畏,现在仍然存在强烈的种族歧视。

另外,规则制定者对于少数族裔和外来移民剥削劳动力......这些系统上的问题都是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建立美国本身就是一种原罪?”

我记得同学们先是怔住了,然后爆发出了激烈的掌声。一位黑人姐妹回应:“我完全赞同!你说的每句都是大实话!”

历史老师也对我的总结表达了认可,私下里和我说:“你作为一位外国留学生,能勇敢地表达出来,令我感到钦佩!看得出来你在很认真地学习美国历史,观察美国社会。”

这也是我很喜欢学校的一点:这种开放式教育鼓励学生反思美国过去的原罪和当下的问题——只有每一代人在反思中进步,才能在未来铸造更公正的社会。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5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6

内部种族歧视(Internal Racism),就是指自己歧视自己的种族和同胞。这种“自我歧视”源于长期处于被打压和歧视的境遇下,因而妄自菲薄。

形成这种内部歧视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举个例子,有些中国人会故意不和其他中国人来往,只和外国人交朋友;有些中国人会在外国人贬低我们时附和别人, 而不是捍卫自己的立场;我还见过有些美国华人二代移民只愿意吃白人饭,拒绝和父母一起吃中餐......

这之间产生着各式各样的鄙视链:本科生看不起硕士,一线城市看不起其他城市,ABC看不起新移民等等……

以前有位女同学跟我说:“我不喜欢亚洲人:大多数亚洲人沉闷无趣......我喜欢和白人一起玩。”我说:“可是你自己就是亚洲人。你说看不起亚洲人,就是在表达厌恶自己。如果你流露出了自轻自贱的信号,那任何人都不会认真对待你。”

她的观念就体现了内生性歧视。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可以是因为性格,形象,才华,能力,但是不能是因为种族——如果纯因为人种和肤色而决定对待别人的态度,那就是明目张胆的种族歧视。

为了融入集体而想要迎合别人是人之常情,但是长期习惯于这种处事方式很可能会使人形成内生性种族歧视和身份认同障碍(Identity crisis)。

而一个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看不起自己人的族裔,又怎么会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呢?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7

■纽约客写过一篇报道,很多亚裔想把脸刷“白”。

为什么我现在可以淡定地应对来自他人的偏见?

比如因为我支持特朗普而暴怒的同学,我会换位思考她为什么这么生气——因为她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并且她曾亲身体验并见证过女性遭受的伤害和不公,所以她对支持特朗普这种“厌女形象”的人当总统的人丝毫不能接受。

所以,我理解共情她的想法,不会因为她的行为就感到生气。

但是我也不会因为别人的影响而轻易改变自己——我对大选有自己的见解。

当然,我也会犹豫要不要这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担心可能冒犯到别人或者让别人感觉难过。但我想只要我表达观点的方式很平和和礼貌,我愿意倾听别人求同存异,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想法呢?

如果别人觉得我很平静地抒发一个并不极端的观点冒犯他们了,那他们要远离我,我也接受。有声音才有同频人。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8

■经济学人刚出的报道。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9

我想,或许是因为我在读美高和大学的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多的关爱和包容。

我的美高母校Baldwin很注重多元平等包容,照顾每个学生的感受。学校每年专门设立建桥日(Building Bridges Day)。

在这一天里,学校组织许多不同的研讨会和活动让同学们抒发自己对不同的身份,种族,国家,性别等问题的看法,开诚布公地谈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肆意抒发自己的委屈情绪。

在我读12年级时,Baldwin专门开设了Indigenous Futurism(当地人的未来)和Black in America(美国的黑人)的课程。这两门课分别是探讨关于印第安原住民的历史和未来和美国黑人的处境。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10

■Baldwin高中的集体活动

除此以外,学校也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能够。比如,亚洲文化艺术周时有许多人表演Kpop舞蹈,中国舞,印度舞,唱华语流行歌曲等。

我还记得我在美国过中国新年时唱过《青藏高原》,这是我遇到最关爱学生、尽职尽责的学校。因此,我读书期间内心充满安全感。

而在哥伦比亚大学,则是另一种多元与包容。

我来哥大上学的第一天,就被学校摄影师抓拍特写,并被哥大官方媒体选中发表了。作为本科新生,校园摄影师的关注让我感到自己初来乍到就被热烈欢迎。

这张照片不仅对我个人有重要意义,也对学校的形象是很好的宣传,因为它展示了哥大的“多元平等包容”。

中国留学生:因为支持特朗普,我被网暴了......(组图) - 11

这张照片从右到左分别是棕色人种、黑人、黄种人、和白人;来自印度、牙买加、中国、美国;三位女性和一位男性。我左边的这位男生是退伍军人,国家全额资助他回学校读完大学。

这张照片寓意着哥伦比亚大学让不同背景的同学欢聚一堂,共同成长。

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者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有对哥大这个集体产生一种归属感。我们的临时校长在开学典礼时说:

“人的改变来源于归属感。当你们对哥伦比亚大学产生归属感时,便能积极乐观地学习与生活,了解彼此,并在这个过程中变成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立场有千万种,所以人们不可能100%理解和共情彼此。作为一位中国人,我希望随着祖国日益强大,也在国际秩序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作为一位世界公民,我希望不同立场的人们能心存善意,求同存异。

我们走出国门接受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育,不正是让我们朝着“多元平等包容”走得更近一点,再近一点吗?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