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倒台暴露了中国中东外交的局限性(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2023年9月,巴沙尔·阿萨德与夫人阿斯玛在对中国进行为期六天的访问,受到了中国的热烈欢迎,这位叙利亚前领导人也难得地暂时摆脱了自2011年内战爆发以来受到的多年国际孤立。
阿萨德对中国进行的近20年来的首次访问中,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via Reuters)
当时,阿萨德夫妇访问中国并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阿萨德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两国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主席誓言支持阿萨德“反对外来干涉”和叙利亚的重建。
如今阿萨德家族50多年的统治轰然倒台,分析人士认为,这位去年才得到习近平明确支持的独裁领导人统治的突然终结,打击了中国在中东的外交野心,暴露了中国在该地区战略的局限性。
上周日(12月8日),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发动闪电攻势,攻占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推翻了阿萨德政权,结束了其家族长达50年的王朝,阿萨德夫妇出逃俄罗斯。
而中国官媒的相关报道在用词上颇为谨慎,通过引述俄罗斯外交部,称总统阿萨德已“辞去总统职务”并“离开叙利亚”。
美国国际关系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乔纳森·富尔顿(Jonathan Fulton)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很多人夸大了中国左右[中东]地区政治结果的能力。”
富尔顿说,虽然阿萨德垮台被认为削弱了其主要支持者伊朗和俄罗斯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但这对中国的全球野心也是一个打击。
“[中国]在国际上所做的很多事情都依赖于这些国家的支持,而它[中国]无力支持其在中东的最大伙伴,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它[中国]在该地区以外能有多大作为的能力。”
中国“无法从根本上取代西方”
2023年,中国促成长期竞争对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举行北京会谈,并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
中国媒体称赞北京在长期由华盛顿主导的中东地区的地位不断提升。
中国外长王毅表示,中国将在处理全球“热点问题”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今年7月,中国还促成了法塔赫、哈马斯和其他巴勒斯坦敌对派别在北京举行“和解对话”,并签署“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自以色列-加沙战争爆发以来,北京也一再呼吁加沙停火。
但是,尽管中国将中东领导人请到了北京,而且中国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此后的几个月里进行了多轮“穿梭外交”,但巴勒斯坦仍未组建团结政府,加沙冲突仍在继续。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宏达说:“阿萨德突然倒台并不是中国政府希望看到的局面。中国更希望中东地区更加稳定和独立,因为该地区的混乱或亲美倾向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对阿萨德下台保持低调。在周一的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多次被问到中国作为阿萨德政权时期的友好国家,如何评论当前的叙利亚局势,毛宁的回答基本在重复这些信息:中方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希望各相关方从叙利亚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尽快找到恢复叙利亚稳定的政治解决方案。
不过毛宁也提到“中国和叙利亚的友好关系面向全体叙利亚人民”,这似乎表明中国为与未来政府的接触留有余地。
中国问题专家和外交官表示,中国政府将在承认叙利亚新政府之前等待时机。
分析认为,中国可以利用自己的专长和金融实力支持叙利亚重建,但其承诺可能有限,因为近年来中国一直努力将海外金融风险降至最低。
叙利亚于2022年加入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中国企业一直没有进行重大投资,部分原因是叙利亚受到西方制裁。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助理教授、中国-中东关系专家比尔·菲格罗亚(Bill Figueroa)说,中国“无法从根本上在该地区取代西方,无论是作为经济合作伙伴,还是外交或军事力量”。
菲格罗亚说:“2024年的中国比2013-2014年一带一路倡议启动时的中国拥有的资金要少得多。显然,中国正在朝着更安全的投资方向进行重新评估,并在整体上降低中国的风险。”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