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宣布,雷克萨斯将实现中国造(组图)
【1】
2月5日,丰田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
丰田将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及生产公司,且将是丰田独资设立。
进入中国市场60年,丰田"按下了关乎转型生死的决策按钮”。
"摸着特斯拉过河",这意味着将再有外国车企在中国独资建立并运营工厂,也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在完成从“市场换技术”到“平台赋能量”的范式转换。
合作将由上海辐射至长三角地区及更广范围,开展包括物流网络、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应用,携手打造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典范项目。
目前该工厂还处于早期规划阶段,规划初期年产能约10万辆,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前期整体运营计划创造约1000个新工作岗位。中国本土团队将承担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的所有流程。
电池制造方面,前期规划是使用丰田自己的技术,对旗下目前使用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的车型没有影响。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包揽全球30%以上的专利,在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形成技术壁垒。雷克萨斯将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部署在上海,实则是向中国供应链的深度整合。
(2024年,雷克萨斯以全年销售18.19万辆的业绩,虽然只是0.3%,成为中国市场上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
很长一段时间里,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躺着也赚钱,且长期享受加价红利。
过去,这一豪华车坚持“原装进口”,维持溢价;如今,主动将核心制造环节向中国迁移。
丰田立志研发LEXUS品牌的纯电动车型,"将中国客户的期待以中国速度反映到产品中,并计划于2027年投产"。
丰田计划到2035年对在全球销售的雷克萨斯都实现100%电动化,到2030年时能销售达100万辆电动车。
未来十几年,雷克萨斯将在丰田内部率先转型为纯电动品牌,成为丰田电动化转型的“先锋代表”。
【2】
另一个方面,
本田和日产原打算合并后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联合的构想回到了原点。三菱跟随最大股东日产一起和本田合并的计划也一并取消。
经营统合计划走向终结。
据悉因为本田认为日产的业务重建(经营统合的前提)不充分。
日产希望的是对等统合,本田是希望日产成为子公司。两家企业之间的分歧加深,达到难以弥合的地步。
日产的经营高管2月3日确认了取消经营统合协商的方针,并于5日召开了临时董事会。
在日产内部,对继续协商持否定态度的意见占据多数。2024年12月与本田签订的关于讨论经营统合的基本协议书被否决。
这本将成为自2021年菲亚特克莱斯勒与标致雪铁龙合并成立Stellantis以来,全球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合并案。
处于变革期的汽车行业中,这两家车企靠单打独斗生存下去并非易事。
该交易本将促使日本汽车业整合为两大阵营,将有助于这两家制造商与特斯拉,丰田和中国诸品牌展开竞争。
而这个发展方向,目前看起来破灭了。
在全球车企电动化转型的集体焦虑中,在欧洲工厂因能源危机陷入停产风险,北美供应链受地缘政治被扰动之际,中国完备的新能源产业生态预计将展现出独特的稳定性,两年后焕新的LEXUS雷克萨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