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4月02日 18.8°C-20.4°C
澳元 : 人民币=4.5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最高规格企业大佬合照的玄机,中国外商投资会否逆风起?(组图)

1天前 来源: hk01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让我们先从两张照片谈起。

最高规格企业大佬合照的玄机,中国外商投资会否逆风起?(组图) - 1

第一张,3月28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背靠幽燕金秋图,主席台围绕中心依次坐著的,是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外长王毅、副总理何立峰、发改委主任郑栅洁、财长蓝佛安、商务部长王文涛、政研室常务副主任唐方裕、常务副外长马朝旭。足可见,会晤级别之高。

第二张是习近平同40余位外资企业全球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商协会代表的合影。第一排,习近平居于中心位置。左边从左到右,分别是沙特阿美总裁纳赛尔(Amin H. Nasser)、株式会社日本日立制作所会长东原敏昭(Toshiaki Higashihara)、中央政治局委员、副总理何立峰、法国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Paul Hudson)、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蔡奇、美国联邦快递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芮思博(Raj Subramaniam);右边从左到右,分别是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中央政治局委员、外办主任王毅;英国汇丰控股集团行政总裁艾桥智(Georges Elhedery);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韩国SK海力士社长郭鲁正(Kwak Noh-Jung);巴西淡水河谷董事长施蒂勒(Sérgio Alexandre Figueiredo Clemente)。不难看出,8位企业家,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沙特、巴西,不仅选择了8个国家,也覆盖了物流、汽车、制药、金融、机械、半导体和能源等几大主要产业。

再看第二排。从左到右依次是,德国DHL物流首席执行官麦韬远(Tobias Meyer)、英中贸易协会总裁詹诚信(James Sassoon)、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Sean Stein)、桥水投资创始人达利欧(Ray Dalio)、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丰田会长丰田章男、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 、黑石集团董事长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Steve Orlins)、英中贸易协会主席古沛勤(Sir Sherard Louis Cowper-Coles)、法兴银行董事长司马吉(Lorenzo Bini Smaghi)。

最高规格企业大佬合照的玄机,中国外商投资会否逆风起?(组图) - 2

3月28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央视)

这份名单可以发现,相较于去年会晤,去年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牵头,会晤的是美国工商界,今年明显的信号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接触。这次欧洲企业家的数量远远超过美国。根据央视统计4家来自美国,15家来自欧洲,5家来自亚洲,标志著中欧产业合作将是未来的主线,与亚洲的产业整合也会加速。这与最新数据相吻合。中国商务部2月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环比增长27.5%。同期,英国、韩国、荷兰、日本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24.4%、104.3%、76.1%、40.7%。

此外,其中特别是,能超越三星、丰田两大社长进入第一排的沙特阿美、巴西淡水河谷,都是值得额外关注的。此外,第一排的联邦快递、奔驰汽车、赛诺菲生物,都是双方将启动大型合作的。从行业来看,交通物流、新能源汽车,生物科技,半导体,这四个领域将是未来几年中外合作投资的重点,也是未来中美产业竞争对抗的主线。值得一说的是,苹果CEO库克在北京也待了长达一周的时间并没有拿到此次与习近平会晤的入场券。

是的,同库克一样,这些欧美商界大佬们大部分在3月23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前,就已经抵达中国,很多都待了超过一周的时间,据悉,在此期间,北京各部委集中给他们办理了大量的审批事宜,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在习近平在会晤国际工商界代表时释放了清晰的信号:「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事实上,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就成为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将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必须承认的是,多年来,中国保持外商投资的高增长,但去年在地缘政治、中美竞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成本上升等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了27.1%,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出1680亿美元,资本外流创1990年有数据以来的最大规模。外资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是中国官方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高层领导人接连向外资喊话。

此外,为了让外资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在政策上不断升级。专门由商务部、发改委出台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发改委还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5年版目录将重点增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条目,新增条目超 200条,这一举措旨在优化外资结构。可以注意到,电信、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成为开放重点。试点地区将推进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领域政策落地,并研究制定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实施方案。同时,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实现内外资规则统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 「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写入政策部署,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这一外贸新模式。新型离岸贸易是指交易所涉货物不进出我国一线关境或不纳入海关统计的贸易,包括离岸转手买卖、全球采购、委托境外加工等形式。中国发展离岸贸易经历三阶段:局部试点(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支持离岸业务;而后从2021年稳步推进,来到2023年后加快推进(2023年)。在中共二十大三中全会上提出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强化政策协同。目前,上海、青岛、苏州、海南等地已形成差异化试点模式,并搭建 「离岸通」「离岸达」等真实性审核平台。

当然,另一个角度看,虽然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下降较大,但也注意到外资使用情况机构的变化。从产业结构分布来说,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过70%,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近30%,高技术制造业使用外资占比也超过1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半导体、生物医药)和新能源产业(光伏、锂电池),外资加速布局,信息技术服务业(云计算、AI)持续吸引外资。相对来说,传统制造业,比如纺织和低端电子外资就持续流出。金融服务业也出现了短期投资趋缓。

并不能单看短暂的规模数据,也需要注意到结构的变化。也应看到跨国公司加大在华布局:空客扩建天津A320总装线,松下投资上海半导体材料工厂,泰国天丝计划未来五年在华投资超 43 亿元…… 众多外资企业还是将中国视为 「增长引擎」。国际投行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或吸引超 2000 亿美元外资流入。

对于中国的外资情况,应继续观察。一个是规模恢复情况,另一个是《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政府很重要的工具,这一版特别全面取消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比如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2024年版取消了2021年版对外持股比例的部分限制,外资可独资设厂参与制造和研发。在高端制造业和绿色技术领域,开放力度显著,鼓励外资参与清洁能源设备、智能制造和高效电池技术等投资,都旨在引进外资提升本土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展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战略布局。

从3月的两会到此次习近平会晤国际企业家,释放的政策信号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无论是外资准入的「减法」、营商环境的 「加法」,还是制度型开放的「乘法」,都在向世界传递一个清晰信息:在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持续对外开放是确定的,中国始终是全球对外投资的热土。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