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欲”到“结节”:当代人正在经历的38种“小型死亡”(组图)
清明节,让我们来谈谈“丧失”。
身边亲友的离去,是巨大的丧失。此外,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生活中的小型丧失——
长大后丢失的兴趣爱好、错失的心仪offer、被偷走的手机、熬夜时叛逃的睡眠、被996耗尽的发量……
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失去”,其实都是一场容易被忽略的小型死亡。
人们习惯用遗忘对抗失去,把这些离开的、丢失的、被放弃的事物丢到记忆的角落里,头也不回地奔走向前。
这一次,我们决定,不再忽略它们。我们想为这些生活中的“非典型逝者”立一座小小的电子墓碑,用或诙谐、或温暖、或独特的方式给它们留下一点痕迹,供人缅怀。
于是,“后浪研究所”最近发起了一项征集活动,收到了来自超过百位朋友为自己失去的事物留下的“电子墓碑”。
在清明节这个纪念逝去的日子里,希望那些你丢在记忆深处的“意难平”,也能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被人看见。
@赵姗姗
缅怀对象:对花菜的偏爱
卒于:1994年
小时候特别爱吃花菜,只要桌上有花菜,只吃花菜的那种偏爱。妈妈觉得白色蔬菜营养价值低,又担心我偏食,便严格阻止我吃花菜。
多年后离家上大学,可以在食堂顿顿吃花菜时,却突然觉得花菜的味道很怪,再也不想吃了。直到今天,再也没有出现过让我像当年偏爱花菜一样的东西了。
没有人,没有任何事物……我失去了偏爱的能力。
@献祭头发的派大星
缅怀对象:QQ
卒于:五六年前
QQ当时用微信比较多,后面一直没登陆,然后用密码不能登陆了,几乎所有的QQ好友都失去了联系,特别是我当时有几个QQ号。
@大鱼吃小鱼
缅怀对象:手机通讯录
卒于:2018年
以前很认真地在手机上一个个记录朋友们的电话号码,记好姓名和备注,再选一张照片设置好头像,看着整整齐齐的通讯录很有满足感。如今再也没有记过手机号了,通讯录也基本作废,取代它的东西叫微信。
@Hayek
缅怀对象:宜家空气净化器
卒于:2025年3月2日
它在我家里一个被遗忘了的角落,一直不停地运转了三年半。最终被清洁阿姨打扫时不小心扯断了电源线,才让我想起了这个净化器,过滤网已经塞满了恐怖量级的灰尘。
@Ashihi
缅怀对象:购买成人用品时的紧张和羞耻感
卒于:无法得知了
今天也还能记起第一次在便利店买避孕套的场景,进门先四下打探了店里人不多,结账处也没有人在排队,于是走向冰柜前拿了2瓶饮料,一瓶农夫山泉,一瓶无糖可乐。同时暗自观察放避孕套的货柜在哪里,转了一圈也没找准位置,于是又折返到膨化零食区,挑挑拣拣又拿了一包原味乐事薯片。
才发现原来套套都放在柜台下面,做好心理准备后捧着所有东西去结账,不敢过多挑选,快速拿了一盒白色的冈本,装作毫不在意地放在柜台上。心脏直跳,丝毫不敢抬头跟店员对视,扫码枪"嘀嘀"的声音响了好久才到付钱的环节。等终于尘埃落定,飞速把那个罪恶又诱惑的白色小盒踹进裤兜,压着步子逃也似地离开了。紧张,羞耻,又有点刺激。
如今已经完全无所谓了,去便利店时要是想起来家里快用完了,那就随手买一盒带走,也终于理解了这玩意放柜台旁边的意义。
@360
缅怀对象:蓬勃的性欲
卒于:那个发现自己没有晨勃的早上
虽然说男人过了35基本就在走下坡路了,但性这件事在我生活里逝去的速度,比我想象中更快。从刚谈恋爱时的昏天黑地,到现在跟我媳妇已经开始分房睡,性爱好像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来证明我们的感情(或者说激情)没有褪色。尤其在某一天早上醒来,意外地发现我竟然都没有晨勃了!出于对身体机能的短短感叹之后,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可过多惋惜的,这一刻开始才真正确认了自己的性欲已经所剩无几。
倒也不能说完全消失了,只是欲望来的时候,少了那种非要马上抓住什么似的急切。以前觉得性欲是身体自带的永动机,电影里的大尺度镜头,地铁上飘来的香水味,都能让人浮想联翩,血往上涌。现在只会觉得工作日下班后,拥有完整且不间断的八小时睡眠才是更奢侈的享受。
@卡夫卡
缅怀对象:丑陋的外貌
卒于:2024年11月
因为想被人在乎,缺爱,所以努力健身锻炼,让自己变好看了。
@矩阵matrix
缅怀对象:八块腹肌
卒于:大学毕业后
十年前我还是拥有八块腹肌的“男大”,随着学业结束开始工作,996+应酬之下根本没时间健身锻炼,哪怕平时已经很注意饮食,但终究抵不过岁月。尤其在几年前结婚后,体重就更加不受控制,我的腹肌终于融合成为了一整块……
@PUA
缅怀对象:赵英茶
卒于:2025年3月20日
我最尊敬的领导,其实啥也不是。
@拖延症患者sabra
缅怀对象:某位男同事
卒于:某个春夏交接的晚上
工作相识,很喜欢他。但是碍于工作任务加上自己年龄比他大,不敢继续。最后自然是勇气不够说了拜拜。现在回头再看,还是会感慨当时顾忌太多,否则可能会有第三种结果。
@尚未睡
缅怀对象:结节
卒于:several years ago
结节,健康身体不该出现的“小多余”。从大学毕业那年,或者说是入职社会集团那年,它们就开始陪伴我成长,定期我还得花钱雇人看看它们长势如何。由于我思想过于上进、不停的焦虑焦虑,终于,结节们的发育超出我和医生的预期,不得不把它们请出体外,独自打拼。
也是在手术那年,我离开了打拼的城市回到家乡,结节带着我过去的那些过去、奋斗、焦虑,一起离开我的身体。
人生旅途还不知走到了哪一程,无法讲它们的离开算不算旅途中比较重大的事件,至少目前来看影响尚未消散。不是想它们,而是为了送走它们给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结节是我换城市的因素之一,也是“最后一根稻草”,一直没有正视这件事,也没有跟它们正式地say goodbye,借此追悼下。
@ZanyZebra
缅怀对象:观察云朵的能力
卒于:2020.9.1
高中时娱乐项目很少,躺在操场或者站在楼顶看云就是当时的一种放松方式,看着云卷云舒,会将自己的想象投射进去,只可惜这种能力似乎随着生活节奏变快而“死亡”了。
@椰椰
缅怀对象:一个文科女生的感知力和表达力
卒于:高三的某一天
逐渐失去了写日记的习惯,但更多的是失去对人和事的感知力,对世界的感知力。
好像由于我的忽视和不珍惜,疲于应对生活和学习,每次尝试提笔写下那些瞬间,都感觉曾经引以为傲的文学在慢慢离我远去。我丧失了表达力,我无法写出我的真实思绪,无法写出有力的文字。
@下川
缅怀对象:沾枕头就着的能力
卒于:2021年以后
26岁以前睡眠非常好,挨着枕头5分钟马上昏死过去,半夜打雷也吵不醒我。
最近这两年睡眠质量越来越糟糕了,入睡非常困难,换了5000+的乳胶床垫,尝试了各式各样的重力被、深睡被,都难以找回年轻时的睡眠能力。
@W
缅怀对象:长文能力
卒于:往事不可追
长文阅读与描述的能力,从我描写这个死亡故事本身就能看出我的描述能力,随着碎片信息的入侵、工作的摧残、生成式AI的发展,我对headline的要求变高,自我输出的能力变弱。
@人间理想杨思思
缅怀对象:读书的习惯
卒于:2022年高考之后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没有过自己的手机(没钱买),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从查理九世到龙族,十宗罪到尸语者,从水浒传到狼图腾,微表情心理学到人类简史,凡是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的书都爱看。
家长特别反对看课外书,但也未曾磨灭我的爱好,初二以后办了一张县图书馆的借阅证,便更加一发不可收拾。曾经两天去了三趟图书馆看完了三本书,基本维持一周两本书的习惯(高中住校),高二下为应付学业减少了看书次数,但爱好没丢。
自从高考后拥有了自己的手机,看书仿佛成了奢侈,除了上课看教课书,大学快三年了没有好好地看完过一本纸质书,电子网络小说倒是看了不少,但基本都是套路内容,再也找不到看纸质书的那种感觉了。
@小尘
缅怀对象:我的工时补贴
卒于:2025.3.19
今天接到通知3月10日取消工时,没有出差补助了。
@nini
缅怀对象:2614元
卒于:2025.3.8凌晨1点
去年换公司导致我补税竟然补了高达2614元!往年明明都是退税的,非常痛心,以此为悼,纪念我失去的两千来块钱。
@投亏的投资者
缅怀对象:东旭光电股票
卒于:2024年12月6日
它退市了,所有投资者血本无归,除了大股东,因为大股东80亿资金占用……
@果子
缅怀对象:WF1000XM3
卒于:2024-4-17
这是我高考完之后家人送的高达一千块的耳机,在上完一节公共课之后塞到书包里神秘失踪,奔波半个月查了三遍监控都没结果。想到这个耳机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当时作业做不出来,还被老师全部打回,一个没绷住在回宿舍路上崩溃大哭。因为太丢人了,导致对那天印象十分深刻。
@团子
缅怀对象:我人生的第一辆爱车
卒于:2025年2月4日
只开了一年零三个月,2025年2月4日在昆楚大高速被后车超速严重追尾,导致爱车死亡。
@走路有风
缅怀对象:一部三星n9100和一部iPhone 5s
卒于:2014年和2015年冬天
十来年前我上初高中,智能手机刚刚普及,当时大家都还在用诺基亚摩托罗拉HTC,有一部全触屏智能机真的是可望而不可求。而我却在拥有了当时最新款的三星和iPhone之后,连续两年两次把手机弄丢了。
三星是我爸的,在我软磨硬泡下答应给我用两天。在学校旁边的文具店里,有两个男的一起进来,一个站在我旁边,一个问老板搭话。等我意识到不对摸手机时已经不见了,老板看监控后,确定就是站旁边的男的一瞬间拿走的。
丢5s的时候我上高中,在中午回家的公交汽车上手机没了!当时我非常大胆地跟司机说手机被偷了麻烦停车,虽然车停了,但我心里很慌并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先给我爸打了电话同时再报了警。我记不清公交车停了多久了,车上有人很急让我搜他们的身,我也没有说话,原谅我只是一个15岁的孩子当时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
还好故事的结尾是,我爸来把我带走了。现在想想其实很对不起着急的乘客们,但是我无法弥补我15岁的时候的思维。这两次丢手机都是在冬天,从此以后我再也没丢过手机了,可是丢的那两部手机成为我到现在一想起来就很悔恨的事。
@MNRH#27
缅怀对象:爱国者mp3
卒于:2013年的一个夏天
上高二时候自己偷偷买的一个mp3,当时彻底告别了所有电子产品,唯一的这个mp3的特点就是够小,小到能放进笔袋;并且还有屏幕,能看小说,虽然只能显示3行字,但是支持自动滚屏,你们能明白这东西的含金量了吧!
然后它卒于某一个夏夜,当时我在床上蒙着被子看庆余年,因为情节过于引人入胜所以没能发现我妈起夜了,被抓包后摔碎于当场。
@越水七
缅怀对象:从小抱到大的小棉被
卒于:2018年9月的某一天
这是一个我从小就特别特别喜欢的小棉被,它从我还在襁褓的时候它就裹着我,慢慢大一点之后就特别喜欢抱着它睡觉。
因为我对气味特别敏感,所以我很依赖这个小棉被上面所散发出来的我自己的味道,还有一些巧克力牛奶和时间的味道,让我特别安心,每一次睡觉闻着它都能睡得特别香。
到了高中的时候,它已经变得有点破了,棉絮都露了出来。但我不在乎,我又把它缝在新的被面里,继续抱着它睡觉,每一次晒完太阳再拿回来抱着的时候,那些个晚上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但是就在我高中毕业的时候,我们搬家时把它弄丢了。后来询问,连我妈都想不起来,它到底是怎么丢的。我也说不清我当时的心情,就是感觉唯一能安抚我心灵的那个东西,从此就再也没有了。虽然这7年里我仍然改不掉抱着东西睡觉的习惯,也试图用相似的东西来模拟它,但我还是好想它,它永远无法被代替。
18岁之后,无论睡觉的时候我床上有多少玩偶和抱枕,我的怀里永远是空的了。
@妮妮
缅怀对象:我的小学课本
卒于:2023年
我是一个很珍爱书本的人,所以小学的语文和数学课本都整整齐齐保存了下来,小时候在外婆家上学,放在我外婆家二十多年,搬过一次家也没丢,结果一运回我爸妈家,不到两年的时间,根本找不到了,估计不知道被谁当废旧卖掉了,我真的哭死了,真的很遗憾。
时常怀念起我书本里不同年级写的笨拙的字,记录的各种奇思妙想,画的各种涂鸦等等。
@月白
缅怀对象:外公家的樱桃树
卒于:大概是2019年
外公家门前有一棵樱桃树,它在那儿已经很久很久了。小时候,我和哥哥姐姐经常在树上爬上爬下,每年樱桃红透的时候,我们摘下来用手随便擦擦,就塞进嘴里吃个不停。后来上了初中,再到高中,一个月才回家一趟,樱桃一年只吃得上一回。等到了大学,离家更远了,我便再没吃过家里的樱桃。
但我也总是不买外面的樱桃,首先它贵,其次我还是觉得还是外公家的好吃。我想,可能是我太怀念外公家的樱桃味道了吧。后来,我在大城市待了好几年,外公家旧房子拆了,盖起了漂亮的新楼房。
那棵活了几十年的樱桃树,也不知道是老了,还是要腾出地方给其他树,总之它不在了。我想,我会永远怀念它。也许有一天,我会吃吃别人家的樱桃,但我知道,我怀念的不仅是那棵树,还有那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和青春岁月。
@一只失忆的狗
缅怀对象:一本旧相册
卒于:2016年2月
那本相册记录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自己,但因为恋爱中的傻里傻气,把这本册子做成了礼物送给爱的男生。分手后想追回,对方说回还给我,但是陆陆续续要了三次也没要回来。或许不在乎人就更不会在乎那个人的东西了吧。
@莫良
缅怀对象:中学时期的小说手稿
卒于:2020年
初高中的时候很爱写小说,但是当时住校,没有电子产品能用,所以都是一个字一个字手写的。
中学时期正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候,我写过很多种类型的小说,还有各种各样的小说大纲,曾为质子最后一统天下的皇帝×为国为民少年意气的将军(这个最喜欢因为写得最多文笔最好),还有电竞网恋文、校园恋爱文、穿越重生文、狗血霸总文、爱情公寓体裁的单元日常文……所有能想到的我都写过。
很不幸,2020年到上海上大学开始,到现在毕业留在这里工作,记载了无数奇思妙想的手稿都不知道去哪里了,或许在几千公里外的家中的某个角落里。有时候想起来也很惆怅,想要重新写一写,却没有当初的热情和那么多闲暇时间了。
@张开心
缅怀对象:小时候攒下的一盒子硬币
卒于:2009年7月左右
这是我对朋友“信任感”转折点,小学和最好的朋友在家里玩,把她拉到我的卧室,给她看我所有珍藏的、用心力地收集的大小玩意儿。有漂亮发卡、五颜六色的玻璃珠、手链、还有自己攒的好多硬币,后来她走后我的硬币也跟着不翼而飞,小时候不懂,没有和她关联起来;后来后知后觉才明白为什么当初她老是以游戏规则的名义把我支去其他房间。
硬币总数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了,但是在那个时候,那些硬币都是我用很久收集积攒的,可能她对我有愧疚,慢慢疏远了,但我从她开始便不怎么能随意相信“朋友”了,所以这可能是我现在和谁都看起来蛮好,但是也只是淡淡的好的原因吧!
@Wendy
缅怀对象:24cufe的录取通知书
卒于:2025.02.24
初试过了复试没过,法硕不死不休的四年捞不到一个好果子吃。
@cookie
缅怀对象:秋招某大厂offer
卒于:2024.11
被在一起两年的前任背叛后,意气用事,浪费了秋招机会。
@Def
缅怀对象:到手的应届生top高薪offer
卒于:2024年12月31日
2023年秋招拿到了某大厂的offer,薪资开的属于应届生最top级别的,但是2024年和导师产生矛盾,罹患抑郁,gap将近一年,没能顺利毕业,导致offer直接随着没有毕业证而丢失掉了。
@Lucas
缅怀对象:工作的第一份offer
卒于:2022年4月28日
2022年毕业的我,在校招中找一段时间的工作,最终拿到一份深圳某文具类上市公司的offer,职位是关于天猫旗舰店的电商运营岗,后续在旁人的“深圳消费高”的输出下,放弃了这份offer。
感觉这份offer是不是消耗了我所有的运气与精力,后续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最终在生活的压力下,妥协了,进了一家小公司做运营,薪资比之前的少,发展前景也很差,每每想起第一份offer,都想扇自己两巴掌,意志力还是不够坚定,容易受他人影响,现在虽然成长了一些,但是对于未来的生活与事业发展,感到十分的迷茫,不知道作为农村出来的我,未来何去何从。
@夏洛特
缅怀对象:我自己
卒于:每一天
伴随着社会化,我的勇气荡然无存,心力几乎耗尽。它具体什么时候消亡,也未可知了。务必怀念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期待的我了。
@田心
缅怀对象:美国出差的自己
卒于:2024年2月
美国出差一年后的今天,非常后悔去年二月辞掉工作,在每日都懊悔,为什么要辞掉一份这么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再也回不去了,原本就有焦虑症抑郁症的我,总是放不下那份工作、友好的部门同事、开心的氛围、还不错的薪水待遇,我知道自己接下来再也不可能遇到一个这样的潜力股公司。因为就业歧视,不管是性别歧视还是年龄歧视,都让我成为失业大军一员,我恨自己的天真,我以为自己有更好的选择,然而我没有。
@小叶榄仁
缅怀对象:我自己
卒于:2019年
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开心过,2018年是我最开心的一年了。现在2025年了,原来我已经忘记了快乐的感觉了。
@陈馅饼
缅怀对象:精力满满的自己
卒于:无法确切具体的时间
小时候精力其实很充沛,作息习惯良好,早睡早起的。后面上了高中学了坏习惯,也养成了逃避的习惯,于是就在熬夜通宵的道路上狂奔,到了工作的时候精力就越来越低了。
@无
缅怀对象:自己
卒于:无
在否认和打压式下,爱美的本性宣告死亡,在毫无情绪价值的环境下,敞开的本心逐渐封闭,仅以此,悼念这些年封闭和扼杀的自己。
(受篇幅原因,部分文字内容有所删减)
◻ ◻ ◻
在这次的征集中,我们意外地发现,最高频出现的“墓碑”关键词竟是“我自己”。
当“35岁危机”、“上岸”、“返乡”、“逃离大厂”……成为当下的生存关键词,为了适应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年轻人的社会角色随时切换,似乎只有不断地抛弃过去,才能更快地成长、变强。
然而,这样的身份震荡也让我们被切割成了无数个碎片化的自己,在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过去的初心成了越来越多人回忆里的遗憾。
“电子墓碑”不仅仅是悼念失去,也是年轻人与不确定性共处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不断被打破,立一座墓碑,不但是与过去告别,更是迎接全新的自己。
这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一次小小的抵抗,既然无法回到过去,那就给曾经的自己颁发一个认可勋章,再重新前行吧。
策划:木也、大倪
视觉:曲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