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13.3°C-16.7°C
澳元 : 人民币=4.83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孙和被废太子,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2021-08-20 来源: 趣历史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孙权其他三个儿子都没有成年。孙权竟挑选了年仅七岁的幼子孙亮为新的太子。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当时东吴政权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最上面是年老的皇帝,下面的精英几乎被荡涤一空,而后面是一个尚未懂事的接班人。万一孙权死了,幼子空朝,如何抵御政治风浪。孙权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也意识到了孙亮幼弱,日后难以掌管大局,有意恢复废太子孙和的地位。他想从流放地召回孙和,托付后事。关键时刻,全公主和宗室孙峻、孙弘等人强烈反对。孙权见家人和朝臣反对,最后放弃了召回孙和的想法。太元二年(252年)正月,孙和表面上的待遇有所提升,被封为南阳王。但是被押送到长沙去居住。

孙和被废太子,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 1

孙和被彻底边缘化暗示着东吴"后孙权时代"的权力结构调整已经开始。阴险的全公主在其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即使是在拥护孙霸争夺太子地位的时候,全公主也留了一手。一方面,她没有抛头露面,而是让全家子弟出面执行自已的意志;另—方面看到孙权喜欢幼子孙亮,又将全家的另一个后辈女子嫁给孙亮,接了一门娃娃亲,给自己留条后路。孙霸倒台了全公主安然无事。之后,全公主和算是远房亲戚的孙峻勾搭成好,暗中插手东吴的权力格局。如她反对孙和复位。 就是看中了日后孙亮年幼可欺的特点。

对家庭内部争斗不甚明了的孙权自然也没有看到爱女的险恶用心。

孙和被废太子,背后有哪些原因呢? - 2

太元二年(252 年)四月,孙权逝世。孙亮继位,诸葛恪秉政。诸葛恪是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物,却不是强权人物。东吴的真正掌权者是全公主。

诸葛恪是孙和的妃子张氏的舅舅。诸葛恪上台后,张妃希望能够改变自己和丈夫的处境,就派太监陈迁去建业上书,"顺便"问候诸葛恪。两人"嘀咕"后,诸葛恪对陈迁说∶"替我告诉张妃,我一定让她过得比别人好。"这句话不小心泄露了出去,引起了全公主等人的反感和防范。加上诸葛恪有迁徙首都的意思,将首都从建业迁到武昌去。诸葛恪都开始修缮武昌的宫殿了,民间纷纷传说诸葛恪有迎接拥戴孙和为君的意思。全公主一帮人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了,决心推翻诸葛恪的主政。后来诸葛恪在政变中被杀。孙和的末日也来临了。孙峻夺走了孙和的南阳王玺绞。贬居他到新都去。 又派遣使者"赐死"孙和。孙和自杀前与张妃辞别。张妃哭着说:"夫妻吉区应当相随,我不会独自生活的。"她也自杀了。孙和夫妇的自杀引起了相当规模的哀悼。

孙亮时期的东吴政治是全公主的幕后政治,孙亮很快就被废为"会稽王"。孙峻和全公主等推出了孙权的第六个儿子孙休为皇帝。孙休在位七年死了,孙峻和全公主等人也在政治斗争中被"干掉"了,群臣推举了废太子孙和的儿子孙皓继承了皇位。孙和时来运转,儿子登基的头年就被追谥为文皇帝,改葬明陵。东吴朝廷在孙和陵墓设置了园邑二百家,任命了官吏常年奉守。孙和算是得到了迟到了帝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