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7月01日 17.3°C-19.8°C
澳元 : 人民币=4.8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2021-09-08 来源: 腾讯网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任何分出高低贵贱的事物必然是导致敌对情绪,这似乎是人的本质。——塞·约翰逊

情绪让人体验到了生活的真实性与复杂性,也同样是情绪让人明白了人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情绪能给给予人积极的影响,在很多时候,新闻媒体报道的有关情绪的负面影响的事件也屡见不鲜。仔细想来,情绪使人高尚,也使人卑贱。

情绪能让人在危难之际散发出无数的光辉,也会让人在迷茫之际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

一、情绪的负面影响超乎寻常

2021年9月7日晚上九点,泸州市公安局马潭区分局接到群众报警称,回龙湾出现恶性伤人事件,警方立即到达现场,经查明,犯罪嫌疑人罗某持刀捅伤女子李某,并且还有自杀倾向,警方立即对其采取控制措施,令人遗憾的是李某在送医过程中,抢救无效而身亡。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1

经调查发现,造成这起悲剧的原因是情感纠纷,可想而知,冲动的男子在情绪的裹挟下做出了极端行为,而李某也不幸成为了男子情绪冲动下的牺牲品。

事件的具体情况以及起因,我们不得而知,即便如此,任何情况下,用结束他人生命的方式来解决情感纠纷太过极端,太过冲动。

然而这样的悲剧数不胜数,情绪的操纵下,人的欲望与本我被无尽的放大,从而失去理智,做出令人发指的行为。

在大部分恶性伤人事件中,因情绪冲动过失伤人或者致死的案件并不少见,在除掉少部分无差别犯罪行为后,剩下的刑事案件都与情绪问题息息相关。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2

二、情绪自制力有多重要?

无数悲剧的发生与情绪息息相关,而“情绪自控力”这5个字成为了诱发伤害性事件的主要原因及开端,同时也解释了无数悲剧的根源。

1.情绪自控力是什么?

要理解情绪自控力是什么,就要理解人的情绪构成以及发生机制。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情绪(emotion)这个词,可以将它理解为人对外界环境和客观事件的主观投射与反映,情绪建立于事件之上,同时又存在极大的主观性。

个人的经历与认知水平都会限制人对于某件事的理解,从而诱发出差异化的情绪体验,埃利斯情绪ABC理论(Ellis's emotional ABC theory)中,解释了人的情绪呈现出差异化的根源是认知: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3

①A代表的是现实事物与客观环境本身

②B代表的是,人对还现实刺激的主观认知与想法。

③C代表的是处于这种认知模式下,人对现实刺激的反应(情绪)与行为结果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B,是个体对这件事的看法,因此,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情绪过激的情况下做出自己极端行为,认知也包括了对情绪的自控,这便是情绪自控力。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自身情绪的调适,尤其是对消极情绪的调适是一个人情绪自控力的显著表现,顾名思义,情绪自控力指的是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出现情绪符合常理,但是无法战胜负面情绪,做出积极,理智的都反应,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可怕的,无异于定时炸弹。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4

负性情绪的体验是人拥有完整性的环节,在体验负性情绪的过程中,人的反应与决策会影响到事情的走向与势态,后悔这个词大多与不合理的情绪息息相关,低情绪自控力的人在面对困境与负性生活体验时,会衍生出极端的毁灭欲,这是可怕的,百害而无一利。

2.如何提升情绪自控力?

情绪自控力的提升,会对生活有着明显的改善,毕竟冲动之下做的抉择大部分都会让人陷入无尽的悔恨之中。

建立缓冲期,分散注意力

提升情绪自制力的关键在于“缓冲期”,这个缓冲期是一种情绪分散策略,当人的注意力被限制于一件事情之上时,很容易走入死胡同,用极端的手法解决问题。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5

情绪自控与克制情绪也大同小异,在控制过程中也存在着压制的倾向,然而压制并没有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合理化分散。

最常见的方式是,倒数100个数,当你数完这一个百个数之后,你的情绪也会冷静下来,或者是暂时将负性情绪搁置在一边,去做其他简单的事情,比如写字,打扫房间,浇花。

建立缓冲期对于情绪的自控也有极大意义,注意力的分散能让人在事后以更加理智的态度回望整件事的起因经过,一时的控制或许是改变命运的千钧一发。

正念冥想与自我察觉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法国作家帕斯卡尔说道,思想赋予了人创造世界的能力,也赋予了人认识自己的能力。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6

正念冥想对于情绪自控力的提升也有着显著意义,不过这种方式很难在情绪过激的时候加以运用,大多是事情过去之后,人对这件事的回顾与总结。

提升情绪自控力也基于对自我的了解与察觉,将自己的情绪与体验暂时分割出来,以第三视角来观察自己为什么总是易怒易冲动,易被情绪裹挟?真的有必要为这件小事大动肝火?

大部分时候,负面情绪的出现代表的是需求的缺失,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让情绪无所限制的发泄出来。适度地情绪发泄有益于身心健康,过度的情绪发泄会让人丧失思考与理性,变成被欲望被本我所操纵的恶魔。

四川泸州33岁男子捅死一女子后欲自杀:失控情绪是无数悲剧的根源 - 7

自我觉察的过程中相当于一种情绪分割,以理性的态度审视自身,正视不合理心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与满足需求的最佳方式。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廿九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rce J, Emde RN. Mother’s presence is not enough: Effect of emotional availability on infant explora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1; 17:737–745.10.1037/0012-1649.17.6.737;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Retrieved from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