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0.8°C-24.9°C
澳元 : 人民币=4.84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2021-11-05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那是一个黑暗的时期,中国内忧外患。共和思想与封建守旧思想发生激烈碰撞。

很多仁人志士都在寻求治国救民的道路,很多流亡海外的革命者,留学生,国内革命者,纷纷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那是一个思想觉醒的年代!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 1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纷纷回国,为国民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早年从医,希望用先进的医术治愈国人的身体。后来在早稻田大学放映了一场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抓到特务,是中国人,并且执行枪毙。

下面响起一片庆祝声,其间不乏中国留学青年。这个场景深深烙印在鲁迅心中,在他看来中国人病的不是身体而是脑袋,是精神出了问题。

回国之后,他抑郁不振。经常一个人坐在桥洞下面喝茶,不与人交流。常常闷着自己。桥洞旁边就是菜市场口,一个专门杀害革命党人的地方。

当时,政府大量捕捉革命者,菜市场门口每隔几天都会有死人。而周围的百姓没有同情,没有伤心。反而翘首以盼,脸上挂着好奇的目光,心里放着猎奇的想法。还有一堆人焦急地等待着,手里拿着钱。

人头落地,一群人蜂拥而至,将钱塞到警察手里。拿着沾着人血的馒头,嘴里叨念着:“我的孩子有救了!”殊不知刚刚死了的人,是曾经为了他们的美好未来而付出生命的人。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 2

鲁迅先生对中国的未来感到希望渺茫。与此同时,远在湖南长沙的毛主席,还是一个大学生。他那时候就接触到了底层人民。

每次在回湖南师范大学路上,他都能注意到,街边的小贩,路边卖孩子的,穷人的孩子沿街乞讨,富人的孩子坐在汽车上吃三明治。如此鲜明的反差,在毛主席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经历,但是都对中国的未来所担忧,他们希望改变现状,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此时,两人的命运因一本杂志有了交集。

陈独秀回国后创办了《新青年》,提出以新思想武装青年人,造就出新的国民。这一思想,与鲁迅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新青年》像一把火炬点燃中国的青年人心中的火。

随后迅速吸引了许多志同道合者加入。鲁迅先生成为其中同人编辑之一。而毛泽东则是用光身上所有的钱买了《新青年》杂志。并且提出强健的体魄对青年来说也尤为重要。

《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这本小说像一把尖锐的手术刀,划开了发炎流脓的伤口,让里面的腐肉与黑血公之于众。那是侵蚀与逼死人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 3

鲁迅先生犀利的眼眸,看到了这个国家的病根。他将它公布于众,让青年人看到了,让青年人去寻找解决办法。

湘江边上的毛泽东同志看完后,情绪激昂,他感觉好像找到一个医生,一个能看到中国真正生了什么病的医生。随后在易白沙的举荐下,他去了北京。

此时,《新青年》已经把编辑部搬到了北京。一个政治与文学交汇的中心。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做文科部长。毛泽东一到北京就被安排到李大钊的身边做助手。

此时的李大钊已经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且希望毛泽东多去学习。这时的毛泽东还未完全了解马克思主义。

但是在一次记者演讲中,毛泽东的言论受到他的大加赞赏。并且将给予他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让毛泽东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鲁迅先生一直在写文章,在文章中我们可看到他的眼光犀利,思想深刻。他能够体会与感知人民需要改造思想。

人民的麻木,懦弱,奴性,都需要完全剔除。他深知自己只能够看到问题,用手中的笔来警醒世人。

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杂志的同人编辑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已经明显感受到唯有暴力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重新建立起一个新中国,才能真正地追求到他们所向往的公平,自由的世界。后期的《新青年》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毛泽东同志则响应爱国人士的号召,积极组织学生活动。与陈独秀,李大钊关系密切。

据毛泽东回忆里称:陈独秀,李大钊是他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者。而鲁迅先生则是一如既往的教书,写文章。他对革命一直持支持态度,自己作为一个文人能做到只能是写文章声援革命。

无论是鲁迅先生还是毛主席,他们都是中国人中最早觉醒的人。鲁迅先生对于毛润之先生来说更像是一个导师,一个精神上的引导者。

观鲁迅先生的作品,《祝福》中的阿庆嫂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常老百姓生活中被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压迫。中国普通社会中存在的麻木与冷漠,还有一些封建迷信,逐渐逼死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先生是关心贫苦大众的,他的心是被人民所牵动的。他想做一个闹钟,叫醒那些沉睡的人。而真正带领人民觉醒的人,是毛泽东同志。

毛主席做了鲁迅先生最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主动启发中国的贫苦大众,让他们去奋斗,去抗争,去争取自己的权利。正是人民的觉醒,鲁迅先生才会觉得找到真正属于中国的道路。

我想鲁迅先生看到毛主席在做的农民运动,心里想必也是十分赞赏的。作为曾经被新思想所吸引的人,拥有共同志愿的人。他们想法能够产生共鸣。

鲁迅先生看过很多人被封建礼教所迫害,也见到到很多革命党人在革命的路途中越走越远,或许是见过太多次失败吧。鲁迅始终没有投身革命,但是他却支持革命。

就我个人而言,鲁迅先生的思想过于深刻,文风犀利,他很少与人交流,孤言寡语。不适合做革命,他更适合做一个“医生”,一个救国救民的医生。

毛主席是切身经历,领导的革命先锋。青年时期的毛主席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李大钊,陈独秀的引导。鲁迅先生更像是一个副班主任。后来,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与毛主席分道扬镳。鲁迅先生依旧选择支持毛主席。他十分欣赏毛主席,认为他是既能拿得了笔杆子,也能拿得起枪杆子。对他十分敬佩。

后来,鲁迅也入党。在上海继续创办杂志,一边与共产党联络。张雪峰是他的联络员。鲁迅先生经常对毛泽东同志的近况很是关心。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 4

听闻毛主席生活条件艰苦他就买来火腿寄给他。第一次没有收到,还要买第二次一定要毛主席收到。鲁迅先生之所以这么坚持,是因为送去的火腿,不仅仅是火腿更多的,是他对革命的支持。

鲁迅比毛主席大19岁也更早地进入新青年工作,毛主席也曾说过鲁迅先生,就像他的导师一样,老师对学生的爱护,心疼学生也是人之常情。

两位革命先辈,都是为了新中国奋斗一生的人。其实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一面,但是他们的理想信念都是相通的。他们共同经历了,新旧文化思想的激荡。

在一片茫然中,探索寻求救国的道路。他们用敏锐的触觉发现中国埋藏已久的祸根。他们曾对共和抱有期待,用新思想创造新国民。

又在一次次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与政府软弱的外交下迫使他们拾起了五四运动革命的大旗。

他们曾见过终日扎根于泥土中的农民,即便每日劳作,也不能获得一口吃食。他们曾见过衣不蔽体的工人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也不能维持生计。

他们曾见过帝国主义的军队,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随意杀人,普通百姓在他们的屠刀下痛苦地呻吟,而北洋政府却一再退让,依靠出卖国家的利益,换取他们的同情。

北洋政府不但没有看到那沿街乞讨的人,离开家乡逃荒的人,为生存而卖儿卖女的人。政府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来,帮助这些贫困的人反而是一味地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而在位上推诿扯皮。

因此共产党应运而生。一群真正体会过民间疾苦愿意为中国做出牺牲的青年人,站在了一起。

他们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鲁迅与毛泽东,正是其中一员,即使他们一生都没有见过面。但是他们神交已久,确实是真。他们都通过文章来认识对方感受对方的思想。

即使不见面,心心相印之感也能够通过文章交流通过共同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更大的成绩作为交流。鲁迅是现代白话文文学的奠基人。毛主席是新中国成立的奠基人。

为什么鲁迅在去世之前,非要给主席送火腿呢?伟人:我们神交已久 - 5

鲁迅先生做到了启迪思想的工作,而毛主席整整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当初的誓言实现了,建立一个新中国创造新国民。一个真正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世界来到了。

这是无数革命先辈共同创造的结果,我想即使他们一面都没有见到,但是精神上总会神交已久、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这就好像是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一样,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