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30日 13.9°C-16.8°C
澳元 : 人民币=4.86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专家:并非戏言!

2021-11-23 来源: 网易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每个人吃东西前被逼过度清洁时,几乎都爱用一句老话抗议:“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实际上,这句话的广泛使用并不意味着人们轻视食品安全,更多的是对前人生活智慧的一种肯定。

不太干净的食物,吃了也没病,可能还有益健康,身体如何做到这一点,背后又有哪些科学依据呢?今天BOBO就来跟您详细说一说~

身体卫士免疫系统

“病”不仅仅从口入。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充满了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随时都有可能对人体进行攻击。为了身体的稳定和健康,人类形成了强悍的免疫系统。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专家:并非戏言! - 1

免疫系统什么样呢?它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分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先天性免疫是人生下来就有的。适应性免疫是人在生存过程中逐渐获得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敌我”来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垃圾细胞等,时刻维护身体的健康。

简单来说,它是一支分布在人体各处的庞大军队,一旦发现有害物,立刻展开防御。

复杂的环境增强抵抗力

前人早早认识到适当接触细菌有利于健康。“不干不净”不单单指食品卫生,还意味着更加丰富多样的环境,只是无法提供科学论证,并非没有一点科学道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免疫学家David Masopust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记录了小鼠免疫系统的成长:他们将野生小鼠和无菌实验室饲养的小鼠在自然环境中共同饲养两个月后发现,相比野生小鼠来说,实验室中的无菌小鼠很容易生病,其中20%死亡,但生存下来的无菌小鼠随后变得强壮起来了。

这些“幸运儿”在进一步实验中,能够很好应对李斯特菌的感染,而未经过自然环境刺激锻炼的实验室小鼠则不能。免疫学分析发现,这些实验室小鼠和野生小鼠在共同饲养后免疫功能有了明显改善。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专家:并非戏言! - 2

此外,瑞典哥德堡大学团队在2014年也做过一项人群研究。他们调查了瑞典哥德堡地区约1000名幼儿及其父母的生活习惯,发现在用手洗碗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发生过敏的概率是用洗碗机洗碗家庭的一半。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专家:并非戏言! - 3

虽然研究者声明,这些发现只是表明一种联系,而非因果关系,但他们还是认为,用手洗碗的方式可能会留下一些有益细菌,过度清洁的环境容易引起孩子过敏,让孩子接触些无害细菌,可以提高免疫力。

免疫系统就是一个锻炼后才能成长、强大的系统。深陷食品卫生的焦虑时,不妨以“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宽慰自己,让身体适当接触些无害细菌。

什么时候能“不干不净”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话应要建立在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之上。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被致病菌或者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或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腹泻或感染,甚至诱发脑膜炎等。假设免疫系统本身存在问题,一旦感染后就可能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伤害。因此,对于“不干不净”要时刻保持警惕。

如果单纯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疾病,不注意饮食卫生,更不可取。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有科学依据吗?专家:并非戏言! - 4

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1、饭前便后要洗手。细菌等有害微生物通过肉眼根本看不见。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洗澡、勤换衣物、保持清洁干净的状态。

3、食物要熟透后再食用。彻底加热才能降低微生物的感染风险。

4、饮用干净、卫生的水、不喝生水。

5、餐具要定时煮沸消毒、定期更换。

6、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接触食物的刀具、案板等物品要分类使用、避免交叉污染。

版权声明:本文为科普北京原创,参考文献及来源如下,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来源:

1.《健康时报》

2.《人民日报》

3.《生命时报》

-end-

科技资讯 趣味科普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