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假性耐药】别急着换药,可能还有效!—抗癌管家
“耐药”是目前肺癌治疗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困扰着大多数人。
一般我们对“耐药”的理解是:“我出现耐药症状了,所以这个药对我没效果了,我得赶紧换一种药。”
其实,这里面有个问题:有的肺癌患者可能只是“假性耐药”或者“缓慢耐药”,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要对药物进行“断舍离”。
这是因为现在临床上对肿瘤耐药的评估标准还没有更新,还是按照过去使用化疗药物的评估标准,当原来的病灶增大到一定范围或者出现新的病灶时,判定为耐药。
而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实际治疗过程中,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肺癌患者的真实情况更加复杂,可能存在“假性耐药”和“缓慢耐药”的情况,因此上面的耐药评估标准就有局限了,是否需要立即换药也要多重考虑。
患者需要做的是积极就医,让医生综合评估属于哪种情况,是否需要换药。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假性耐药”,有继续用药的机会
免疫治疗中有一种耐药叫“假性耐药”。
当患者使用免疫药物后,原来的病灶(肿瘤)不但没有缩小,甚至还增大。
先别慌,你有可能是遇上了免疫治疗中的“假性耐药”情况。
免疫疗法是通过免疫药物激活我们的免疫细胞,去杀死癌细胞。在这个过程的初期,被激活的免疫细胞和癌细胞搏斗的时,可能就会出现病灶短时间增大的“假象”,但不一定就是耐药了。
因此使用免疫疗法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当医生评估患者并非真的耐药后,会选择不换药继续观察一段时期再做下一步治疗,研究也证实了这样做患者的存活期反而更长。
《Clinical Lung Cancer》杂志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分析了4000多例来自美国电子健康记录数据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O、K药、T药,研究发现使用免疫治疗且疾病进展的患者,1个月后停药的比1个月内停药的生存期更长(11.5个月 vs 5.1个月)[1]。
02
“缓慢耐药”,联合友军还能持续作战
靶向治疗中有一种耐药叫“缓慢耐药”,也叫“局部耐药”。
患者使用靶向药后原发病灶稳定,但出现新的转移病灶正在缓慢进展,如骨转移、单发脑转移等,这类情况可能是“缓慢耐药”。
“缓慢耐药”不一定要换药,还可以考虑联合治疗,使得患者能够继续有效使用该药。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以EGFR靶向治疗中出现缓慢耐药情况为例:2013年,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依据吴一龙教授团队的分类标准和对227名患者的数据分析,发布了《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由于患者新出现的转移灶是孤立存在的,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因此可以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介入消融甚至是手术治疗的方式处理,而假如出现了颅内进展,还可以在上述手段的基础上,考虑全脑放疗。当然在这些局部处理的同时,对原发肿瘤的治疗也不能停下,EGFR靶向药是要继续吃的[3]。
以《2021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为例: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中,患者若出现寡进展或CNS进展,就是转移灶出现进展,这样的情况在指南中的I级推荐是继续原来的EGFR靶向治疗+局部治疗。
图片来源:2021CSCO指南
科普君提醒
判断肺癌患者耐药的程度、是否换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临床上除了根据患者的病灶大小变化,有无转移,还要结合临床表现、体能状态、肿瘤指标和肿瘤代谢水平的改变等进行综合评估,甚至是多次反复评估再确认。
青海省肿瘤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李淼在采访中也表示:临床上患者是否耐药需专业的肿瘤内科医生来判断。在耐药的问题上,常有患者将不良反应的相关症状错误的理解为疾病进展或耐药,当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或者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是需要及时就医,及时检查,如通过CT、MRI、骨ECT各种影像学检查,结合患者症状临床数据等来判断是否耐药。
因此患者一定要谨遵医嘱,及时沟通,及时复诊!
本文转自肺癌康复圈(由“抗癌管家网站-康爱管家”转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