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5月04日 15.9°C-18.8°C
澳元 : 人民币=4.79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2023-11-14 来源: ZAKER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不需要强调,每个人应该都能体会到,我们在娱乐产品尤其是影视剧上的观感是越来越割裂了。

显而易见的是社交平台上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的争吵甚至谩骂,不太容易察觉的是三次元亲友也越来越难以就影视剧看法达成共识。

审美差异,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

但我今天要聊的,并不是基于审美差异的分歧,而是新时代新情况。是消费场景和媒介的变化,如何客观造成了娱乐受众的割裂感受。

很多时候,你、我、她,我们看的,真的不是同一部影视剧呢。

1

观赏场景变化

你用什么设备看剧?

电视?iPad?电脑屏幕?手机?投影仪?

你在什么场景下看剧?

是端坐客厅看着电视?是通勤塞着耳机看手机?是躺在床上举着 ipad?是放着听声音手头做着其他事情?是对着投影有一搭没一搭?还是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最小化 app 屏幕?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

我的日常观剧场景,窝在椅子上看投影

影视剧在你的视线里到底占多大?是 100 寸投影?是 60 余寸电视?是十余寸 iPad 屏幕?还是手机的方寸屏幕?甚至是手机方寸屏幕里的一小部分?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2

很多人是这样用手机看剧的

那么,在这些不同场景下观看同一部影视剧,会得到相同的感受吗?

一部情节离谱、表演浮夸的剧集,认真观看的观众大抵满腹槽点,恨不得打开所有常用社交平台怒骂八百条。

可手头做着别的事有一搭没一搭观看的观众,很可能因为它台词足够多足够密足够热闹,【听】起来相当不错。至于表演浮夸?人家视线压根没在屏幕上,只有大喊大叫大哭大闹时才牵扯注意力看一眼,没准就觉得青筋爆出的演法演技炸裂呢。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3

那么,当这两类观众在社交平台相遇,共同探讨这部剧时,不发生争吵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再举个例子。演员 A 台词很差基本棒读,唯一优点是吐字清晰,演员 B 台词足够生活化足够贴场景但语速很快,有时吞音。谁的台词更好?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4

地铁通勤塞着隔音耳机的观众与手头做事 " 听 " 剧的观众大约会支持吐字清晰派。

安静场景里大屏幕端看且字幕清晰可见的观众很可能支持生活派。

当前者在社交平台夸吐字清晰派台词功底好的时候,后者能忍得住不去反驳?

可是她们的看剧基础,从一开始就不一样。

越是信息密度高且擅长用镜头(而不是台词)叙事的剧集,越挑观看场景。

听剧的人很难欣赏《繁城之下》,边聊天边最小化屏幕看《显微镜下的大明》很难坚持下去,这类剧在不认真观剧的观众那里很容易得到 " 故弄玄虚 " 的评价,因为信息的传递在她们的观剧场景下是失效的。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5

电影因为观看模式的固定化,要好很多。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不太讲究的影院里,观众的割裂也越来越明显。

有人电影院里看五分钟就掏出手机刷短视频,这样的观众、ta 身边被 ta 手机屏幕和声音影响的观众,和在安静无声的影厅里沉浸观看的观众,大家看的是同一部电影吗?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6

网图 侵删

等到电影下了院线上了流媒体平台,电影就被拉到与剧集同样多样化的观看场景里,彻底分众。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7

流媒体上,院线与网大混杂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上流媒体后豆瓣分多半会降。

这也是为什么陈思诚不顾逻辑一手拆悬疑门槛一手疯狂反转的操作能在电影市场屡战屡胜。

2

看剧的速率

你还原速看剧吗?

三四年前,倍速看剧被广泛认为有点滑稽不合理。然而仅仅几年后,各平台倍速功能都已经从二倍拓展到三倍,敢为天下先的优酷甚至出了四倍速。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8

功能的不断拓展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如今,喜欢用流媒体看剧的观众群体里,高倍速观剧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不倍速观剧的可能越来越少数派了。

一部正常速度观看时会觉得拖沓的影视剧,高倍速观看可能就刚刚好。

社交平台上正常观剧的观众吐槽垃圾注水剧,高倍速观众就不开心了:哪里注水了明明很紧凑啊?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9

而真正高信息密度的剧,反而会令高倍速观剧的观众非常不适应甚至直接弃剧。

当她们在社交平台吐槽这类剧云里雾里情节前后搭不上时,认真观剧的观众就纳了闷:明明剧情都有交待啊,你到底看没看啊?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0

这不吵起来才怪。

对演技的评价也是如此。1.25 倍速已经能改变观众对演员表情的观感,改变演员声音的质感,更改变演员台词的节奏感,更何况 1.5x、1.75×、2×、3×……

演员演技浮夸?对不起,高倍速下哪个演员看起来都不太正常,大家都浮夸。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1

而呆如木鸡型演员反而能在高倍速播放下活过来了,堪称医学科技出奇迹。

所以当你吐槽 "xxx 演得也太夸张 " 的时候,高倍速观众必然没有同样的感受;当大家探讨某位简直木头成精时,高倍速观众没准替 ta 叫屈:这不演得挺好?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2

这也是我虽然每周试毒任务繁重但也从不高倍速观看的原因,它会严重影响我对剧情、对演技、对制作水平的判断。倍速与否,会令我的结论有天壤之别。

而这样的高倍速观看习惯一旦养成,也会反过来影响内容创作。

一开始是国产剧注水,观众愤而高倍速观看;后来,就是观众都高倍速观看了,注点水又怎么了呢?

最要命的是,观众都高倍速观看了,剧做那么认真信息密度那么扎实,不是给瞎子抛媚眼?

恶性循环了。

3

你还看正片吗?

甭管如何看片,高倍速观看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刷手机看,肯打开正片一集集观看的观众,已经是主创团队愿意跪下来磕头感谢的好观众了。

这年头,谁家好人还看正片啊

抖音刷刷短视频,就可以宣布这部剧我追过了,这部电影我看过了,就可以自信地与所有人讨论剧情了。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3

高潮情节点我在短视频平台都刷到过,肯定没漏下什么精彩内容,我说合理就合理,我说不合理就不合理,什么前面的情节内容的铺垫,我没看过就不做数。

人物关系我了解得比认真看剧的还清晰,因为有专门的解说喂到嘴里,你说不是那说了不算,我说是就是。

演技水平,我也可以指点江山。反正短视频配花字都已经深深植入我的认知里,顽固构成我对演技的看法,我就可以自信地与所有人 battle。看过正片了不起?我还看过花絮呢!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4

花字引导下,狗的演技都能炸裂

上一部分没提到的是,虽然电影目前还不能在电影院里高倍速观看,但没关系,咱们内娱有自己的小美和小帅,全平台到处都是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保你看完后对情节如数家珍,看谁敢说大家看的不是同一部片。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5

什么镜头语言情节铺垫人物细节演员演技,我知道了情节我就知道了一切,就有自信与人探讨,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唾沫星子喷到屏幕上。

当影视剧想要表达的内容、想要塑造的角色、想要传递的对世界的认知、想要表达的情绪,通通被拍扁成几段带花字的盖棺定论的 cut 广为传播时,表达者的宿命就不是被误解,而是被肢解。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6

当越来越多的观众短视频观剧、看电影,听解说拆解剧情、分析演技,彼此认知基础的天差地别,不仅在于【你看了正片】而【我看了解说】,还很可能在于【你看了这个 up 的解说】而【我看了那个 up 的解说】。

这能聊到一块去?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7

而大量所谓的经典,到底是主创作出了经典,还是二创创出了经典,谁又能说得清呢?

孟彦臣走红,是靠《烟火》里魏大勋的表演还是靠二创精彩纷呈的混剪?《周生如故》成就白鹿演技高光,是靠剧情、演员的演技还是二创平台一天 800 条的跳城墙?

很难分清。

4

看影视剧为了什么

你为了什么看影视剧?

除了专业人士,答案肯定大抵是:为了消遣。

可是你对消遣的定义又是什么?这就很难统一答案了。

有的人会觉得,消遣就是要彻底不用脑子。让我获得短暂的放空的舒适,没有任何压力,不需要任何成果,能让我笑当然最好,但也不需要太多情绪的大起伏。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8

这样的人,在把影视剧当消遣时,其需求必然是:简单易懂到喂到嘴边,够爽够轻松别太复杂,少给我制造焦虑别让我联系现实。

这不就是当下内娱偶像剧的模板?

但另一些人会觉得,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爱好也是消遣。能让我在全身心投入里得到满足与快乐,体会情绪的大起大落,获得日常生活与工作中难以得到的另类体验。

你和我和她,看的真是同一部影视剧? - 19

这样的人,在打开影视剧时,需求必然是:主创能为我构建一个能让我沉浸其中的可信的世界,我能在这个世界里短暂体会另样人生,与角色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跌宕起伏,或者故事能让我产生强探究欲,能令我欲罢不能地寻找细节去验证猜想和感受。

这两类观众,又能有多大几率,会对同一部影视剧做出同频的评价呢?

春节档的《满江红》和《流浪地球 2》之争,抛开那些上纲上线的指责与谩骂,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满足着不同类型的受众而已。

当这样的作品形成强竞争态势时,,我们也都见识到了。

把消遣目的再细分下去,结论也同样成立。

这些全身心投入才能得到消遣乐趣的观众里,把嗑 CP 当成最大需求的,和剧情必须合理不然无法相信的,难道不会吵起来?

以此类推。

建立共识的难度,大家感受到了吗?

消费场景、媒介与消费心态的差异,让观众对同一部影视剧的观感千差万别。

雪上加霜的是,社交网络里陌生人对话的特性,掩盖了发言背后所有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差异。我们很难意识到,与我们意见相左的发言,到底基于怎样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

battle 了三百回合,彼此骂出真火,甚至亲切问候了对方的亲朋好友,结果一个是被窝偷偷手机倍速观剧的小学生,另一个是认真点评专业戏份不合理甚至暂停看细节的同专业大学生。

这种沟通,分明无效,甚至可能有害。

每个人都牢牢站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也并不想了解别人的观点和理由。而作恶的大数据又用信息茧房令每个人的世界愈发固化、视野愈发狭窄,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每个人的狂妄与自负,让对话既无客观基础,也无主观能动性。

这一切有解吗?当我们已经快进到骨子里根本容不得相左的看法与异见?

就当我仅仅在说影视剧吧。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