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3000年没改名的城,有4年多名字消失,被18公里外另一地使用
河北省邯郸市,号称为“一座3000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意思是自西周时期有了“邯郸”这个名字之后,这里一直使用着这个名字,并没有发生过更改。
河北邯郸“胡服骑射”雕塑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如果在长达3000年的时间线上,言之凿凿、斩钉截铁的这么说,难免有些武断了。
在历史上,邯郸这座城市还是有4年多的时间失去了“邯郸”这个名字,因为它被迁移至直线距离18公里之外的另一座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邯郸失去“邯郸”这个名字的时间,是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东魏至隋朝初年这一短暂时间段。
邯郸自从西周初得名之后,在战国时期的赵国迎来了高光时刻,成为一国之都,此后在后来的朝代里断续成为诸侯王的都城。在国都之外,邯郸还当作郡治、县治。
邯郸丛台
南北朝时期的东魏,邯郸县被撤销,并入临漳县。
民国二十二年《邯郸县志·沿革》记载:
(东魏)天平初(约534年)省入临漳县,属相州。
在全国性的地理志书《魏书·地形志》中也证实了这个记载:
魏尹领县十三……:邺、临漳(天平初分邺并内黄、斥丘、肥乡置。有鼓山、肥乡城、邯郸城、斥丘城、列人城、鸬鹚陂、林台泽。有左部、东北部尉。)……
在这个记载里,临漳县是于东魏天平初析置邺、内黄、斥丘、肥乡几县地所置,虽然并没有说把邯郸县撤销、其区域并入临漳县的事情,但看临漳的所辖有邯郸城,也从侧面证实了《邯郸县志》中的记载。
北周地图上只有易阳没有邯郸
当然,邯郸县的撤销,只是行政级别的降低,邯郸城及所辖区域归临漳县管辖,“邯郸”这个名字并未失去,只不过使用这个名字的只是一座城而已。
535年,北魏正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政权由高欢扶持北魏孝文帝曾孙、清河文宣王元亶之子元善见为皇帝,由于“永嘉之乱”的破坏,汉魏以来一直作为都城的洛阳破败不堪,遂定都邺城,改元“天平”。
但是邺城也是经历了诸多战火,毁坏严重。在高欢的主持下,先是对邺城进行了以建设南城为主要内容的营建工作,同时还加强拱卫都畿力量,复置了临漳县。
东魏地图
临漳县最初是于西晋建兴元年(313年)为避愍帝司马业之讳,改邺县而置,不过很快就被废,恢复邺县。东魏这次复置和西晋那次设立不同,此次是把邺、内黄等县部分区域和邯郸县全部区域析置的新县,与邺县共同属于“魏尹”的治下,邺县并未消失。
52年后,邯郸县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治所离开原位置直线距离18公里,原邯郸城名字被改
这个变化在民国版《邯郸县志》、清朝民国《永年县志》中均可找到。
《邯郸县志·沿革》:
……隋文帝开皇六年改易阳为邯郸……
《永年县志·沿革》:
……开皇六年改易阳为邯郸。十年改邯郸为临洺……
易阳县为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临洺关)。因“在易水之阳”故名。《后汉书·和帝纪》曾记载在永平七年(64年)“易阳地裂”。
隋开皇六年(586年)把易阳改为邯郸县。易阳县改为邯郸县,意味着“邯郸”一名被用至这里,原来的邯郸城的名字显然已被改为其他名字了。
唐朝的《太平寰宇记》载:
……隋开皇六年改易阳为邯郸县,十年移邯郸县理陟乡县,在今邯郸县界。
民国《邯郸县志》则有:“……隋以后始徙今治”的记载。
可见,邯郸县在今天的永年区临洺关复置之后,原邯郸城则被改置为陟乡县。4年后,隋开皇十年(590年)邯郸县治又徙回了原邯郸城,也就是后来的陟乡县。
邯郸县徙回原治之后,原易阳县治、隋开皇六年的邯郸县治,改为临洺县。
隋朝地图上的邯郸、临洺同属武安郡(文帝时期称洺州)
而陟乡县由于邯郸县的回徙被撤销。但在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得到复置,大业初(605年)又被撤销。《隋志》邯郸县下有记载:“开皇十六年复置陟乡,大业初省入焉。”
邯郸县已于开皇十年徙回,陟乡县又在开皇十六年复置,此时这座城内应该是邯郸县与陟乡县同城而治,而到大业初年陟乡县省入邯郸县,城内再次恢复为邯郸县的一县治所。
在卫星图上测量,以明清临洺关城中心位置到明清邯郸城县衙、也就是后来的老地委礼堂,直线距离约为18公里多一些。
两个中心点相距18公里多
所以,由于邯郸县在今天邯郸市永年区于隋开皇六年的复置,致使原来长期在今天邯郸市区使用的“邯郸”一名离开了4年多的时间,被改为其他的名字,直到开皇十年,“邯郸”一名再次返回这里。从这一点看,“一座3000年没有改过名字的城市”这个说法是不够严谨的。
您认为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