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07日 25.2°C-27.5°C
澳元 : 人民币=4.7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你喝的水里有“微塑料”,对人体有害!但 1 个超简单步骤能去除

2024-04-07 来源: 搜狐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水是构成人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足量饮水是保障身体健康的基础,也能帮我们维持正常的身体活动和认知能力。

日常我们的饮水来源很广泛,自来水、瓶装水、桶装水都可以选择。甚至有的人因为担心自来水的水质问题而偏向于选瓶装水或桶装水,这样选择真的就更健康的了吗?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微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微塑料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说过?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近几年人们对微塑料的研究颇多。所谓微塑料就是尺寸特别小的塑料颗粒,长度为 1μm 至 5mm,甚至还存在纳米塑料,长度比微塑料更小,仅为<1μm。

与微塑料相比,纳米塑料尺寸小,更容易在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游走,可以穿过生物屏障(比如细胞膜)并进入生物系统,包括血液、淋巴系统,甚至全身,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生活中,我们和微塑料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含有它的东西相当广泛,只要是塑料材质的几乎就难免会有微塑料的存在。不仅如此,鱼类贝类这些海洋生物的体内也可能存在微塑料的污染,通过摄食会进入我们的体内。饮食是人类摄入微塑料的主要途径,据估算每人每周大约吃掉 5 克微塑料,相当于一张银行卡的重量。

也许很多人认为:微塑料属于异物,即便吃进身体也应该会从粪便中排出呀!

吃下去的微塑料的确会随着粪便排出一部分,但仍然有一部分会存在于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中。有研究发现,每 10 克人类粪便中平均有 20 个微塑料颗粒。并且科学家们陆续在人类切除的结肠标本,甚至胎盘组织中发现微塑料的存在。还有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这表明微塑料可能随着血液流经全身,对各器官造成影响。

别小瞧了这些被摄入体内的微塑料,它们会影响微量营养素的吸收;增加肠道不适症状比如腹泻、直肠出血和腹部绞痛;塑料微粒还会刺破和摩擦器官壁诱发炎症。目前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很多未知,需要更多地探索。

喝的水竟然有微塑料

2024 年 1 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

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的显光学成像技术,观测到瓶装水/桶装水中“纳米塑料/微塑料”的存在,发现每瓶 1 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 24 万个塑料微粒,包括 90%的纳米塑料和 10%的微塑料颗粒。并且,瓶装水在我们反复开关以及高温暴晒的条件下会使水中含有更多的微塑料。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不过,并非只有瓶装水才会存在微塑料问题,自来水也难逃微塑料的污染。有研究对来自全球 14 个国家的 159 份自来水样本进行了分析,其中 129 份含有纳米塑料/微塑料,检出比例高达 81.1%。

也就是说,无论是瓶装水还是自来水,在我们饮水的同时都会摄入些微塑料。

怎么解决水中微塑料的问题?

虽然饮水会让我们摄入微塑料,但人离不开水呀,总不能因为这就不喝水了吧!其实不用太担心,对于自来水,我们只要把水烧开后再喝就能最大化地减少微塑料进入人体,降低其对身体的伤害。

2024 年 2 月份,来自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联合开展的研究发现:把硬水烧开,再经过简单过滤,就可除去水中 80%以上的纳米塑料/微塑料。

研究还发现,烧水的过程中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水中的微塑料去除率逐渐增加;水的硬度越高,对水中微塑料的去除效果越好。这是因为煮沸的过程让微塑料能够与水中的某些化合物共沉淀,容易被水垢包裹住沉淀在容器底部,从而起到了更好的去除效果。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根据全球水质的不同以及用水习惯的差异,研究者估算了六大洲 67 个地区成人和儿童通过饮用开水和自来水所致的纳米塑料/微塑料摄入量。结果显示,相比于每天饮用自来水,饮用烧开后的水纳米塑料/微塑料的摄入量比前者减少了 2~5 倍。

“多喝热水”是我国居民的传统养生方式,不仅喝得舒服,也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帮我们减少微塑料的摄入,对健康更为有益。同时,也建议大家水烧开后多沉淀一段时间、不喝剩下的水底以及使用过滤装置,比如自来水安装过滤器、用带过滤网的杯子等。

减少微塑料摄入小妙招

既然微塑料对健康有害,那么生活中除了要将水烧开后再喝之外,还建议做好以下这些事。

1

少吃塑料包装外卖,也不要直接用塑料袋吃

大多数外卖都是用塑料盒或者塑料袋盛装食物,这些塑料制品都可能会让我们摄入更多的微塑料。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也别把塑料袋装的麻辣烫、米线等食物直接套在碗上吃,高温会让微塑料更多地溶解在食物中,在收到外卖之后应当尽快将食物倒入自己的餐具中。另外,也要少吃塑料包装的食品。

2

少用塑料砧板

有研究人员分别在聚丙烯砧板和聚乙烯砧板上切胡萝卜,评估使用这两种塑料砧板时平均每个人的微塑料总接触量。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结果发现,二者均会使胡萝卜被微塑料污染,用刀切食物的过程中会脱落较多微塑料。据研究人员估计,如果用塑料砧板,一个人每年可能接触到1450 万~7190 万个聚乙烯微塑料,而聚丙烯微塑料约为 7940 万个。

3

不吃海鲜内脏

微塑料能够进入一些海洋生物的体内,污染鱼类和贝类食物。

来自英国赫尔大学赫尔约克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系统分析了 2014 至 2020 年间超过 50 篇的研究,以调查全球海洋生物的微塑料污染水平。发现亚洲沿海的软体动物微塑料污染最为严重,存在于海洋动物的肠道、肝脏等各个部位中,其中贻贝、牡蛎和扇贝的微塑料含量最高。

所以,吃水产品的时候首先不要生吃,一定要烹调熟透;其次,要去除其胃肠、内脏和腮。

4

少喝奶茶、少用塑料吸管

温度高的饮品或食物会让微塑料释放得更多,包括但不限于热咖啡、热奶茶等饮品,很多人还习惯用塑料吸管来喝饮品,这也会增加微塑料的摄入。

5

不粘锅出现划痕后尽量不要再用

2022 年发表在《全环境科学》上的一篇研究提到,几毫米的不粘锅划痕就能释放出大量微塑料。破损的涂层可能导致释放 2300000 个微塑料和纳米塑料,表面裂缝可能会留下大约 9100 个塑料颗粒。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大多数不粘锅的不粘涂层通常是聚四氟乙烯,也就是特氟龙,属于一种合成塑料。当炊具表面和硬物之间有强烈磨损时,可能会形成微小的聚四氟乙烯颗粒,然后污染食物被人类摄食。

所以,不粘锅出现划痕后最好不要再用了,也别用不粘锅烹调质地坚硬的食物,比如排骨,不使用尖锐的铲子,并定期更换新锅。

参考文献

[1] Cox KD, Covernton GA, Davies HL, Dower JF, Juanes F, Dudas SE. Human Consumption of Microplastic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Jun 18;53(12):7068-7074. doi: 10.1021/acs.est.9b01517. Epub 2019 Jun 5. Erratum in: Environ Sci Technol. 2020 Sep 1;54(17):10974. PMID: 31184127.

[2] Leslie HA, van Velzen MJM, Brandsma SH, Vethaak AD, Garcia-Vallejo JJ, Lamoree MH. Discovery and quantification of plastic particle pollution in human blood. Environ Int. 2022 May;163:107199. doi: 10.1016/j.envint.2022.107199. Epub 2022 Mar 24. PMID: 35367073.

[3]Qian, Naixin et al. “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21,3 (2024): e2300582121. doi:10.1073/pnas.2300582121

[4] Naixin Qian, Xin Gao, Xiaoqi Lang, Huiping Deng, Teodora Maria Bratu, Qixuan Chen, Phoebe Stapleton, Beizhan Yan, and Wei Min. "Rapid single-particle chemical imaging of nanoplastics by SRS microscopy." PNAS. 2024.

[5]Yadav, Himani et al. “Cutting Boards: An Overlooked Sour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Foo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vol. 57,22 (2023): 8225-8235. doi:10.1021/acs.est.3c00924

[6]Danopoulos, Evangelos et al. “Microplastic Contamination of Seafood Intend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vol. 128,12 (2020): 126002. doi:10.1289/EHP7171

[7]Luo, Yunlong et al. “Raman imag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eflon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released from non-stick cookware.”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vol. 851,Pt 2 (2022): 158293. doi:10.1016/j.scitotenv.2022.158293

策划制作

作者丨薛庆鑫 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刘路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审校丨徐来、林林

转载声明:本文为转载发布,仅代表原作者或原平台态度,不代表我方观点。今日澳洲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适当删改。对转载有异议和删稿要求的原著方,可联络[email protected]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