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件/套广珐琅汇聚申城,实证中西文化交融的双向互动
136件/套广珐琅汇聚在世博会博物馆近日上新的“洋瓷与华彩——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呈上一场融汇中西的美学盛宴。展览为每个单元设计了不同的主题色彩,将展品融入特定的色彩背景中,形成一幅幅愉悦感观、触及心灵的唯美画面。
循着兼具层次感与通透性的古典园林风展陈路线观展,人们能在品鉴中感悟历史的深度,体验一次由物质到精神的全面探索。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上海和香港都是中国对外的窗口,中西融合的展览在此展出有着重要意义。”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坦言:“世博馆本身具有促进国际交流的使命,可以说是基因决定,中西融合一直是我们的一个特色办展方向,此次有幸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合作,以广珐琅这一特殊载体,继续将文化交流的概念做深入研究和展示,加深观众对文化交流多样性和可能性的理解。”
作为17世纪晚期从西方传入中国的艺术形式,广珐琅在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融汇中西的过程,再现了当时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以及文化交流。展览通过广珐琅这一特殊媒介,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文化由西方传至东方,再由东方反馈影响西方的复杂过程。从“交往”到“交融”,再到“交流”的叙事结构不仅呈现了文化交融的过程,也反映了文化影响力的双向流动。这种双向交流的历史轨迹,为理解中西文化交融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视角。
源自西方的“洋瓷”,融合中国工艺重新创造后,又被西方人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华彩”。同一种器物,两种不同的称呼,见证了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与对话。
作为两种文明交融的产物,广珐琅以精湛的工艺、细腻清澈的色泽和质感,展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本次展览展出的是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广东产的铜胎画珐琅。广珐琅包含有画珐琅、透明珐琅、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等多个工艺种类。目前仅画珐琅得以流传下来,其余皆已失传。
从珐琅器物表面的精细工艺与图案,到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时代背景与故事,观众在这一“小而美”“小而深”的展览中,得以探索中西交流的历史痕迹,同时沉浸于展品所传递的宫廷生活、民间生活、神话传说与传统习俗的多彩世界。
广东烧制画珐琅的技艺最早可追溯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展览在第一单元“交往”中通过绘画作品和背景解说,带领观众回溯到康熙开海后的广州口岸,感受那个时代中西文化接触与交流的历史氛围,通过一系列绘制有形貌奇特、似中又西的西洋人物形象的展品,展示西方文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在技艺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单元“交融”则聚焦“洋瓷”上的中国画,重点展示广珐琅的发展及广彩的形成。从展品中,人们可看到广珐琅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痕迹,尤其是中国绘画技法在珐琅工艺上的应用,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如《花鸟纹盘》和《开光庭院人物图瓶》等作品,融入了中国花卉、山水和人物画等元素,展现了中西艺术风格的完美结合,是中西文明如何在广珐琅上实现艺术的融合与创新。透明珐琅的创新则是广州对珐琅工艺的重大贡献,尤其是硬透明珐琅的制作技艺,虽然现今已失传,但其曾经的辉煌仍让人赞叹。而广彩瓷器的诞生,则标志着广珐琅艺术影响力的进一步扩散,它不仅借鉴了广珐琅的技术,更开创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广彩回流到西方后对世界的影响,成为第三单元“交流”讲述的故事。广珐琅作为清代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其制作和流通不仅严格遵循宫廷规范,体现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而且也积极适应海外市场,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入贡宫廷的广珐琅以其精细的工艺和端庄的风格,反映了皇家审美和工艺水平的高标准;外销至欧洲市场的广珐琅,设计融合了西方的使用习惯和中国的传统美学,成为18世纪“中国风”流行的重要载体,对欧洲的艺术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折枝花卉蔬果纹提梁壶连兽足炉》等作品,讲述了经过中国化的广珐琅如何返回西方市场,并影响其他地区。
随着时间推移,广珐琅的制作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工匠和商家开始创建自有品牌,推动了广珐琅艺术的创新和传播,使其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布局和丰富的展品,观众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交融不是单向的传播,而是一个双向互动、互相影响的过程。这种理解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和文明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范昕
文:范昕 图:展览现场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