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布里斯班多家知名华人超市售卖问题食品,二次贴标误导消费者。跨过半个地球还是躲不过问题食品?
今日悉尼日前发布了关于悉尼华人超市售卖过期产品的新闻(《澳洲华人注意!华人超市竟用这种手段卖过期产品!老人孩子均驻足购买!崭新的标签背后究竟是怎样的危险?》)。次日,同为今日传媒旗下的“今日墨尔本”也爆出类似新闻。
此后几天,我们连续接到本地多位热心网友爆料,称位于南区Market Squre的一家大型华人超市同样售卖“过期”“变质”食品。
该超市算是布里斯班的一家老店了,南区很多华人家庭都会首选去他们家购物。这样一家大超市,真的敢公然售卖问题产品?!
抱着怀疑的态度,今日昆士兰派记者赴超市暗访。令人遗憾的是,记者只大致扫了几排货架,就发现事实跟网友爆料基本相符。很多食品虽不好说是彻底过期,但明显已经过了原包装标注日期。
传说中的过期马拉糕外包装标注的最佳赏味期为2016年12月25日,距离现在已经半年之久!
网友爆料图三
货架上的蛋糕表面已经出现明显霉点,却仍然在出售!
该饮料的最佳赏味期为2017年2月10日,已过去三个月,却仍在货架上以特价的形式出售。
这批油条看起来更过分,竟然连过期日期都没有标注!而它使用的还是到期必须强制下架的Use By Date!
显然,这桶打折的方便面已经算是“良心之作”,但是超市却没有明确告诉消费者为什么打折。记者大胆猜测,5月11日已经过期,大概是打折的原因吧。
这两种方便面的原包装上明明写着保质期为六个月,怎么进口到澳洲,贴上英文标签,保质期就赤裸裸地多出了半年?所以澳洲华人的身体耐受力是更好对吗?
只是粗略地一逛,就能看到这么多的“问题”商品。那么以这家超市每天庞大的客流量来计算,有多少家庭花了正常商品的价格却买不到放心商品?!又有多少孩子因为这样吃下具有风险的食物?!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这样触目惊心的现实却鲜少有人提及?我们猜测,原因无非以下:
01.大多数消费者没有仔细确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习惯,所以买到问题商品也没有察觉,其中以男性客户为主。
02.部分老年消费者因为视力原因看不清外包装,导致买到问题商品,即使回家发现口感不对,子女为了老人自尊心也不会过多追究。
03.超市本身地位卓然,不愁没人接盘问题商品——有一个顾客发现问题,就总有下一个“不长眼”的顾客来买走。
前两个原因来自消费者方面,我们暂且不讨论。但如果第三个原因成立,那么这种情况应该只在这家老店才有发生。在澳洲这样一个监管严格的国家,别家超市总该是爱惜自己羽毛的吧?
于是,记者马不停蹄又赶往位于Garden City的另外一家华人超市,发现情况也并不乐观。
这盒切糕的保质期是180天,生产日期是2016年8月22日,为什么最佳赏味期却成了2017年5月22日?即使如包装所示的5月22日,也已经过期三天了。
这一批次类似辣条的豆制零食,每一包的外包装上日期均已模糊不清。那它是否已经过期一年?两年?……记者不得而知。
该超市售卖的粽子基本属于“三无”产品,看不到任何标签,更无从得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购买这样的商品,跟买路边摊有什么不同?
这包零食的情况跟第一家超市类似。明明原包装上写着生产日期为2017年3月12日,保质期为6个月,可是进口商标上的最佳赏味期却自动后延了3个月……
经过对这两家超市的暗访,基本可以肯定售卖“与原包装日期不符”的食品在华人区的超市属于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直到此时,记者仍对部分位于传统西人区的华人超市抱有一丝侥幸心理,总觉得华人超市不至于全体沦陷。可就在此时,我们接到另外一份爆料,彻底击溃了记者天真的心灵。
爆料者称,自己在位于Indooroopilly Shopping Centre一楼的亚洲超市购买的商品竟然也存在进口标签糊弄消费者的情况!
于是,今昆君又再次踏上前往西区的路程,果然没有扑空……
这瓶打折的“良心”酱油,早在今年1月28日就过了最佳赏味期,却在半年后开始打折处理,并且也没有告知消费者打折原因。
这瓶泡椒的最佳赏味期在今年3月14日,距今也已经2个多月了。
至此,我们终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在华人区还是西人区,华人超市都存在售卖问题产品以及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无论这些行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失,它已经给消费者带来了伤害和隐患。
解密一
过期食品如何改头换面?
有知情网友告诉记者,绝大部分来自国内的食品都走的海运。
“当大型货轮集装箱装满从国内运来的食品和日化用品到达之后,货物就全部卸在各个城市的仓库区。这可不是代购一样俩星期就空运一次的,走海运是成本最低运量最高的运输方式,一个集装箱可以装多少东西大家心里也应该有点数吧。”
到了仓库区,货物再一点点运送往各个亚洲超市。
那么问题来了。
“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那么大的运输量,谁也不可能准确估计什么时候走得完,所以过期了的食品饮料肯定不会直接扔掉,重加工太正常了。朋友说像是国产速冻水饺,鱼丸这类,没人会注意生产日期,一般都是几年前的,坏掉重新冻上再出售!”
也就是说,如果你买的是冰冻起来的那种水饺、火锅丸子,它们很可能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
千万别给宝宝吃这种东西!
它们的年龄可能比你宝宝还大!
而女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各种零食,也大多是国内仓库压箱底的过期食品。
在国内吃出问题就会见报打官司,但在国外,吃了出问题多半会觉得是自己肠胃不好。为了省事,也懒得去投诉。
“所以我们吃的像是中国零食、茶、粉类,一般都是几年前的。他们会专门修改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
解密二
黑心超市如何修改保质期
01.在旧的保质期贴新的保质期,或者把过期的食品上的过期标签撕掉,换上新的标签。如果是钢印的保质期,商家可能用热封塑机重新在保质期上压一遍,把日期烫平。
02.有些食品包装上没有保质期,这说明已经过期,商家可能用洗指甲油的洗甲水擦掉了,因为出口食品都有出厂日期和保质期。
03.一些保质时间短的食品如小食品,饼干类等,商家进货时是不印保质期的,到店后,再由商家自己打上去或干脆不打。因为从中国进货,海路上就要1-2个月,再加上各地转运又是时间。
解密三
为什么过了保质期还能卖?
为什么商品过了保质期,商家还敢明目张胆摆出来卖?
原因在于,在澳洲的食品安全条例里,关于食品保存期限有两个概念:“Used by Date”及“Best Before Date”。
Used by Date,更接近中国的“保质期”概念。
根据澳洲政府规定,所有应当在特定日期之前食用,否则可能会引发健康或者安全问题的食物都应当标注“Used by Date”。即,此类食物只能在此日期之前食用,一旦过期,必须丢弃处理,禁止出售。
Best Before Date(BBD),“最佳赏味期”
根据澳洲政府规定,大部分食品都有一个BBD,那些超过BBD的食品依旧可以公开售卖并食用,尽管风味会有所损失。
有知情人告诉记者,尽管涉及澳洲相关法律的灰色地带,但从食品安全法的角度来说,这些贴BBD标签的商品,本身就是误导和违法。
“这些必须都贴Used by标签,但被进口商钻了空子,加上海关抽查不作为所致。” 知情人称。
今日小结
本次暗访对于今日昆士兰来说,不可不谓是一个逐步心寒的过程。
原本以为只有大超市店大欺客,结果发现小超市也不甘示弱;原本以为在华人区才敢明目张胆,未曾想在西人区也没什么不同。
我们为了食品安全移民来澳洲,却在“自己人”那遭遇不安全食品。那么,究竟是东西坏了,还是人心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