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华思潮剧变 澳洲对华政策的挑战(图)
关于澳中关系前景的讨论,近年渐趋两极化。每次我接受传媒访问,不论澳洲或是中国传媒,或多或少都有把我的回应断章取义,写成他们喜欢的样子,但并不反映事实的全部。
本文旨在阐述澳中关系的现状,以及工党的外交政策纲领。
新州上议院副议长王国忠
西方对华思潮剧变
历届的工党总理,从魏德崙 (Gough Whitlam)、霍克 (Bob Hawke) 到基廷 (Paul Keating) ,都曾经针对澳洲对华政策发言,大意是两国并无直接利益冲突,澳洲应当协助中国缓和矛盾、参与世界、加强合作,令两国受惠和达至双赢。现在时移势逆,这种观点备受保守派的挑战,西方政坛保守派特别受美国前白宫策略顾问班农 (Stephen K. Bannon) 的观点影响,令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剧变。
执笔之时,看到美国赴华贸易谈判团的名单,均是鹰派中言行最出格和资深的人物,包括财政部长姆努钦 (Steven Mnuchin)、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Robert Emmet Lighthize)、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 (Larry Kudlow)、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 (Peter Navarro)。不得不提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列根 (Ronald Reagan) 时期的贸易副代表,曾于 1983年达成八国钢铁贸易协议,并在 1985 年与日本签署强迫日圆升值的广场协议,这次几乎全权负责对华的 301 条款贸易调查。
两国关系基础仍稳健
这种思潮对澳洲政坛的影响不得能说不大,但至目前为止,除了传媒报导和中国官方传媒的讉责之外,未有迹象证实澳中关系已产生任何实质的变化。
澳中一直承认两国之间有不同历史、社会和政治制度,对一些重要事项的观点也有不同,但两国会建设性地处理这些不同,这是澳洲正式的外交政策基调。
记得澳洲总理与中国国家主席同意用「全面战略伙伴」来形容澳中关系,才是四年前的事。去年澳洲刚与中国延长了 2013 年签署的合作发展谅解备忘录(MoU) ,并于 2016 年于巴布亚新畿内亚合作对抗传染病。澳中自由贸易协定 (ChAFTA) 则于 2015 年 12 月实施,出口到中国免关税的货品达到 96%,为澳洲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这可说是自二战以来,澳中两国发展最长促的一段时间。
工党外交政策三支柱
我们不妨再参考前总理陆克文 (Kevin Rudd) 于 2004 年提出的工党外交政策修订,是工党较完整的外交政策论述。当中提出的三条支柱政策包括:
一、与美国的盟国关系;
二、参与联合国及多边制度;
三、全面参与区域事务。
不论形势怎样变化,澳洲与美国的盟国关系是安全基石,不会动摇;变化的是美国对澳洲的重视程度,以及澳洲在联合国多边机制及区内事务的参与程度有多积极。
很多中国的朋友问我,为何澳洲要亲美,并在安全上依赖美国?
有一个答案得很容易让中国的人理解,就是澳美的盟国关系,建立于二次大战西方盟国力抗纳粹德军和侵华日军之时。
事实上,也是与美国的安全关系令澳洲这样一个四面环海的国家,拥有绝对优势的军备去守卫边境安全;除了海军神盾系统,澳洲皇家空军拥有近百架大蝗蜂 (F/A 18 Honet) 和超级大蝗蜂 (F/A 18 E/F Super Hornet) 战机,至于每架造价上亿美元的闪电二型战机 (F-35 Lightning II),目前澳军有 5 架,并有 98 架将会付运。
这令海、空军更具备实力维护澳洲的安全和核心利益,不应被解读人为针对任何国家。
亲美、多边、自主不冲突
被视为亲华的陆克文是首个力主澳洲扩军应对印太地区安全问题的总理,在他最初仅三十个月的任期内就推出《国防政策白皮书》,建议澳洲大幅增强海、空军的实力,目前澳洲国防部委託法国国家造船厂建造的 12 艘梭鱼级潜舰,根本就是陆克文国防政策的延伸。
在备受关注的南海问题上,现在外长毕晓普 (Julie Bishop) 有时言辞犀利 (2017 年:中国将付出沉重声誉代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在记者会上表示感到意外);但在行动上,毕晓普始终拒绝让澳洲舰艇驶入有主权争议的岛礁 12 海浬的范围内 (2018 年:澳洲会作出符合自身利益... 不由其他国家决定),并促请中国和涉及主权争议的国家保持克制 (2016 年访华期间发言)。
最后,我用陆克文于 2015 年工党大会上的一段发言作结。中国重新崛起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工党会继续深化和扩大澳洲对中国的参与,并对两国关系保持乐观。工党乐见中国经济增长,并会致力鼓励中国在区域和环球事务发挥主要和具建设性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不应再受种族藩篱的辖制。最重要的一点,是工党会确保澳洲处于有利的位置,受惠于中国的增长,同时保护澳洲的核心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