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二幕 日媒:特朗普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媒称,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二幕,全球性企业建立的供应链产生裂痕,全球的自由贸易体制剧烈动摇。
综合媒体8月24日报道,美国和中国8月23日互相对价值16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战进入“第二幕”。全球性企业建立的供应链产生裂痕,全球的自由贸易体制剧烈动摇。贸易战的不确定性给世界经济的前景蒙上阴影。
《日本经济新闻》8月24日刊文称,美国针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实施的第二轮制裁关说对象包括半导体、电子零部件和树脂产品。尤其是半导体相关产品,涉及存储器、处理器和各生产工序使用的装置及交换零部件等众多产品。
虽然美国发动的制裁关税是为了打击中国企业,但实际上蒙上巨大损失的将是美国企业。这是因为大量“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是美国企业的产品。
据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消息,进口商品的近六成属于由美国企业设计,由中国代工企业完成附加值较低的组装等“后工序”后再出口到美国的产品。除了美国企业外,韩国、台湾和欧洲企业也从中国大陆的生产基地向美国出口产品。
台湾和美国的代工企业在中国大陆设有生产基地,还有半导体厂商在中国建立了自有工厂,例如美国英特尔。由于企业推进国际分工,在日本、韩国和台湾完成“前工序”加工的半导体也被作为“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
文章称,2017年美国进口的半导体中,中国制造的占三成,成为美国的最大供货国。存在感不断增强,JP摩根证券的高级分析师森山久史指出,“如果来自中国的半导体进口陷入停滞,美国面临着半导体短缺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中国设立后工序工厂,中国的加工装置制造商正在崛起。其中包括用于生产发光二极管(LED)的激光加工装置厂商,以及半导体等产品一条龙生产相关的厂商。制造装置也被纳入8月23日启动的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之中,今后美国的工厂要引进这些制造装置的话,关税层面的成本将提高。
以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转折点,日美欧的全球企业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构建了复杂的供应网。美国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高关税政策蕴含着一种危险,就是给这种以自由贸易为前提发展起来的供应网造成明显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