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人都是"韭菜",要为非洲打工了…(图)
本文转载自自媒体李止戈 ,只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和态度。
中国人种植韭菜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甚至在《诗经》中还有"献羔祭韭"的诗句,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近年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韭菜"的身份发生了转变,逐渐成为中国部分民众的代名词。中国社交媒体上时不时流行"又要开始割韭菜了"、"韭菜不够割"的言论,其实这些言论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下中国一些民众的焦虑与悲观。
"韭菜"最早作为代名词出现在股市,指底层股民买股票常被套牢,无法脱身,坐等庄家收割。股民进一批被套一批,买一次被套一次,但仍然源源不断地涌来。以"韭菜"来命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韭菜的生长特性。韭菜耐寒且喜欢在阴湿的环境生长,并且具有宿根性,不容易死,割了还长,割了还长,一茬又一茬,茬茬温顺。
虽然韭菜的特性比较符合一些股民进入股市的状态,但是中国民众以"韭菜"自称,这也是根植于中国普通民众骨子里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习惯性顺从政治权力或政治政策的重要表现。
在中国封建王朝,普通民众无法参与政治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的政治权利,黎民、庶民、臣民、草民、贱民、刁民、暴民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他们的政治身份。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成了新的政治身份,民众才开始在各方面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然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道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严重的损害了民众的权利,让许多人切身认识到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距离真正落实依旧任重而道远。
文革结束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进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众对于涉及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相关问题往往倾注了非比寻常的热情。但是往往在这些问题上,一些部门的行政效率、手段以及处理结果与民众的预期相差很大,让不少人悲观以为自己就是待割的"韭菜"。
前段时间,中国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地方债券"的发行工作,就有部分民众认为,"政府盯上了民众的钱包"。本来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长年对地方民生投入的较少,地方债券的发行自然难免引发民众的怨言,中国网民戏称"又要割韭菜了!"。当中国的老龄化日益严重,"人口红利"即将消失,中国政府从禁止生二胎向鼓励生二胎的政策转变时,中国民众不禁发出感慨,面对高教育、高住房、高医疗的"新三高"的局面,自己都生活不起,何来下一代?
最近中国政府出于履行大国责任和谋局长远的考虑,决定拿出600亿美元支持非洲时,又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动。一些中国民众私下抱怨,"为什么有钱投资非洲,而不肯把钱花在百姓的身上",甚至有过激的声音片面认为,未来中国年轻人都是"韭菜","要为非洲打工了"。中国网络上有人感叹:"其实,我们就是菜园里的韭菜,是韭菜就不要期望能指望长成苍天大树,韭菜不需要太好的土壤、不需要大多的资源、不需要太多阳光、随便给点位置,随便施点肥料,韭菜就能成长"。这句话尽管过于悲观,未必恰当,却是不少人的真实感受。
对于这一切,一方面自然说明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民众的自我意识日益觉醒,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甘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开始借助互联网时刻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社会民生以及社会性维权等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哪怕其中有一些不够理性和客观的杂音和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一些现实烦恼和不如意,不少民众又对现状抱有消极的心态,甚至以"屌丝"自诩。这种消极的自嘲背后是对政治的逃避。他们认为既然无力改变,那就步履一致。但无论是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假疫苗对孩子的伤害,都在加剧他们的怨言。
虽然"韭菜是中国网友的戏称,却是人民权利意识觉醒后的一种反应,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一些民众并没有收获足够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反而增添了焦虑与悲观。政府应该积极作为,倾听民众的声音,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要让"韭菜"真的成为民众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