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换汇的注意了!中国外汇局通报批评的这些人,面临巨额罚款,后果很严重!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中国外汇管理局两次就中国外汇违规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个人外汇违规案件中,有的利用多名境内个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金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有的因为非法买卖外汇被罚。
这些案例对有向海外汇款需求的华人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案例:上海籍张某分拆逃汇案
2016年,张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利用本人及他人共计27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金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折134.19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七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46万元人民币。
案例:陕西籍陈某非法买卖外汇案
2016年8月至9月,陈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将2600万元人民币打入地下钱庄控制的境内账户,通过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汇至其香港账户,金额合计389.06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构成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处以罚款169万元人民币。
案例:江西籍唐某分拆逃汇案
2016年1月至10月,唐某为实现非法向境外转移资产目的,利用本人及他人共计69人的个人年度购汇额度,将个人资金分拆购汇后汇往境外多个账户,非法转移资金合计折321.1万美元。
该行为违反《个人外汇管理办法》第七条,构成逃汇行为。根据《外汇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处以罚款150万元人民币。
以前,确实有人通过拆分汇款的方式转移资产。但在当下,这样做显然已经成为了外汇局严厉打击的对象。
外管局明确指出,指定银行将“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的情况视作分拆购汇。
同时也规定,“其他通过多人次、多频次规避限额管理的个人分拆结售汇行为”也属违规。情节轻微者不予办理业务,严重者则面临罚款等责罚。
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购汇的基本原则
1、每人每年购汇额度:5万美元(或等额外币)。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额度不可累加,当年不用即作废,不能顺延至第二年。
2、购汇需提供有效身份证,无身份证者也可用中国护照证明身份。
3、合理的购汇用途包括: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商务出国、境外就医、探亲、货物贸易、购买非投资类保险及咨询服务。
4、如果因经常项目购汇(如括进口货物、支付运输费、保险费,劳务服务、出境旅游、投资利润、借款利息、股息、红利,缴纳留学费用、维持留学生活等),超出5万美元额度,可凭有交易金额的真实性证明材料办理,不存在任何障碍。
购汇过程中注意这6项禁令
不得虚假申报个人购汇信息;
不得提供不实的证明材料;
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额度协助他人购汇;
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额度实施分拆购汇;
不得用于境外买房丶证券投资丶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不得参与洗钱丶逃税丶地下钱庄交易等违法违规活动。
违反购汇规定,会面临哪些后果?
1、被列入关注名单:2016年1月,中国外汇局“个人外汇业务监测系统”在全国上线运行。凡出现违规行为者,第一次将被银行予以风险提示,第二次则列入“关注名单”管理,未来的购汇行为将面临严格监控。
2、个人信用受损:违规行为被纳入信用记录,涉及贷款等行为,或将受到影响。
3、一段时间内禁止购汇:通常执行的标准是,当年及之后两年,不再享有5万美元的便利化额度。
4、罚款:视情节轻重,处30%以下,或30%以上等值罚款。
5、移交司法机关:情节严重者将接受反洗钱调查,甚至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以上是在中国换汇的注意事项。不过小侨提醒,在国外换汇也要很小心。有人被判刑,有人被骗。
一名在英国读研的中国留学生,因为私下帮人换汇而被警方逮捕,最终因为涉嫌洗黑钱被判缓刑。
最初,这位同学是在微信群里看到有换汇群,进而加进去,自己要做的是按照换汇人的指令,每天往不同的账户转账,时间长了,还赚了几万英镑。
律师解释说,无法证明钱款来源的大额高频私人换汇是违法的。
货币兑换圈子里也藏匿着很多“骗子”,专门伺机对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和华人下手。
这些骗局的通性是,骗子宣称自己可以以官方市场更低的价格换取外汇,不走银行,还不面对面交易,导致很多留学生的学费被人直接骗走。
前不久,美国南加州很多大学的留学生群组都有骗子混迹其中,有人甚至被骗了5万美元。
小侨建议大家换汇时:
请认准银行或者正规换汇公司,
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
通过非法私人渠道换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