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时间点影响特朗普对华谈判立场的强弱(组图)
1月30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率团同特朗普政府贸易团队举行此轮第1天的贸易谈判。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1月29日表示,特朗普总统很有可能会介入这一轮贸易谈判。这是继美国财政部长努钦表态后,又一位白宫幕僚确认特朗普将同刘鹤举行会面。
库德洛(Larry Kudlow)提到,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相信,他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才是最终的拍板者,相关努力正在进行,1月31日将非常重要,因为双方都要提出各自的选项。双方此轮谈判所涉及的议题深度和广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切都已摆在谈判桌上。
舆论普遍关注此次谈判究竟会达成何种成果或协议。从当前的舆论氛围和谈判趋势来看,主要有三个时间点影响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谈判的姿态、立场和成果。
第一,孟晚舟是否或何时被引渡至美国。
加拿大司法部已收到美国引渡的正式请求,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研究美国的文件。1月29日,位于温哥华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最高法院,就保释问题条件传唤了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出庭。孟晚舟方面提出了更改保释条件,并把下次出席保释听证会的时间由2月6日延后至3月6日。
对于美国司法部起诉中国企业华为和其高管孟晚舟,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此举会让中美贸易谈判更加复杂,即便谈成具体协议,中方执行的力度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在中方看来,孟晚舟案不应该和贸易问题挂钩,不希望美国拿孟晚舟勒索中国政府。但是,从司法部公布的两份起诉书来看,美国对华为的指控完全是其阻碍中国技术崛起的一部分,而这也正好是特朗普鹰派或极端右翼势力和中国打贸易战的目的之一。
所以,美国方面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切割。如果孟晚舟被引渡至美国,美国针对她的起诉和审判,必然会影响中美关系,不排除影响彼此经贸关系的可能。毕竟华为一直是美国右翼势力打压中国技术崛起的切入点。
第二,历史性的政府关门危机并未得到解决。
在刚刚结束的1个月的政府关门危机中,特朗普一直在强调,他的团队和中国政府的贸易谈判已经取得“巨大成功”或“重大进展”。特朗普这样说一方面是在告诉选民和民主党,自己是一位能够和对手谈判并达成协议的总统,暗示让民主党在修墙问题上让步,和共和党达成政府开门的协议。另一方面,特朗普这样说,也反映了他和中国尽快达成贸易协议的心态,无论他身边的幕僚如何盘算。
这次民主党加大制衡,也是2018年中期选举的后果之一。特朗普当时为了赢得中期选举,指责中国干预选举。既然中选已经结束,民主党掌控众议院,特朗普就无需在贸易问题上横生枝节,而是尽快和中国谈协议。
可以说,这次关门危机的确削弱了特朗普在国内的政治优势。中国政府可能会这样理解:特朗普在这次关门危机中向民主党做出了让步,在国内属于一位弱势总统。而且,关门危机并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联邦政府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关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政府可能会认为,特朗普在对华贸易谈判中也会做出适当的妥协。和右翼势力不同,特朗普至少是一位谈交易的总统。
第三,今年下半年启动2020年大选连任竞选。
现在,美国民主党方面已经有多人预备参选或宣布参加2020年大选。今年下半年,特朗普也将正式启动连任竞选。 特朗普的连任竞选对于中美贸易谈判来说,利弊各半。有利的一面是指,特朗普囿于国内经济增长指标和农民选民诉求的政治需要,会急于和中国达成协议。同时在竞选宣传策略上,特朗普也会将同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定性为自己的执政政绩。不利的一面是指,为了满足国内民粹诉求,或者国会鹰派的压力,特朗普不排除重新在选战中大打中国牌,继续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展现强硬。
从当前美国提出的要求来看,特朗普幕僚不会一味地要求进购农产品和天然气,而是注重长期层面中国经济政策的改变。他们希望中国开展结构性的改革,在知识产权盗窃和强制性技术转让等领域做出可验证且可执行的改变。至少在2020年前,特朗普不会缺少对中国强硬的理由或借口。 从以上三个时间点或角度可以看出,特朗普相对处于政治弱势,关键看他如何利用国内政治压力,平衡国内右翼势力对华诉求和他发展公平、互惠的对华关系之间的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