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2月24日 23.4°C-25.0°C
澳元 : 人民币=4.5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问策·黄燕铭:今年牛市只有一波,已经结束了?

2020-10-16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券商江湖一向人才辈出,大咖牛人层出不穷。如果要给卖方大佬排个名,恐怕争议不断,但无论怎么排,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他博学多才,口才极佳,资历深厚,一直奋战在第一线。从业超过27年,黄燕铭是A股卖方研究的元老级人物,1994年他从大学毕业后入职了万国证券经纪业务总部,彼时沪深交易所也才成立4年。

与他同时期的分析师也只有李迅雷等寥寥数人仍在业界。

他桃李满天下,也争议不断。

一大批如今如日中天的明星分析师都出自他麾下,人称“A股研究总教习”。

他在申万时,申万研究所如日中天,以“流水线”般培养明星分析师闻名行业;

他到了国君,任泽平、乔永远等大咖也随之风起云涌。

在他任内,姜超出走海通,任泽平与林采宜同所内讧,国君明星分析师也来了又走。

他热爱培养新人,也愿意给机会。业界赫赫有名的国君策略首席位子上如今坐的是92年出生的陈显顺。没有黄燕铭的全力支持,这种火箭般的蹿升是不可想象的。

年轻人的崛起,也因为他热爱传道。

据说其时申万研究所新人入职培训的第一场专业培训,经常是黄燕铭来主讲。而到了国君,每年的3月份,他都要给分析师们上一次课,并对全年A股市场的大势研判阐述看法。

他崇尚哲学,“三朵花”理论在机构圈几乎人尽皆知。

“宏观研究看树上的花,策略研究看心中的花”。

2018年的内部培训PPT在业界广为流传,这是其中一页:

问策·黄燕铭:今年牛市只有一波,已经结束了? - 1

越来越多的“老庄哲学”式研究,看不懂的人也多,自然非议不断,人送外号“黄教主”。

“黄教主”很坦然:

问策·黄燕铭:今年牛市只有一波,已经结束了? - 2

无论钦佩也好,争议也罢,在二级市场这个人声鼎沸的江湖, 黄燕铭一发声,大家都会关注一下。

于是,在国庆节前,我约黄燕铭所长深度对话,聊了聊他对市场、对投资、对研究职业的感悟。

问策·黄燕铭:今年牛市只有一波,已经结束了? - 3

谈市场:

黄燕铭态度明确,牛市没有来,如果如果你认为牛市来了,那是因为你心里装了一头牛。

他说六月到七月的大牛市已经结束。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大牛市会拉出第二波,但我们认为行情没有第二波,这次的牛市只有一波。

下一阶段是横盘震荡逐节抬升,在3100到3500点横盘震荡。十月中旬是破局时点,如果风险偏好能够起来,那么高风险特征的科技股就会有机会。

他的徒弟陈显顺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震荡抱周期,逢跌加科技”。

谈“三朵花”:

黄燕铭说:简单来说一句话,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因为人们的预期在涨跌,所以大家看股票的时候不能光看符号开始画表,也不能光看客观世界,还要想到投资者的内心世界。我们看股票不能光看着宏观世界,客观世界,还要看到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变化。

谈到普通人如何投资,他说每个投资人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说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在我看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智慧具足,钱就往你家走,如果智慧不够,赚了钱也没办法保持,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

意思是,要是智慧不够,那还是把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那如何挑选专业的人呢?他言辞犀利:

曾经有一个基金公司的总经理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基金经理应该是有风格还是没风格?我说有风格的基金经理是高手,没风格的基金经理有两种,一种是垃圾,另一种是高手中的高手。

那这说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做投资的话有两种境界,一种就是稳定,我们有一个稳定风格的基金。第二种是没有风格,根据市场的变化去选择不同的基金。第二种做法能够做好的话,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是难度比前一种难度要大很多。

所以对基民来讲,选择风格、考虑各种风险的配置,是一种很关键的投资手段。

作为“总教习”他还谈了挑选分析师的标准:

他对性格要求很高,要乐群性高,聪慧性高,恃强性高,恒心毅力强,兴奋度高,但是幻想性低,敏感性不能太高,自我约束能力非常强,成就欲望高,探究欲高,变异性高,口才要好。

他要求研究员把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融会贯通,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去读哲学”;

他看重研究员的价值观,要看对工作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对成就的欲望。

他还要研究院能说会道,身体倍儿棒。

这样的人,的确也只能上千人里挑一了。

他最后总结如下:      

分析师的任务是什么?分析师的任务就是用我的心去挑动众人的心。

我是李策,我在《问策》等你对话。

问策·黄燕铭:今年牛市只有一波,已经结束了? - 4

以下为本期华尔街见闻《问策》对话实录:

李策:我们看到最近市场震荡盘整,很多投资者信心不足。您最近有一个观点认为要特别注意十月中下旬这样的一个时点,而且提醒投资者牛市只有一波,没有第二波,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来把握四季度的投资机会? 

黄燕铭:最近一段时间我也接到了很多的电话,我的朋友一看到大涨就跟我说,是不是牛市来了?我说牛市没有来,如果你认为牛市来了,那是因为你心里装了一头牛。

也有的朋友在前段时间大盘跌到3200多点的时候问我,大盘后续是否要暴跌?我的回复是不会暴跌。

我们对目前的市场的观点是:六月到七月的大牛市已经结束。还有很多朋友认为大牛市会拉出第二波,但我们认为行情没有第二波,这次的牛市只有一波,因为这次六月到七月的牛市,主要的原因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其导致外围的大量资金进入到股票市场,其造成了六月到七月市场的大幅度上升。

但是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带来的增量资金到七月中旬几乎耗之殆尽,所以我们之前说六月到七月的牛市已经结束,下一个阶段我们对市场的观点是指数在3100到3500点横盘震荡,它的区间中枢是3200到3400点,我们给它的定义是横盘震荡逐节抬升。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是之前横盘震荡的幅度逐步缩小,但最近一段时间幅度又开始加大,所以这一段时间投资者的信心又开始出现波动。

而我刚才说的是在目前这个环境下整体趋势是往上走,下行的空间有限,所以如果大盘指数进入了3100到3200点的区间,是个非常好的买点。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十月中旬是一个很关键的时间点,因为十月中旬即将面临后期的美国大选,而美国大选影响了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的高低也会影响大盘的走势。

目前来说,整个A股市场的风险偏好被压在了比较低的位置,所以前一段时间的股票有一个特点:周期类、消费类的标的表现比较强,但是高成长的科技股表现比较弱。

到了十月中旬,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很有可能会使得整个市场的风险偏好开始攀升,所以届时整个A股市场的风格又会发生一个明显的变化,以目前横盘震荡的格局来看,破局的时间应该在十月中旬到十月底附近。

李策:大盘整个趋势我们已经了解,那么接下来深入到行业。我们都知道,最近CPI高位回落,PPI降幅收窄,而且由于打折和促销,消费类比如汽车、酒店行业都有所复苏。如果深入到行业领域,您对于消费或者说科技有什么样的看法?

黄燕铭:对于行业板块,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到十月底,整个A股市场分成三个节奏,第一是周期股。从现在到十月底,周期股还是会表现得比较强势。

众所周知,以前周期股的时间节奏是在每年的年初,因为每年国家的基础建设的政策就是年初制定,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基建时间保留了,所以三季度也是我们今年的基建的重头戏的时间,所以三季度来看,周期类的股票都表现得相当不错。

同样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周期股的表现非常强,所以我们就认为周期股的行情可能会延续到十月底。

第二是消费股的行情还会继续延续,但消费股的热点会发生一个切换。之前消费股表现较好的主要是必选消费品,比如说食品饮料。但是我们认为在下一个阶段,行情将会从必选消费转向可选消费,而可选消费的股票相对来说价格要便宜得多,还有一个原因是必选消费不会受疫情的影响,所以在九月之前消费股里面表现强势的都是必选消费。

而可选消费受疫情的影响比较大,比如说旅游酒店,前期在疫情期间表现很差,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步过去和经济的逐步恢复,且今年三季度是整个经济恢复到原来正常状态的一个重要时间转折,所以在这个时间转折的过程中,可选消费的行业会逐步得表现出来。

所以站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们重点看好的是家居、家电、汽车、设备、服务以及航空等可选消费的行业。

除此之外还要提及科技,由于前期风险偏好被压在比较低的位置上,所以在今年的七八月一直到九月的时间内,科技股表现相对比较弱势。十月份消费科技股虽然会有一些表现,但是还不是最好的时间。

在十月中下旬之后,如果风险偏好能够起来,那么高风险特征的科技股就会有机会,所以陈显顺之前也写过报告,提及如果后续随着美国大选结果的临近,市场风险偏好如果能够起来,今年的十一月或者十二月应该是科技股表现比较好的一个时间点。

所以大盘指数在十月份如果有下探,比如在说接近3200左右的时候,这样的回调都是很好的买点,在后续可以逐步布局科技范畴的标的。

所以简单来说, 十月份的重点是在周期和可选消费,十一月或者十二月的重点,应该是在科技股。

李策:您认为从证券研究的角度来看,宏观研究是坐在树下看树上的花,策略研究看的是经济学家的内心世界,看的是众人心中的花,在现在这个时点我们展望未来,包括结合目前证券界的研究情况,您觉得树上的花、心中的花、纸上的花,哪个更加重要?而我们普通的投资人又应该如何分析股票?

黄燕铭:说到三朵花,大家也可以去尝试了解和学习一下。树上的花说的是客观世界,心理的花说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纸上的花说的是符号,比如说财务报表、会计报表、 GDP的统计报表。

上市公司经营的实际情况、经济的实际情况是属于客观事件,但人对客观事件的一种认知、感受和预期,是人的内心世界。股票价格是跟着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走的,而不是简单跟客观世界的运行状况走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航空酒店,他们目前的经营情况还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或者说还没有达到一个最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疫情的控制以及经济的逐步恢复,航空、酒店这些行业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往年的常规情况下,但人类已经预期到它能够恢复,这类股票的表现反而比较强烈一点,所以我们强调的是股票价格是看能不能跟着预期走的。

简单来说一句话,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因为人们的预期在涨跌,所以大家看股票的时候不能光看符号开始画表,也不能光看客观世界,还要想到投资者的内心世界。我们看股票不能光看着宏观世界,客观世界,还要看到人们内心世界的一个变化。

比如说刚才你讲到的经济的恢复,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重点讲一下,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的GDP增速数据不是很不理想,达到-6.5%,二季度同样也是负的。

那么三季度、四季度一旦同比达到7%,大家普遍就会认为三季度的经济可能变成一个接近于常规的状态,所以我们国泰君安研究所宏观团队认为三季度的GDP增速大概可以达到6%,四季度的增速大概可以达到7%,明年会高12%,而达到12%就有虚的成分,因为今年的一季度它只有负6.5%,基数比较低,所以12减掉6.5的情况下,大概也就是5%到6%左右。

也就是今年三季度、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经济整体上能够恢复到往年正常的情况。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疫情对股市的影响基本上已经告一个段落。

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整个A股市场能够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由于人们信心的恢复,A股市场还是很有信心的。

李策:也就是说你认为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已经在预期上反映过了,所以接下来我们是相对乐观的。

黄燕铭: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但是疫情对投资人的预期影响基本上已经消除了。所以我们对未来的设想还是股票市场是一个恢复性的上涨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还是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我们认为这个就是横盘震荡但逐级抬升的过程。

李策:今年基金市场特别火爆,因为老百姓存的钱不能够炒房子,那么就想投资理财渠道,但可能辛辛苦苦炒股票反复操作赚的钱也非常有限。那么对于散户买基金或者说基金定投,它的收益可能比余额宝要高,对于他们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投资和理财的建议?

黄燕铭:我认为以后作为普通投资人,买基金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我们国家的基金规模在过去10年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这个规模跟成熟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小。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我们很多散户买股票,进出频繁,但最后结果是收益也非常的微小,所以从专业理财的角度来讲,很多散户投资者也是可以感受出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看每个投资人自己想要什么,我们来说说投资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说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但是在我看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智慧,智慧具足,钱就往你家走,如果智慧不够,赚了钱也没办法保持,所以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么有的人可能认为就是要自己做投资,通过做投资去反馈宏观世界、他人的内心世界,再证明一下自己。我觉得自己去做也可以,但如果纯粹从赚钱的角度来看,如果你觉得自己智慧足够,那你就自己做,如果说觉得自己智慧不够的话,就可以把钱交给专业的投资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现在的产品非常多。如何能做到正确甄选?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理财产品的风格,他是否遵守他的的契约有没有出现风格漂移。以前我们看到的是风格漂移的基金,比如说在十多年前的时间段,但现在基金经理越来越遵守基金契约,风格比较稳定,我觉得风格稳定与否对我们挑选基金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当然不同的风格适合于不同投资人,不同的风格也适合于不同的市场环境,所以每一个人去选择自己的风格,然后根据风格的要求去选择这种风格下最好的产品。

所以我们在做基金投资的话分两步:第一步选准自己的赛道,有不同的赛道,有的是高风险特征,有的是低风险特征,选好赛道以后才是第二步,在这个赛道里寻找最好的产品。

所以以后在基金投资当中,大家会有多样化的投资手段,当然也有的朋友说,可以把基金当股票炒,我反对这样的做法。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很多统计数据,有些基金产品它的业绩非常好,但是买基金的投资人却并没有赚到钱,投资经理就会觉得很疑惑,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些基金产品的收益率非常高,但是由于投资人去买的时候或者卖的时候频繁操作,叠加买卖的时间点不对,到最后的结果是赚点碎钱。所以基金业绩长虹,但是买基金的基民的收益率里却没有长虹,所以这才是涉及到一个投资的选择问题。

所以我建议投资者还是要听一些专业的理财投资顾问的建议,以及如何选择专业的基金产品,我们觉得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投资当中还是非常重要。

李策:对,所以我们要加强投资者的教育,国泰君安有这样的观点,策略方面有一个非常醒目的一句话:震荡抱周期,逢跌加科技。那么这句话具体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请陈老师帮我们来解读一下。

陈显顺:我是国君策略的首席陈显顺。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我们认为还是一个震荡格局,像刚刚黄老师说的3100到3500的重要点位。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可能会比择时更重要。结构无非就是周期、科技、消费、金融这些板块,然后从现在的整个驱动力出发的话,盈利修复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确定的方向,包括今年下半年、明年一二季度的盈利修复。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经济增长没有修复,直接指向的就是我们讲的顺周期类的品种,包括传统的周期品、可选的消费品,所以我们觉得“震荡抱周期”就意味着在震荡市场之中,我们要抱住周期品,看好它的盈利端的修复带来的投资机会。

对于“逢跌加科技”我是这么看待的,因为整个市场对于科技行情核心的压制因素是在于风险偏好,当前风险偏好为核心取决于包括中美的问题以及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一些问题,我们觉得这两个问题在十月的中下旬都会得到预期上的缓解。而对科技行情而言,它也是直接推动的一把火。

尤其是从盈利端的角度来讲,现在的科技是所有的风格里面盈利最好的品种,所以它兼具盈利和风险偏好的推动,其行情就会表现比较好。所以我们觉得在现在市场震荡过程之中,如果有下跌的机会,就应该逢跌加科技。

李策:很多基民都反映买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就是看他前几年的业绩,但即使是明星基金经理以前的业绩好,也不代表新发的基金会有好的收益,那么我们在挑选这方面的产品的时候,需要怎么来应对?

黄燕铭:其实大量的学术研究的实证表明,基金经理过去的业绩和他未来的业绩相关度极低,也就是说明过去业绩好的并不表示未来的业绩也会好,但是我们做基金投资的时候往往只能参考什么?根据他过去的业绩来选择。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风格和投资能力,现在可以看到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越来越稳定,这对投资来讲本来是件好事情,但是问题出在市场的风格是在变化的。

近期如果科技股表现比较好,那么科技股的基金经理业绩就相当不错,未来的时间如果是食品、饮料,消费类的股票表现好,那么科技股的基金经理业绩可能相对就比较低落,消费股的基金经理的业绩就会比较好,所以这里面我们强调的不仅仅是基金经理的风格需要比较稳定、他要遵守基金契约,同时市场风格是在变动的,市场会有不同的风格出现,那么适合这个风格的基金业绩就会比较好,不适合市场风格,它的业绩相对就会比较弱,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存在的问题。

那么对基民来讲的话,投资的话是看两种,第一种基民是他能去选择和把握市场的风格的变动,根据市场风格的变动,去选择不同的基金产品,这个说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

所以我们的投资策略报告会提示市场不同阶段的风格的变动,我们会根据市场的风格的变动,帮助投资者去挑选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比较好的基金产品,这是一类。

还有一类人是放弃风格的选择,挑出稳定的某一类的风格的产品。那么这样的操作策略,要看市场是否给机会,市场如果给机会的话,业绩也会非常好。

曾经有一个基金公司的总经理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基金经理应该是有风格还是没风格?我说有风格的基金经理是高手,没风格的基金经理有两种,一种是垃圾,另一种是高手中的高手。

那这说的是什么道理呢?我们做投资的话有两种境界,一种就是稳定,我们有一个稳定风格的基金。第二种是没有风格,根据市场的变化去选择不同的基金。第二种做法能够做好的话,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是难度比前一种难度要大很多。

所以对基民来讲,选择风格、考虑各种风险的配置,是一种很关键的投资手段。所以在这方面,我们本身各家公司现在都在搞基金投顾,基金投顾的一个重要的处理方式就是帮助投资者去选择不同风格的基金,根据风格去选基金,根据你想要什么风格去选择。

如果你没有风格,就可以对风格进行联动。我们对于不同风格,进行不同风格市场环境下做组合,所以这里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法,后面一种的话挑战的难度更大。

李策:您在国泰君安研究所领衔证券研究已经有27年,其实很多年轻人也想入这一行,都很关心要成为一个首席的话,不管是宏观研究还是策略研究,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在性格上要有哪些特点,您在选人方面有没有什么样的诀窍跟我们分享一下?

黄燕铭:很多人说我很会培养研究员,其实我在培养研究员之外,更重要的是会选择研究员,选择的人要是不行的话,你怎么培养都是很难的。作为一个分析师,他能不能做成功,后天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先天的基础和要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我们来说选研究员的话一般有五个要素,第一个方面是他的性格和思维的特征,性格要求乐群性高,聪慧性高,恃强性高,恒心毅力强,兴奋度高,但是幻想性低,敏感性不能太高,自我约束能力非常强,成就欲望高,探究欲高,变异性高,口才要好,同样还有一系列的性格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对研究员的性格能力是非常看重的。大家知道性格决定命运,这个在分析师身上是表现的非常充分的性格,包括他的思维特征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个方面是他的知识结构,也就是你读了多少书。我们一直跟研究员强调的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跟天下什么样的人都要能够打交道,那么读书的方面强调的是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要把四门学科融会贯通,因为相互之间它们是有逻辑关系的,经济学研究实体经济状况,管理学在看具体企业的时候就非常重要,会计学要求我们要善于去分析会计报表,但是最后如何投资股票的是金融学的问题。

所以我们强调四门学科要学通,除此之外一些特殊的领域像金融工程,它对数学的要求就会非常高,所以我们对知识结构会比较看重。

当然,这些书本的知识在学校里大家都读过,但在我们实际的证券研究工作过程中,要求大家去读哲学,要把所有的学科在哲学里去进行参悟,实际上所谓这个知识是写在书本上的,但是智慧是写在人的内心的,知识是说的出来的,智慧只有你自己去参悟,所以我们强调的是,要有足够多的书本知识。如果书本知识读的不多,就无法参悟,它就没有“原料”了。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强调价值观,作为一个分析师,他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宇宙观,要有一个完整的基本认识,包括他对工作的态度,对朋友的态度,对成就的欲望,这些都是在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观方面,包括他对钱,对集体,对公司是怎么看的,对文化上的认同等等,所以我们对价值观非常看重。

第四个方面是语言沟通的表达能力,包括具备笔头写报告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很好的口才演讲能力,所以我们一般挑研究员非常强调演讲的能力。

第五个方面是身体要好,身体素质也高,因为我们工作太辛苦了,工作到深更半夜是经常的事情,所以身体一定要好,我们也很遗憾,有的研究员能力很强,但是身体过早出现问题,我们都觉得很遗憾。所以五个方面的条件都应该具备。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完整地去考察一个研究员,看他自己本身的努力程度,所以挑研究员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我们每年要到全国各地的高校去面试上千人,最后从上千人里面就挑十几个、二十几个人出来。

这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研究所的所长、副所长还有首席分析师们,不仅要把研究做好,还要会挑人,人挑完了以后又需要他整套的培训,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证券分析师。

李策:对,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伯乐。我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金融圈是一个名利场,也有很多的诱惑。所以我们每当看到很多金融圈的事情推上风口浪尖的时候,可能更容易娱乐化,同时与大家希望获得更多的能力,包括评奖是相关联的。那么您认为证券研究界在现在这样一个形式下面需要有哪些改变?结合很多我们看到的要规避的这样的现象,又应该如何给大家敲一下警钟?

黄燕铭:这个问题的话其实很复杂,是整个社会生态的问题,这里我想的是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师、证券研究从业人员,首先研究能力、研究功底这是最关键的。

我跟我们研究员经常交流一个问题是“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师必须要理解得非常的深刻和到位,如果这个问题理解不到位的话,将来你想去做基金经理是走不通的。

同时你去给别人推荐股票或者是提供投资建议,这都是做不到的。策略研究的大势研判和个股的推荐其实在方法论上是一样的,所以首先对研究本身的理解,就是股价的理解。

第二个在沿着股票价格往上去推导,你对行业的认知,对公司的认知,对宏观经济的认知,也就是对客观世界要有个充分的认知,我们可以看到股票价格为什么会涨跌,这是个内心世界的问题,但是也是客观世界的问题。股票价格的涨跌实际上是一个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相互交织而导致的。

所以我们强调的是,做一个分析师,你对客观世界、他人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深刻的参悟和领悟的能力,所以研究功底、水平这是至关重要的。也许你通过一些所谓的拉票或者是网红的模式,可以火一段时间,但是花无百日红。我们要知道的是,一个分析师或者一个投资经理能不能在这个市场上立足,最终是考虑你的研究能力。

这个过程当中,说实话我也很遗憾,看到我们十多年前,或者二十年前有一些很优秀的投资或者研究人员,但是在慢慢的时间的长河里面,他们没落了。为什么呢?因为时间在往前走,但是他们没有跟上这个时代,时间往前走了二十年,但他们的心还是留在二十年前,沉迷于原来的投资理念、以前的成功的经验或者是以前赚了钱的股票。

所以就导致时间往前走,他不往前走,最后被时代所抛弃。如果要克服这个问题,要求研究员不光是把研究做好,关键是还要不断地去学习。所以作为证券分析师,肯定是要以优秀的研究来立足,这是最关键的。

当然作为卖方分析师,卖方研究不但是一个研究技术问题,它也是一门生意。那么我们也思考一个问题,前段时间我跟国泰君安研究员交流,研究所的任务是什么?研究所的使命是什么?—研究所的使命就是以研究打造影响力,促成证券交易,为公司的各项业务提供支持,这是研究所的任务。

分析师的任务是什么?分析师的任务就是用我的心去挑动众人的心,使得市场上足够多的人能够被你所影响。谈到影响力就会涉及到传播学,传播学就会涉及到很多网络媒体的一些营销手段,所以证券研究在卖方的话,毕竟是一个生意,所以才能怎么把这个生意做好?

因此就会产生一些不太好的小现象、娱乐化等等。我们觉得这些东西在可控的一个范围,在社会的范围里面,我们觉得也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超越了底线的范围的话,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所以作为一个研究员或者作为一个分析师,如何去把握好研究本质,同时把研究当一个生意来做,两者之间怎么去均衡,是我们所有人需要去思考的一个话题,这本身也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到每一个分析师、研究员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问题。

关键词: 牛市市场投资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