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亦凡遭全网封杀,中国性别平等运动翻新页?(图)
涉嫌强奸遭到刑拘的吴亦凡在中国持续受到热烈讨论。虽然有女权运动人士认为这个事件有助于MeToo运动发展,但是距离真正的性别平等还非常遥远。
新华社报道,加拿大籍的中国男星吴亦凡周一 (8月2日)继续遭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发声批评,他的帐号也在社群媒体上还有音乐圈被彻底封杀。
吴亦凡事件发展至今,台湾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律师郭怡青8月2日告诉德国之声,她认为这是“资本运作”的结果,她说:“他就整个被抛弃了”。
郭怡青特别提到微博上讨论,并说:“那些可以掌控营销号的资本,在背后决定了这些营销号到底要同情被害人还是维护加害人,这些其实都是资本运作。”
她也认为,微博上因为“演算法”加上“屏蔽制”,上面的声音不代表中国民意,而是中国由上而下的体制所授意的舆论风向。
吴亦凡事件初始,中国官方宣传机构并没有立即发声,但在打击“饭圈”的主旋律响起时,全网开始追击吴亦凡,新华网8月2日也发表时评,说要“让病态‘饭圈’彻底凉凉”。
郭怡青说,吴亦凡事件可以发现“中国现在就是要打压这种“饭圈”文化,“跟MeToo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虽然有女权人士,像是现居纽约的女权运动人士吕频在《纽约时报》把“吴亦凡被扳倒”看作中国MeToo往前迈进的一大步,但郭怡青对德国之声表示,她处处观察到事件中个各方发出的“厌女言论”,像是“群嘲”吴亦凡的粉丝“智障”,或是检讨爆料者网红都美竹自投罗网或只是想红的“被害人有罪论”,都让她对于中国性别平等之路感到悲观。
吕频在《端传媒》的文章里的论点其实也不乐观,她提到了吴亦凡案子的复杂性,以及熟人强奸和权势性侵“仍是未被法律完全照亮的地带”。
她强调,自己知道这个“胜利”还是“官方给事件一手定谳”,以及女权人士不可信任的“终极强大和主宰的父权力量”,但她认为这个事件至少引起了大众的讨论。
吕频对于女权在公共辩论中的角色还有女权共识推进感到欣慰,但同时还是感叹受害者失去发声机会,维权账号继续消失,女权在中国还是被视为“反动势力”。
这点郭怡青有同样的想法,她认为的确是很多人对中国性别不平等的现况不满,“底下其实已经沸腾了水滚了,但是一个盖子一直压在那边也没办法”。
她认为还是回到体制,旧一代的官员和警察体制又没有性平概念 ,最后还是民意还是被“资本操弄”。
郭怡青以中国2015年定的《反家暴法》执行至今“成效不彰”为例,认为这种对性别暴力问题认知不足,强调“和谐”而掩盖负面舆论的社会,要改变至少还要三四十年。
郭怡青担忧这次事件只是个案,也认为再有类似事件发生,官方不一定会有同样的定调,她认为,再出现像是吴亦凡这样的“顶流小生”,而国家所控制的“资本”还是想继续扶持这个人的话,她说:“还有没有这样的(舆论)盛况我是非常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