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释放的斯帕弗返回加拿大后首度发表公开声明,在华外企担忧 “人质外交 ”继续(组图)
本文综编自美国之音、多维新闻、德国之声,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从加拿大获释回国在中国被视为一场外交胜利,与此同时,中国当局释放了两名关押了近3年的加拿大人。尽管如此,这一事件却更让外国商界感到中国“人质外交”的威胁。
日前,获释回国的其中一名加拿大公民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首次发表的公开声明中说,与家人团聚让他“极度欢喜”。
“终于和家人团聚让我极度欢喜”
“终于和家人团聚让我极度欢喜。当我开始理解我们从加拿大人和世界各地的人那里得到的持续支持时,我感到很惭愧,谢谢你们,”斯帕弗在通过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即加拿大外交、贸易和发展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
美国之音引述加拿大媒体报道,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在发表这份声明的同时配发了一张斯帕弗家人提供的一张照片,显示满带笑容的斯帕弗与他兄弟的爱犬齐吉(Ziggy)在卡尔加里合影的照片。
回国当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机场迎接了“两个麦克尔”。
康明凯在走下飞机后俯身亲吻了大地。他对记者简短地说,他感觉“棒极了”。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在机场接他回家的妻子维娜·纳吉布拉说:“在过去的24小时里,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我们的感受。高兴,如释重负,并对所有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人感到由衷的感激。”
另据多维新闻报道,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鲍达民上周陪同被中国拘押的两名加拿大人返国。加拿大广播公司报道,鲍达民10月1日前往白宫会见美国官员,
鲍达民和加拿大驻美国大使希尔曼前往白宫会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印太事务的官员。于白宫外面被加拿大广播公司的记者问到有关会面时,鲍达民称,首个目的是感谢华府协助争取两名加拿大人获释,其次是讨论印太政策,“了解他们的态度”。
人质外交引发在华外企担忧
据德国之声报道,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商人斯帕弗(Michael Spavor)于2018年12月在中国被拘捕,就在孟晚舟因美国指控欺诈而在温哥华被逮捕后几天。
北京坚称两者没有关联,但关押两个"迈克尔"被普遍视为北京的报复。他们在孟晚舟飞往中国时获释更加深了这一印象。
中国英国商会主席史蒂芬·林奇(Steven Lynch)说:"商业似乎越来越政治化了。"
一位驻上海的加拿大经理则表示,孟晚舟受到民粹主义的盛大欢迎让这里的许多国际高管感到不快。
在华外国公司在政治敏感问题上总是很谨慎,以免惹恼中国当局。但孟晚舟和两个迈克尔的事件加剧了外企员工对可能会因中国和本国之间的外交敌对关系而被捕的担忧。
这名驻上海的加拿大经理说,许多公司加强了他们的风险战略,并为可能发生的员工被拘留制定了应急计划:"大家很担心,任何人都可能在任何时候在大街上被抓走。"
还有更多人质外交
除了两个迈克尔外,还有一名爱尔兰商人自2019年以来被中方拘留,其雇主先前卷入了一场法律纠纷。
上周日,2018年以来被中国禁止出境的一对美籍华裔姐弟得以返回美国,其父因经济犯罪指控遭到中国当局通缉。这加剧了还会有更多人质外交的怀疑。
即便是西方外交官,特别是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英国和美国的外交官,也不愿意在没有完全外交豁免的情况下返回中国。一位外交官告诉法新社:"陷入另一场类似争端的后果实在太严重。"
最近,英国和美国分别向本国公民发出旅行警告,提醒他们前往中国和香港旅行时要注意那里存在任意拘押的风险。
中国对此予以反驳,并称之令人震惊,是荒谬的谎言。但是,这些话无法安抚外国企业。虽然任意拘留的风险不是跨国公司日常关注的首要问题,但它使日益政治化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一些世界顶级公司在台湾或新疆维吾尔人的待遇等敏感问题上惹恼了中国,面临惩罚,被迫道歉。
一位外国商会官员淡化了任意拘留的可能性,但在中国的外企员工的担忧普遍存在。一名在香港的欧洲商会成员说:"公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小心,尽量远离政治,遵守中国的红线。"
然而,分析家们认为,国际谴责可能不会带来改观。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高敬文说,尽管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形象恶化,中国政府仍有可能再次使用人质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