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是下个目标?俄国威胁:加入北约将面临严重后果(组图)
在乌克兰陷入战火之际,俄罗斯警告,如果芬兰也想加入北约,将会面临「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
俄罗斯警告,如果芬兰也想加入北约,将会面临「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图为俄国外交部发言人沙卡洛娃。美联社
本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芬兰总理马琳(Sanna Marin)曾表示,芬兰是否加入北约的辩论将出现变化。此外,瑞典也响应了加入北约的号召。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警告,芬兰加入北约可能会面临不利后果,强调「芬兰政府的军事不结盟政策为确保北欧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外交部之后也发推文说,芬兰加入北约将面临「严重的军事和政治后果」。
相关报道:
“芬兰化”或是乌克兰危机解决之道,芬兰当年是怎么做的?
当地时间2月2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视频讲话。他表示西方完全放弃了乌克兰,现在乌克兰在独自战斗,没有任何国家向乌克兰作出派兵保证。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4日表示,如果乌克兰做好了就其中立地位及不在其境内部署武器进行谈判的准备,俄愿同其谈判。
泽连斯基在25日的讲话中表示:“我们不怕跟俄罗斯谈,我们准备好谈所有问题,包括我们国家的安全保障和中立地位。”
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教授马晓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的目的在于给乌克兰去军事化。在行动后,多方因素可能最终会把乌克兰推向“芬兰化”(Finlandization),即便乌克兰恢复独立,也不太可能再拥有强大武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月24日在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和平的大门永远都不应被轻易关闭。即便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采取建设性行为,尽快缓和事态,不要使局势进一步失控。
乌克兰与“芬兰化”
所谓乌克兰的“芬兰化”,大意是乌克兰可在承诺不加入北约的同时,自由选择国内的政治制度,以及与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联系,避免对俄罗斯形成制度性的敌意和威胁。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多次明确表示,北约继续向东扩张是绝不可接受的。马晓霖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俄罗斯此次通过战争的手段,彻底叫停北约东扩,甚至回推北约过去扩张成果,是对自身战略纵深的底线进行维护。
在战争前,“芬兰化”或其理念是欧洲国家试图化解乌克兰危机的倡议。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在前往莫斯科的飞机上透露,让乌克兰“芬兰化”是他与普京讨论的方案之一。
但在2月8日,马克龙与泽连斯基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否认是他提议让乌克兰“芬兰化”的。但他依然表示,中立政策是 “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选项”。
“芬兰化”或称“芬兰模式”,其实是对芬兰在冷战期间对苏联政策的总结,泛指一个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不挑战更强大邻国的决定。
这一词汇其实并非起源于学术界,而是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的西德政治辩论,政治家用以嘲笑对方过于屈服美国的政策。随着冷战的结束,芬兰加入欧盟,“芬兰化”已成为了一个过时术语,很少再被提及。
不过,随着乌克兰危机的演进,这个老旧的词汇又再一次被翻了出来。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2014在《华盛顿邮报》撰文指出,实现乌克兰的 “芬兰化” 是解决当前乌克兰危机的有效方式。乌克兰不能选择一方而反对另一方,应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
这一观点后来又受到了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者布热津斯基的加持。他在2014年一场研讨会也表示乌克兰可以仿效“芬兰模式”,即可向欧盟靠近,但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
芬兰当年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芬兰化”从发明之始,就带有贬义。所以许多芬兰人并不喜欢这个单词,他们觉得用这个词概括那段艰难岁月,是不合适的,甚至有点冒犯。
1939年,苏联对芬兰提出领土要求,遭到芬兰的悍然拒绝,但苏联对芬兰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在交战后,芬兰不得不割地赔款。
1948年4月,为防止西方国家通过芬兰发起进攻,苏联与芬兰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份条约得以让芬兰在冷战中成为中立国。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为了和苏联保持良好的关系,芬兰凡事小心谨慎。
在外交上,芬兰不加入北约,在很多国际事务上接受苏联的指导。在内政上,政府禁止反苏的言论,直到冷战结束后,芬兰才在外交上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开始加入欧盟,但芬兰始终没有加入北约,担心在这一议题上刺激俄罗斯。
近期“芬兰化”概念再度被提出,引发了部分芬兰人士的不满。芬兰前总理斯塔布(Alexander Stubb)在推特上强烈质疑马克龙使用“芬兰化”这个词,他还对媒体表示,对苏立场是芬兰历史上的一个“痛点”,“芬兰模式”不适用于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