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11月22日 19.0°C-20.9°C
澳元 : 人民币=4.71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火爆,机会与痛点在哪里?

2022-04-04 来源: 华尔街见闻 原文链接 评论0条

特邀嘉宾: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泛在建筑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高级建筑师【徐宁】、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PV总裁【陈鹏飞】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火爆,机会与痛点在哪里? - 1

BIPV(即建筑光伏一体化)在近两年非常火爆,主要是因为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分布式光伏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催生出了BAPV和BIPV两类建筑光伏形式,而BIPV技术由于较BAPV有更多优点,因此应用空间也更为广阔。近一年来各种政策纷纷利好BIPV的发展,BIPV的概念也逐渐被大家熟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家对BIPV充满好奇,到底什么是BIPV?BIPV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怎样?究竟有多大的市场空间?

3月29日 周二 20:00-21:00,华尔街见闻特邀到了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 博士】,泛在建筑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高级建筑师【徐宁】,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IPV总裁【陈鹏飞】三位重磅级嘉宾分别为我们讲解BIPV行业,以及在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BIPV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空间如何?

摘 要

1

BIPV推进的难点:如何将建筑师、光伏人与投资者的需求完美结合

光伏人的思维是投资思维,是有多大面积,有多少装机,多少钱一瓦,发多少度电,然后一度电卖多少钱,如果说建筑部门来推光伏,他第一个马上想到的是新建建筑,我们现在这么多年玩的基本上都是既有建筑家装或者改造。

第二个住建部门马上就想到一个词就是民用建筑,这两个部分来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就是建筑设计师,让建筑设计师有产品可选,有图集可以参考,这还是比较难的。

还有一个角色就是投资者,投资者为什么要选择光伏。此外光伏要并网要有补贴,对建筑单位来讲的话,要找电网、申请、拿补贴这个流程非常复杂。目前形势是政策在驱动的,碳达峰碳减排的任务已经开始下放,剩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光伏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建筑师的需求,其次是安全性能不能够得到保证。再者就是城市的美观度、使用寿命以及绿色建筑的相关打分。

2

目前BIPV行业尚未形成一套标准体系,还在逐步完整过程中

光伏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也就20-30年,所以标准还是短缺,此前光伏的标准都是采用电力体系的标准。建筑是非常考虑人身安全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来说行业还没有自己的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可能要涵盖建筑本身,结合以后各类安全,防火等,包括以后光伏建筑的各种安全防护、设备的管控等等,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跨界、跨行业的人才从而真正来面对光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BIPV都叫做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个行业真正的专家还在未来。

3

BIPV产业链较长,

既涵盖光伏又涵盖建筑领域

如果从上游来看,建筑师设计里面要考虑到结构构造的设计、产品的设计、节能的设计、物理性能的设计,防雷、防电、清洁功能等等。中游就是做产品,做产品不是说就光伏组件什么的,还有逆变器、各类支架、各类的电力系统监控等;还有施工把它们组装完成,当把设备组装完成后,下游就是运维。但从光伏角度看,包括组件、逆变器、电力设备、电缆支架、监控系统、运维的智慧平台等等。

4

安全性是光电建筑技术要求的

基本保障

对于光电建筑的技术要求,第一个就是安全性。安全是基础分,这里面有几个因素是特别要关注的:首先是消防的安全;还有一个防水防漏,不是说把水撒上去它不漏下去就表示防水性好,它实际上是有很多细分的东西,比如说举个例子叫防溢流,还有如果瞬间雨突然下大了怎么办?所以它其实是有很多细分的东西;还有的话就是结构的安全、电器的安全,比如说防雷接地这些;还有的话就是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怎样防止它脱落掉落,这些都有很多的安全问题。

5

耐久性及智能化

是光电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要素

长期的可靠也是我们非常强调的。所以我也经常讲就是说做光伏也好,或者从建筑做光伏也好,大家一定要有那个概念,现在很多人做光伏还是会算说我有多少装机,然后我每瓦多少钱,然后我的安装成本是这么多,我的投入成本这么多,然后我每年发多少度电,按理论算比如说浙江大概1000个小时一瓦一度电,然后乘以每瓦每度电的收益,然后一除就是回收周期,这个是非常错误的。

要特别关注到它的耐久性,它的安装和运维的质量是直接的影响到这个部分的。所以要施工质量好,产品要采用耐久性长的,很多材料可能它活不了那么多年,中间的话要更换不仅是成本增加,也很麻烦,会带来维护成本。

第三个就是我们实际上在考虑智能化的部分。我觉得这一块在建筑变得特别重要。可能常规的光伏稍微做的普通一点到不发电了我就发现了,或者是业主向我求助,我24小时给你响应,或者是我主动跟业主讲不发电我过来帮你看;可是建筑不能这样子,建筑就是你随时看着不太对了就要开始赶紧弄,否则影响很大,因为建筑是人在其中生活的部分,所以这一块的话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6

一个矛盾:建筑的定制化属性和光伏的规模化属性

现在光伏企业都在往产品化方向走,往产品方向走是为了规模化。而建筑与其他的产品不同,它是定制化的,建筑老板不会建一个和旁边建筑一模一样的建筑。但是光伏又希望一个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这就是建筑的定制化和光伏规模化之间的矛盾。那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要走节约化的道路,不要什么建筑都想标新立异。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创新,如果想要做一个地标性的建筑,那就肯定要花钱花代价。比如订一个宝马,可以加钱买一些定制化的产品。建筑也是一样,要个性化就必须花更大的代价。所以未来产品化的方向是既可以做标准化的产品,也可以做定制化的产品。

7

BIPV较传统BAPV有更好的

防水性能

现在所说的BAPV分两种,一种类似于在水泥屋面上安装的这种用支架方案去安装的传统组件的这种BAPV,但是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工业厂房上,尤其是彩钢瓦这个领域的BAPV。BAPV的巨大的痛点,它来自于我们安装之前认为它不会漏水,但是安装了光伏之后它就会漏水。因为这种传统的工业级的 BAPV用支架的方案和这种镀铝锌的钢板之间,一个是铝合金的材料,一个是镀铝锌的材料,它们会天然的发生变化学的反应,加速它的老化,加速它的腐蚀,也许屋顶本身就会有腐蚀的地方,但是通过这种加速会极大的加快整个腐蚀的面积,那么就会产生非常多的漏水点,这个隐患是不得不去看到的。如果是业主的厂房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防水的要求,那么传统的BAPV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安装,尤其是可能也不会坚持那么久的厂房。但是如果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非常关心自己的厂房漏水,防火抗风阶,甚至于有更多的一些绿电需求的企业,可能要去考虑更多的BIPV的一些解决方案。

正 文

见智研究:

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进入华尔街见闻直播间,我是主持人宋垚,今天的话题是最近关注度非常高的BIPV。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分布式光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分布式光伏的发展也催生了BAPV和BIPV两种光伏建筑模式。BAPV技术现在是非常成熟的,而BIPV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市场空间也很广阔。近一年来 BIPV的政策频出,一直被市场所关注,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三位重磅级嘉宾来给我们分别从专业方面和市场方面进行解答。

我们首先请到的是两位重磅级的光伏与建筑行业内的嘉宾,分别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赵永红老师,和泛在建筑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高级建筑师的徐宁老师。

首先想请问两位老师的是:什么是BIPV?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空间如何?光伏和建筑的结合形式是怎么样的?

赵永红:

BIPV代表是建筑一体化的光伏技术;而BAPV是指在建筑上面附加的技术。目前来讲当下市场里光伏人在推进的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就是一体化屋顶,还有一个就是光伏幕墙。

见智研究:

最近有一些官方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国内BIPV要做到50GW的规模,市场的细分空间是怎样的?应用场景有哪些,谁会最先落地,请徐老师来给我们解答一下。

徐宁:

大体上分建筑的屋面和立面,但是其实在建筑上面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场景,比方说车棚、构筑物等等。场景是光伏提的词汇,建筑界不大提场景,一般关心场地、环境要素等等。场景意味光伏和建筑怎么去结合,50GW不单单指屋面和立面,指的就是和建筑方方面面的结合。大家关心如何完成这50GW。比方说工商业屋面,每年有12.3亿平方米可以用来做光伏,那么50GW大概需要5个亿平方米的面积,是建筑用来安装光伏的资源面积,它应该是足够的。所以说国家提出一个这样的目标也是有一定依据的。

见智研究:

BIPV各个环节的打通推进,它有什么样的难点?又该如何完善呢?

赵永红:

各个区县建委表示完成光伏的装机任务难度非常的大,主要难点是在哪里?

因为思维是不一样的,光伏人的思维是投资思维,是有多大面积,有多少装机多少钱一瓦,发多少度电,然后一度电卖多少钱,如果说建筑部门来推光伏,他第一个马上想到的是新建建筑,我们现在这么多年玩的基本上都是既有建筑家装或者改造什么的。第二个住建部门马上就想到一个词就是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它不包括两个东西,而这两个东西现在我们全国的分布式光伏市场上最主要的主力军,第一个是厂房屋顶,住建部认为厂房不归他们管,还有就是农村住宅,住建部也觉得不归他们管,但是对于建筑行业城市最主要的是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分为两种一个是公共建筑一个是住宅建筑,这两块是很大的量。

这两个部分来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很重要的角色,第一个就是建筑设计师,让建筑设计师有产品可选,有图集可以参考,这还是比较难的。还有一个角色就是投资者,投资者为什么要选择光伏。还有一个问题是光伏要并网要有补贴,对建筑单位来讲的话,要找电网、申请、拿补贴这个流程非常复杂。目前形势是政策在驱动的,碳达峰碳减排的任务已经开始下放,剩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光伏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建筑师的需求,其次是安全性能不能够得到保证。再者就是城市的美观度、使用寿命以及绿色建筑的相关打分。

见智研究:

好的赵老师,徐老师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徐宁:

光伏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也就20-30年,所以标准还是短缺,此前光伏的标准都是采用电力体系的标准。建筑是非常考虑人身安全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目前来说行业还没有自己的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可能要涵盖建筑本身,结合以后各类安全,防火等,包括以后光伏建筑的各种安全防护、设备的管控等等,而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光伏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它其实是设备,因为你放在上面,它要成为一个发电机,那么作为设备和材料之间的区别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建筑的本质在发生变化,这点可能在未来光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家会接纳这个事实。就好像我们一开始建筑用玻璃幕墙大家都觉得好奇怪,一直到了中国玻璃幕墙发展了将近50年之后现在我们有完整的体系了,这都是一样的,包括现在光伏究竟属于什么行当都没人知道,建筑说这个不是我的事情,光伏企业说自己就是生产材料的,虽然管理是有的,但没有明确光伏属于哪个行业,所以这方面还需要我们努力。我在星期四会做一个NEAS的发布,启动NEAS研修班是中国建筑学会提出来的,是个非常好的主张,就是要培养跨界、跨行业的人才从而真正来面对光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BAPV、BIPV都叫做光伏建筑一体化,这个行业真正的专家还在未来。

见智研究:

BIPV上中下游产业链的分布是怎样的? 不同环节在当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徐宁:

我的理解是如果从上游来看,建筑师设计里面要考虑到结构构造的设计、产品的设计、节能的设计、物理性能的设计,防雷、防电、清洁功能等等。

中游就是做产品,做产品不是说就光伏组件什么的,还有逆变器、各类支架、各类的电力系统监控等;还有施工把它们组装完成,当把设备组装完成后,下游就是运维。过去运维最复杂的可能就是空调了,后来又有了信息化,信息化管理对于IT来说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能源的信息化管理又有各种安全的要素、人员的监测、及时的维修等。

假如有一天能源真正都来自于建筑本身了,要是断电的话那谁来管?所以现在我们的光伏系统都具备了远程、自动排除障碍等功能,因为它出身就含有IT的基因。所以说产业链是非常长,我还没说本身的光伏产业链,其实也很长。

见智研究:

赵老师对产业链有什么补充的吗?

赵永红:

因为我是光伏协会出身,所以我是从制造角度来看,徐宁总更多的是从建筑的角度,包括建筑设计、建筑运维之类;从制造角度来看的话它的产业链确实蛮长的,终端刚才我们讲它的发电系统我们刚都讲到了组件、逆变器、电力设备、电缆支架之类,包括监控系统、运维的智慧平台这些。

以组件为例,从建筑的角度跟我们光伏角度看就完全不一样:在幕墙立面上,目前来讲建筑人比较倾向的是薄膜光伏,晶硅的在努力;在屋顶上目前是晶硅为主,而且双玻的利润会越来越好,因为它的阻燃性会比较好;如果我们以这两个为代表来讲的话,那么晶硅双玻组件的上游有电池片,还有就是组件的封装有非常多的辅料配材,比如说封装材料,胶等;它们会非常影响到BIPV组件的性能、外观、耐久性。再往上的话还涉及到制造设备,尤其是在这种组件的制造设备上面来讲是比较重要。

从薄膜来讲的话,目前比较受大家关注的是钙钛矿,这两个大家比较看好是在立面上会有很大的功能,这两块实际上也涉及到它们上游的设备,以及它们的材料的制备这方面也是一个产业链。同样它们也涉及到它们的封装胶膜,现在其实已经有非常多的辅料配材企业,这些企业他们都会来关注自己可以在BIPV或者光电建筑应用里面可以做些什么贡献,能有什么机会;我还是建议大家要特别关注的,还有智能设备这块都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见智研究:

想请教一下两位老师光电建筑有哪些技术方面的要求?

赵永红:

我们最近正在编写工业建筑的光伏发电系统的评价规范,目前来讲涉及到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安全性。刚才我也讲了,安全是基础分,这个东西都不行的话可能直接pass掉;这里面有几个因素是特别要关注的:首先是消防的安全;还有一个防水防漏,不是说把水撒上去它不漏下去就表示防水性好,它实际上是有很多细分的东西,比如说举个例子叫防溢流,还有如果瞬间雨突然下大了怎么办?所以它其实是有很多细分的东西;还有的话就是结构的安全、电器的安全,比如说防雷接地这些;还有的话就是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怎样防止它脱落掉落,这些都有很多的安全问题。

第二个是耐久性了,长期的可靠也是我们非常强调的;所以我也经常讲就是说做光伏也好,或者从建筑做光伏也好,大家一定要有那个概念,现在很多人做光伏还是会算说我有多少装机,然后我每瓦多少钱,然后我的安装成本是这么多,我的投入成本这么多,然后我每年发多少度电,按理论算比如说浙江大概1000个小时一瓦一度电,然后乘以每瓦每度电的收益,然后一除就是回收周期;这个是非常错误的,要特别关注到它的耐久性,它的安装和运维的质量是直接的影响到这个部分的。所以要施工质量好,产品要采用耐久性长的,很多材料可能它活不了那么多年,中间的话要更换不仅是成本增加,也很麻烦,会带来维护成本。

第三个就是我们实际上在考虑智能化的部分。我觉得这一块在建筑变得特别重要。可能常规的光伏稍微做的普通一点到不发电了我就发现了,或者是业主向我求助,我24小时给你响应,或者是我主动跟业主讲不发电我过来帮你看;可是建筑不能这样子,建筑就是你随时看着不太对了就要开始赶紧弄,否则影响很大,因为建筑是人在其中生活的部分,所以这一块的话我觉得还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就是现在的环境下我们特别讲叫“绿色低碳”的部分。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好的BIPV系统是有节能功能的,其实应该说有两个:有节能和有功能,首先是节能,然后在节能基础上同时还可以产能,这是非常关键的。大家都问我说光伏发电是不是放在屋顶上它就可以保温隔热?这个是误传。光伏发了电以后它是变热的,它这个热如果没有什么结构设计的话,它这个温度是直接倒向建筑之内的。所以要有一定的结构设计。好的结构设计真的是可以保温隔热,幕墙也是一样。我们也有很多种幕墙的设计,所以在这方面第一个是要节能,第二个就是要有功能。一定要有功能,这个是建筑是特别需要的。他可能宁愿稍微牺牲点发电量,但是希望能把功能做好。现在来看,包括BIPV等在很多建筑机构里面推广的时候,怎么去赢得业主的喜爱?当然固然是说建筑都要光伏了,要强制等等,其实很重要的就是它有功能。比如说有很多厂房有漏水问题,做了这个东西以后,就可以一辈子不漏水,业主就很喜欢,尤其是彩钢瓦屋顶的业主。

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也比较强调的智能运维,这一块也是非常关键的,运维的数据化。比如有很多装备上的好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另外一个就是美观度,这一点我个人比较看好,仅代表我个人意见。屋顶的部分尤其是在城市和一些发达地区,要跟环境景观相和谐。我觉得光伏人有时候走了一条误途。比如说光伏板现在可以做成彩色的了,似乎是更美观了。其实不是这个概念,而是要跟周围和谐,要跟建筑和谐跟环境和谐,这个非常关键。这些都是要建筑师发挥的作用。有时候看到大家做的光伏板,大红大绿的,建筑师都不喜欢。这些方面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见智研究:

好的,徐老师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徐宁:

赵老师也差不多都说到了,我从专业角度再分享一些。建筑本身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经济实用美观,是建筑的三原则。实用放在第一位,经济,然后美观。前年或者去年,我们建设方针改了,加了个绿色。其实我们大部分人看建筑是倒过来看的,把美观放在第一,然后实用最后才是经济。也有可能如果说你要买房,你可能把经济放在第二了,但是没有人是为了经济把实用给干掉了。那么同样的,当我们去看一个光伏建筑,也就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建筑。我观察过各种人的评判,无论专业、地位、基本上第一眼就是从美观角度脱口而出“这不好看、丑死了、怎么做成那样的”,这直接影响了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事实确实是这样子。

但是这怪不了光伏企业,光伏企业也不懂建筑。但是光伏企业恰恰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强力推手。他们很顽强的想把光伏推到建筑,但是建筑是个千年的行业,我们恐怕有了文明就有了建筑了。那这么一头大象,如何能推得动了呢?所以在建筑上的一些创新创造好像都比社会的进步要滞后,比方说IT的应用在建筑上面就很难推,如果在制造业可能早就用的风生水起了。如Bim的应用到现在都不能真正的落地,都是在片段的使用。

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虽然有疫情,各个设计院、顶级事务所源源不断的来咨询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这么多新的点,无法触动建筑师,的的确确也不应该都是建筑师的事情。但是好在一些建筑界龙头也开始发力了,搞研修班,从建筑口开始培训建筑师去理解光伏建筑一体化。这样子我估计就快了。关于建筑美的问题,由建筑师来主导,我有信心能很快解决,把光伏在建筑上用好,其实无论是在国内外都还是有这样的案例,只不过太少了,没有广而告之。

见智研究:

我们看到有一些数据,说我们每年新增的工商业屋顶大概在2亿平,对于这个数字,徐老师您怎么看呢?BIPV在屋顶和幕墙这两块的应用趋势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徐宁:

谈到数据我就有点抓狂。不同的分析报告有时候数据差十万八千里,因为它的归口途径都不同。您刚才说的2亿多平方米,刚开始的时候我引用了个12.3亿平方米的数据。当然我那个数据是工商业,您刚才说的是工厂,但是工商业和工厂在这个名词解释里面的解释方法都不一样。有人解释为工商用建筑厂房屋面,但是又有人把它细分为这是厂房、仓库、物业物流等等。

见智研究:

词汇的概念还存在一些分歧。

徐宁:

是的,光伏太年轻了,名词也满天飞,大家都还没能统一,所以确实很难说有多少屋面。但是我觉得从概念上,现在肯定第一是要做屋面,首先屋面面广量大,且更容易做。针对工业的厂房屋面不仅仅是发电的问题,也是对屋面的保护,可以说是一种升级,让屋面又多了一层物理性能保护,包括热工的改善。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厂房屋面,甚至可以给下面的厂房下降10度,这对节能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这个事实上肯定是第一需求,现在这种厂房出现一个就引来无数的关注。包括现在的农村的屋面,现在由于整县推进等等的推动。我昨天就听到一个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有一个不算大的县,居然有80个单位去装屋顶的光伏。从这里面可以反馈到,现在的屋顶大家都是第一时间去抢装的。

第二个我觉得屋面无法持续,到最后就被大家瓜分完了,最后必须要回到立面的问题上面来。但是立面不简单,绝对不是说像屋面那样用几年时间就可以把它解决掉的。立面涉及的范围太多了,安全性的问题也更高。屋面万一有个闪失,它下面还有一层屋面挡着,立面出了问题,可能马上就要砸下来了。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立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难点,美观,这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光伏人确实非常顽强,已经把彩色的做出来了,而且现在我用在了几个项目上面都还不错,有的甚至于把图案也做出来了。但是刚才赵老师说到了大红大绿,光伏人不懂建筑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色彩。比如建筑动不动要讲个高级灰,高级灰是什么呢?这是美学问题。还有一个体验感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在你窗外装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你肯定不喜欢。所以光伏现在也在不停的发展,把这个东西又做成透明的了。随着新材料不断的发展,以及转换率不断的提高,也给立面的应用取得了空间。过去光伏用在立面上,必然带来损失,通常南向的要损失40%,但是如果转换率高了,即使损失50%的转换率,还有15%的转换率,这就相当于两年前屋面的应用,所以随着技术的进步,一定会推动光伏建筑的应用。

见智研究:

BIPV的成本构成有哪些,它的经济性怎么样去分析,比如成本收益的情况等?

赵永红:

这个问题要考虑到具体用什么产品,用在什么部位、什么地区,差异很大。但是无论如何,经过了这么多年,建筑光伏的应用实际比大家想象的好很多。比如现在的光伏屋面发电系统,我做光伏秘书长时大概40多块钱,现在3块多就可以做到常规款。常规的幕墙大概是在800-1000元,光伏的幕墙要翻个倍,在1600-2000元,考虑到现在构建的创新,价格可以到1200-1500元。

从屋顶来看,比如刚刚提到的防水案例,因为有许多既有建筑,改造它要用一大笔钱去做防水。而有一个词叫替代成本,比如用光伏做屋顶,本来也是要做一层屋顶,多出来这笔钱才是投入。幕墙也是一样,常规的幕墙也要做,而多出来的钱才是增量成本。

第三点,现在建筑是明确一定要做碳的核算。从4月1号开始部分建筑要强制利用太阳能。比如在浙江的土地规划里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哪个项目要超低能耗,甚至有个别要做到零碳建筑。

所以光伏建筑一体化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快。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性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大家更关心是否能达到要求,如减碳的面积要求,装机量要求等等。而之所以光伏建筑一体化能够有今天,也是光伏人一直在努力提质增效降本。我们也会继续努力,提高经济性。

这么多年来光伏和建筑融合度慢慢地彼此走近,尤其是光伏在艰难地走向建筑。为了满足建筑上的要求,我们好像变得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定制:颜色、透光度、尺寸、图案等等。但是现在开始,无论是建筑部门,工程公司或者设计院,都开始关注如何将光伏与建筑匹配起来,这样就可以尽可能使用标准版。等到市场完全崛起,我们可以使用几个标准产品,成本就会大幅下降了。

见智研究:

对于目前BIPV产品需要改进的点,哪些能更好的降本增益?

徐宁:

降本无非就是从几个方向:一个是产品本身。光伏材料正在逐年的下降,目前的产品价格都是10年前的1/10了。另外就是转化率的提高,转化率的提高也就是降低的成本。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降本因素——碳排放。尽管碳排放的交易一直被提起,但没有真正的执行。我估计今年,或者明年,一旦碳税形成,将会对成本概念产生一个巨大的革命,因为它会产生绿色的碳排放指标,会从根本上促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怎么减碳呢?难道我们不吃不喝,不开灯不开电视吗?还是装个风机到楼顶天天呼呼地响,这些是不可能的,所以建筑的减排只能是光伏发电。那么它贡献的减碳标准就是它降低的成本。

建筑从诞生到现在,都是消耗的概念。为什么会有折旧的概念,因为它一直在消耗。但光伏是有争议的,刚刚赵老师也提到光伏要建立一个投资的概念,它有25年的寿命期,你投资5年就收回本了,那就有20年收益的碳排放。现在片面的用它和玻璃幕墙比,是非常没有逻辑的。我们当初在中国做玻璃幕墙的时候,大家认为它简直是一个奢侈品,刚刚赵老师说价格在700-1000对吧?那个时候我们可能3000起步。所以这个是无法比较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会使得成本下降。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4月1号的政策,它被媒体称为中国有史以来发布的最严厉的一个建筑规范,所有的建筑都要执行,必须要进行碳排放的计算。如果不安装光伏,碳排放平衡如何计算呢?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必然。

见智研究:

在成本收益这块想追问您一下BIPV目前的技术路线都有哪些?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徐宁:

现在光伏企业都在往产品化方向走,往产品方向走是为了规模化。因为建筑与其他的产品不同,它是定制化的,建筑老板不会建一个和旁边建筑一模一样的建筑。但是光伏又希望一个产品可以适应不同的建筑。这就是建筑的定制化和光伏规模化之间的矛盾。那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要走节约化的道路,不要什么建筑都想标新立异。当然也可以适当的创新,如果想要做一个地标性的建筑,那就肯定要花钱花代价。比如订一个宝马,可以加钱买一些定制化的产品。建筑也是一样,要个性化就必须花更大的代价。所以未来产品化的方向是既可以做标准化的产品,也可以做定制化的产品。比如隆基的隆顶就是产品化,固德威的“星斗”系列也是产品化,这将是未来的方向。

见智研究:

关于之前一直比较火热的整县推进,整县推进和BIPV之间的进度怎么样的,他们之间要打通的难点环节在哪?

赵永红:

首先我很赞同徐总讲的,目前建筑一定是在屋顶,因为它面积大,消纳能力强,电价水平高。工业园区也会有压力,因为政府的工作往往会分解到区县管委会。太多的bipv如雨后春笋,这个里面门道也越来越多,所以我在杭州也牵头做一个课题,把厂房设计院,业主方,建筑电器,结构电力都请过来,仔细讨论解决方案,主要负责人都在里面,觉得比较好的,就可以把这事干起来了,否则什么都不懂,你说你相信就上真挺恐怖的。尤其是建筑设计师,如果出了问题赔偿惊人。

立面部分只能说是少量应用,因为在东部发达地区,有很多企业觉得有绿色低碳展示形象的。在一些 GDP比较高,城市化比较严的地方,现在没有幕墙是很难完成任务的,所以这一块的话可能在发达地区推的会比其他地区推的更快一些。

见智研究:

钙钛矿技术在BIPV未来的运用的前景如何?

徐宁:

国内外都在抢这块的技术的创新,目前发展还是比较慢,因为钙钛矿本身技术难度很高,如果能够突破瓶颈,在建筑上的应用肯定是非常广泛的。因为可以做到透明化,透光化,做色彩,并且在成本上有优势,但是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有待突破技术能力。

见智研究:

电网对分散接入技术到什么程度了?

赵永红:

我们国家推动分布式光伏这么多年,基本上大部分地区电网接入不是问题,但个别的地方是有问题。比如单个企业变压器容量是多少,有多少扩容,比如农村来推,农村变压器有多少容量,具体到点上是有问题的,但是前些年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光伏做的不多,所以电网就包容了;第二就是经济性当时较好,电网也在转型,接下来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山东现在都有户用弃光的问题,光伏以后会在发电系统为主,这么高的电量把所有任务都扔给电网,是不可能的,所以光电建筑要考虑跟电网的关系,电网需要的时候给他送电,我们叫需求侧响应,电价很贵,浙江4元一度电;电价比较低的时候怎么应用。另外,并不是说变压器容量不够,就靠储能的解决的,还要靠自己用电特性等等。总之大家要未雨绸缪,不能全部交给电网解决。

见智研究:

光伏在建材领域除了发电还是否有其他的使用功能?

徐宁:

除了发电之外,好的设计会给建筑的物理性能得到提升。比方说在屋面上,做的好的可以形成一个空腔,热空腔气流,太阳不能直接照射到原来的屋面,辐照强度降低甚至没有了。第二就是对流减少了,这样也降低温度了,这一点很重要。不能因为发电带来非安全性的危害。

见智研究:

我们有请我们的第三位特邀嘉宾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BIPV总裁陈鹏飞。

见智研究:

目前很多不同主业的光伏公司都在往BIPV切,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何,会存在交叉竞争吗?

陈鹏飞:

首先我想跟大家去阐明我的一个观点,bipv并不代表着一款产品,而是一款系统的解决方案。不同企业所做出来的产品,更多的是来自于不同的应用。这么多的光伏企业进入这个领域,大家都在通过自己的擅长的点去做。当然这个过程里面大家都要非常清晰的看到,每一个产品就像汽车工业一样,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bipv解决方案。

见智研究:

您从光伏企业这个角度来看,就BIPV目前的技术路线有哪几种模式,以及未来BIPV电池的技术发展是怎么样的?

陈鹏飞:

从技术路线上,无论是现在目前的薄膜还是其他,包括我们作为隆基所推出来的晶硅的方向,我想这些技术路线其实都是百花齐放的。

在这个过程里面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每一个技术路线,它都有自己非常特殊的一些实际的场景能够非常适合它。所以这些技术路线的每个造价也不同。

所以我想BIPV不简简单单是要看它的电池未来的技术路线,还要看如何将建材和光伏的产品之间能够达到寿命的同步的这样的升级。因为我们一直遵循的都是工业化的最优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想是要和建筑之间要全面努力。

见智研究:

您的对于目前BIPV的两个方向,一个是工商业屋顶,还有公共建筑屋顶,这两块未来的渗透率您怎么看?

陈鹏飞:

未来可能每一个建筑上都会安装光伏,尤其在中国在这种双碳的一个国策下,所以特别像2020年前的空调,尤其是中央空调,那么2020年前大家可能会认为空调并不一定会完全被采纳,或者是刚需必须的一个产品。但是在目前的一个形势下,空调甚至于中央空调已经成为了工业、家庭和公共建筑的一个必备产品,这是一个完全符合刚需的。所以在这样的过程里面,我们认为工业尤其是工厂大规模的这些应用,是我们现在的必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

那么在公共建筑方面,公共领域的BIPV的发展也是必然的,因为这些公共建筑大多数还都是以彩钢瓦的系统来去完成的,这两方面百花齐放,但是从比例来说一定是来自于规模非常大的工业厂房的屋面系统,这占了大多数。

见智研究:

BIPV的商业模式目前如何优化?更好的降本和提升收益率?

陈鹏飞:

我们其实现在看到了很多的光伏企业都发布了 BIPV的一个产品,尤其在今年的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面,核心的关键点,我们认为BIPV的商业模式一定要去解决的是由于它是项目制的,所以一定要考虑它的交付能力的。BIPV不仅仅是一款产品,如果像传统组件那样经销商销售模式,会出现各种问题。BIPV产品要和建筑之间25-30年的使用寿命的,是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但是现在中国的彩钢瓦工业的这些厂房来看,到底有多少企业是能做得到25年长期使用不漏水的个厂房,或者是25年期间可以抗风险的厂房,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所以如果仅仅是通过做BIPV的产品,然后销售给不同的经销商,那么经销商不得不去问他如何具备有这样的很好的施工管控的能力,工艺工法的SOP问题。

所以在我看来,真正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光伏企业也想的很清晰,要和真正意义上有交付能力的建筑企业结合,共同推广,开发,交付,发挥各自的优势。BIPV的经济性在未来的时候,随着成本不断的降低,随着碳交易的发起,那么会越来越显现出来,但是真正意义上需要去突破的一个关键点是不能将BIPV的产品作为一种普通的经销商式来进行推广,任何一个经销商可能都达不到标准。

见智研究:

您能再细分一下解读,对于不同的具体商业模式,他们有什么样区别?

陈鹏飞:

在我看来商业模式基本上从光伏的企业上来说,一方面是作为项目制自己去进行项目的开发,那么找到非常好的施工的企业,然后来让它进行施工,当然这些施工企业一定要得到整个光伏企业的完全方位的认证,并且大家是要绑定到一起共同来去做这件事情的。

那么相当于业主交给了光伏和这家建筑企业,就相当于是请这两家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给出了一个交钥匙的完美答卷。那么这是一种商业模式。从另外一个商业模式上来说,是一个仅仅是销售组件的逻辑,甚至说提供一些设计指导或者施工的指导,这些并不完整。那么作为一个光伏企业,到底如何能指导建筑方面的一些设计指导和施工指导,这些都是一定是有很多的疑虑的。我们看来只有光伏企业和真正意义上有非常好的施工能力的企业结合到一起,这样的商业模式才能真正意义上闭环,才能完成给予客户的这样的一个承诺,这个也是一个坚持长期主义的这样一个价值的主张。

见智研究:

BIPV的装机容量并不是很好的去预测,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有什么原因吗?

陈鹏飞:

刚刚徐老师也介绍过这一点,有很多的数据会来自于去测算的是每一年新建的系统,而新建的建筑去拆分它的新建的屋面、立面等,在我们看来并不是很完整,因为整个建筑里面它分成不同的场景。水泥的建筑屋顶就提倡传统的BAPV,通过支架的方式,最佳的倾角去达成最大的发电量,当然度电成本也是最低的。但是在工业的屋顶这方面,我们就非常提倡用全生命周期的BIPV产品。

因为我们有一个事情是可以预见性的,如果现在安装了传统的屋面的话,那么它的屋面的寿命只有10年,但是我们的光伏的寿命是25年,这个是一个很浅显的逻辑,那么在25年的使用周期里面,10年就要换一次光伏瓦,可能在这25年里面要换掉两次的彩钢瓦。在这两次的彩钢瓦我们可想而知,10年之后最贵的是这些人工,我们请90后再继续上屋顶高空作业来进行更换,整个屋顶的一个这个成本将会成为一个几何型的巨大的攀升。

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光伏就要被拆下来,重新的安装上去,那么这个是产生了巨大的一个建筑浪费,它也不符合高质量的一个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观。所以在工业建筑来说,现在将新建筑做成同寿命周期的25年的这样的一个BIPV的系统是一个必然的方向。将改造的存量市场也可以考虑用BIPV屋顶。

那么从建筑的立面上来说,很多的数据统计可能去统计它会有几个不同的立面,但是真正对于光伏幕墙的角度上来说,它的南立面和西立面才是正真正意义上可以去利用的。所以在我看来,现在很多的数据有点过大的去夸张了我们BIPV未来发展量,但是如果去非常客观的将工业建筑的一个屋面系统统计下来,再能够将水泥屋面的系统统计出来,那么很容易就会能区分出来 BAPV到底有多大的量,BIPV未来多大量。那么再将前10年里面,那么已经建成的这些工业的屋面再统计出来,我们就能看到存量的一个市场到底会有多大,所以这个数据其实是可以被科学的统计出来的。

见智研究:

刚才问题提到了很多装机规模不好预测,想追问一下您对预测这块有没有什么就方法论可以分享一下?

陈鹏飞:

对于整体的预测,现在的政策会每天都在不断的去更新,浙江非常的先行,可能从4月1号开始,所有的建筑都会逐渐强制的上光伏,包括绿色的三星的认证,尤其在东部沿海的一些发达的一个省份,都在逐渐的推出来一些非常利好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政策。

例如北京对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竟然给到了4毛钱每瓦的这样的一个地方补贴,北京的亦庄开发区相当于是给到了8毛钱每瓦的这样的补贴。

所以在这个方面上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动态的,在这种动态下,我们也会随机看,看到很多的一些碳交易的一些市场的打开,电力市场化交易的这种市场打开,所以这种预测我想它是一个动态的预测。

但是从目前的存量市场来看,我们在这种双碳政策下,大型的央企大型的国企,包括头部的企业,拥有社会责任的这些头部企业,大家纷纷都在行动,可想而知三年之后可能每一个屋顶都会安装光伏,那么这些整个的量我们是完全可以被科学的去预测出来,当然要动态的结合上不同的一些地区以及各个国家方面的一些政策的引导。

见智研究:

隆基目前BIPV进展到哪里了?然后战略规划布局是怎样的?

陈鹏飞:

隆基其实从18年的下旬就开始研发,在工业级的晶硅领域应该是研发 BIPV最早的了, 去年3月4号入股了森特股份,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战略性意义上的一种合作。

那么我们将整个BIPV的开发,在国内市场BIPV的开发以及交付,和森特股份共同来去做大这个市场,目前来说取得的进展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已经通过公告各位伙伴可能已经看到我们已经获得了在山东140兆瓦的这样的一个应该是全球最大的光分布式光伏BIPV的1个项目。目前我们也有大概将近7个g瓦左右的储备。

所以在隆顶这款产品上,我们在头部客户在央企在地方国企,我们已经是渗透率是非常多。除此之外,我们在海外也在积极的拓展,希望在今年有几个国别能够将找到类似于森特这种有多年经验的,有非常成熟的施工工艺工法以及管理管控能力的企业,我们来和他寻求在海外不同国别之间的合作。

那么在幕墙产品方面,我们也在积极开发更多的一些系统应用,所以BIPV其实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

见智研究:

BAPV和BIPV未来的发展速度您是怎么判断的?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陈鹏飞:

首先我们要去理解BAPV我现在所说的BAPV分两种,一种类似于在水泥屋面上安装的这种用支架方案去安装的传统组件,这种BAPV我认为发展方向是很好的,尤其是在整县推进这种浪潮下,那么非常多的整县推进的它的政府机关单位,包括于医院,包括于学校,它其实大多数都是水泥屋面这样的一种建筑形式,那么这种类型我们要非常坚定的去推广BAPV因为它有非常好的一个最佳倾角,那么有更好的一个发电量,而且防水的问题基本上可以通过水泥屋面去解决。

但是另外一个领域就是工业厂房上,尤其是彩钢瓦这个领域的BAPV,BAPV的巨大的痛点,它来自于我们安装之前认为它不会漏水,但是安装了光伏之后它就会漏水。当时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可能是不是安装的方法有问题等,但是其实在和很多的建筑企业之间去交换意见,我们发现了真正的其中的奥妙是来自于这种传统的工业级的 BAPV用支架的方案和这种镀铝锌的钢板之间,一个是铝合金的材料,一个是镀铝锌的一个材料,它们会天然的发生变化学的反应,加速它的老化,加速它的腐蚀,也许屋顶本身就会有腐蚀的地方,但是通过这种加速会极大的加快整个腐蚀的面积,那么就会产生非常多的漏水点,这个隐患是不得不去看到的。同时建筑本身是有应力的,也会有沉降,也会有一定的挠度。

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那么支架的方案相当于是固定住了,但是彩钢瓦的屋顶它有一些应力需要释放,所以一个被夹住了,另外一个是需要被释放,所以他们之间会产生这样的一个正向的作用力,也会加速了整个彩钢瓦的加速破坏。那么漏水是必然的,所以BAPV不仅仅是来自于它的抗风阶性不行,也不仅仅是它的防火性不行,这些都是必备的功能,更重要的一点是来自于BAPV安装了之后,它是一个不尊重传统建筑的施工的工艺工法。只要是彩钢瓦的类型,尽量不要去安装任何的传统的支架的一个方案,采用最新型的建筑光伏一体化的这种产品。

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是业主的厂房不需要有那么多的防水的要求,那么我们认为传统的BAPV还可以进行一定的这种安装,尤其是可能也不会坚持那么久的厂房。但是如果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非常关心自己的厂房漏水,防火抗风阶,甚至于有更多的一些绿电需求的企业,那么我们强烈的要求希望能够去考虑更多的BIPV的一些解决方案。

见智研究:

相对于常规的组建企业而言,其他光伏企业进入它有什么优势和困难?

陈鹏飞:

不能仅仅只看在光伏角度去看待建筑光伏一体化,我们一定要是将 bipv不要理解为它只是一款产品,它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解决方案,它是一套系统工程。所以在这种系统工程里面,一定要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将建筑企业合作合并起来,那么有非常强的这种捆绑,只有这样的话,大家的产品才会不断的迭代,不断的进行优化。所以龙头企业之间的这种1+1的这种结合,在我们看来是引领BIPV未来发展的一个根本上的方向。

见智研究:

西北光伏资源比较充分,未来有没有更多的BIPV机会?

陈鹏飞:

当然我们认为不仅仅是西北全国各地都会有非常多的BIPV的机会,西北的光伏光照资源非常好,那么肯定是发电量会更高。当然在东部沿海区域那么发达,区域它会有更高的电价,它也会有对更好的企业,这些企业对于自己的有非常好的厂房,以及能够有更好的绿电的需求都会非常的旺盛。

无论是在西北还是在东部的发达的这些省份,无论是西北还是在全国各地,现在新型的这种BIPV的解决方案,它相当于是绿电的放大器,它同时也是减碳的放大器。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0)
暂无评论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