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澳中“战鼓”渐息,艾博年访华之行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组图)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五十年前的本周,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澳中互惠互利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关系。
这在很多方面都是朝向未知领域迈出的大胆一步。虽然澳中两国的经济明显互补,但两国的政治制度却大相径庭,正如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一再指出的那样。
工党 2022 年赢得大选之前,联盟党政府一直苦苦挣扎于处理澳中关系中必要的模糊性,认为政治(有时是意识形态)必须比经济更重要。
阿尔巴尼斯将于本周末开始访问北京,这应是一个值得欢迎的信号,因为这标志着两国将采取另一种方式,而不再是2017年以来澳中关系中赤裸裸的敌意。
从“擂响战鼓”到“稳定关系”
时任内政部秘书长的迈克·佩祖洛(Mike Pezzullo)在2021年澳新军团日给其部下的致辞中警告说,“战鼓”正在擂响。这显然是指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时任国防部长达顿赞成道,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开战“不应打折扣”。几天后,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澳大利亚国防军已“做好行动准备”:
[......]保护我们的边境以及北部和西部的水域仍然是一个明确的优先事项。
温斯顿·丘吉尔1954 年曾在白宫发表讲话说:“辩论不休总胜过战争不止”(jaw-jaw is always better than war-war),阿尔巴尼斯政府正是秉承了这一精神,摒弃了莫里森政府的这一观点。
新政府的方案是“在互利和尊重的基础上,努力与中国建立富有成效的稳定关系”。阿尔巴尼斯和外交部长黄英贤都强调,澳大利亚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中国合作,在必须坚持的立场上与中国保持意见不同。
在澳大利亚政府对与美国结盟的承诺方面,当前政府与前任政府的不同似乎表现为只是说说而已。但在国际政治关系中,言辞的力量可能举足轻重。这在地缘政治不稳定时期(例如当今的世界),尤其如此。
合作空间
对于澳大利亚政府可能从阿尔巴尼斯的北京之行中取得什么成果以及澳大利亚应该期待什么,都受制于大环境的必要局限。
中美之间出现明确的“战略竞争",且澳大利亚通过澳美同盟在这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意味着两国关系更加开放、更加容易相处的日子不可能很快重现。
但是,澳美同盟只是澳中关系的一部分,尽管最近占据了澳中关系的头条新闻。
澳中两国在太平洋地区也有不同的优先事项和雄心壮志。两国的经济互补性仍然很强。这些联系要求我们对两国关系进行更细致的处理,这也肯定会成为阿尔巴尼斯访问期间的讨论主题。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政府一直认为太平洋岛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意义。但直到最近,这些国家的关切和发展重点,即气候变化的后果和对基本基础设施的需求,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填补了这一空白。当中国政府试图与一些太平洋岛国达成安全协议时,澳大利亚政府做出反应,开展一系列正式访问,提供更多的经济援助,并承诺将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和文化关系。
澳中两国在这一领域当然有合作空间。尽管中国仍在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但其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已颇具规模,在能源生产中所占比例远远超过澳大利亚。
两国还可以在向太平洋地区提供发展援助方面开展合作。
为什么贸易关系对双方都重要
双边贸易关系肯定会成为北京会谈的讨论议题。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占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34%,进口总额的28%。
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是少数几个对华贸易顺差较大的国家之一。2022-23年度,澳大利亚对华货物贸易顺差约为870亿澳元。
尽管莫里森政府的论调将中国描绘成对澳大利亚的威胁,但这种经济关系的消失将带来同样巨大的挑战。最近几天,澳大利亚与欧盟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破裂,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点。
目前,尽管两国经济规模不平衡,但贸易是两国关系中对中国领导人同样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澳大利亚的资源进口显然非常重要,而且有证据表明,中国征收的关税对其本国经济造成了损害,但中国关注贸易的原因却不在此。
中国政府目前正在寻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这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的后续自由贸易联盟,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 2017 年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联盟。为此,中国需要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成员国的支持。
在今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官员之间的一系列会议上——正是这些会议引领两国进行了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高层对话——人们希望重新稳定的双边基础正在出现。
如果没有这些迹象,阿尔巴尼斯现在应该不会访问北京。这或许不像惠特拉姆 1973 年的访问那样引人注目,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迈向未知的因素。
本文转载自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