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18日 8.9°C-14.8°C
澳元 : 人民币=4.8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16天前 来源: GirlDaily 原文链接 评论3条

“30岁,转行艺术”是博主Shirley在社交平台上给自己的标签。

翻看Shirley的社交主页,你会惊叹她的生活如此丰富多彩——

空降里昂、巴黎、伦敦看艺术展,为粉丝分享行业经验和观展指南;

漫游于世界各地,京都、曼谷、波尔图、普罗旺斯,“随机”搭讪穿了同色衣服的陌生人来一场下午茶;

策划展览、尝试设计个人时装、和朋友们做创意厂牌。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

Shirley为自己的生活创造了诸多可能性。

3年前,Shirley辞去高薪的理财顾问工作,毅然投身艺术行业。

从金融到艺术,从理财顾问到艺术顾问,Shirley热爱冒险,不安于现状,她说“我的生活告诉我,我仍在探索和挑战。”

《女孩的100种职业》第8期,Gigi请来了Shirley。

听她讲述如何从一个港漂金融打工人,为爱转行投身艺术行业的职场成长故事。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

赚到第一个100万时,Shirley发现自己变勇敢了。

说起这段经历,她的语气平静而自豪。

从香港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后,港漂Shirley目标明确——赚钱。

为了在香港体面地活下来,就读公关传媒专业的Shirley选择投身金融,做一名理财顾问。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3

在Shirley看来,理财顾问更像轻创业,需要主动挖掘客户资源,看重人脉积累。

入职前3个月Shirley完全没有收入,直到第6个月,一笔大额订单让她赚到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

那时距离她硕士毕业才6个月,一个刚出社会的职场新人,靠自己的努力赚到了很多职场老人几年都达不到的薪资。

对于一个完全零基础的金融新人来说,Shirley的成绩很亮眼。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4

看到银行卡里的数字时,Shirley最大的感受是“哇,原来我也是能赚到这样数目的人了!”

对她而言,“100万”这个数字是工作能力的证明,“那对我自信的奠定是无法比拟的。”

兴奋之余,金钱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是,这之后的Shirley变得大胆而勇敢,她终于可以为艺术“烧”钱了。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5

研究生时期Shirley爱上了艺术,她会和好友相约看展,也是从那时开始她培养了定期看展的习惯。

工作后,理财顾问的工作模式相对灵活,Shirley经常飞到不同的城市见客户,工作之余她会去世界各地参加艺博会。

游走于国际型的展览,Shirley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顶尖艺术的魅力。

“这增强了我对艺术市场的认知,也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眼界。”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6

通过艺博会,擅长社交,性格外向的Shirley结识了很多艺术圈好友。

尽管身处不同的行业,Shirley会主动约圈内的艺术家、策展人、画廊主看展,“我觉得我离他们并不遥远,联系很紧密。”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7

彼时的Shirley是艺术爱好者,从没想过未来会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

对于那时的她来说,理财顾问是工作,是赚钱的方式;而艺术是爱好,是赚钱之外的意义。

直到2020年,做理财顾问的第4年,大环境的改变打乱了Shirley的职业规划,也让她看到了新机。

生活不再忙碌丰富,而是被迫按下了暂停键,Shirley忽然有大量的时间去思考。

“既然现在赚不到钱,不如趁这个时间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Shirley决定回家乡成都。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8

Shirley是永远在路上的女孩,她闲不住。

回到成都后,Shirley不愿错过任何一场展览,偶尔也会飞到上海看展,参加艺术活动和party,在这过程中,她结识了后来的两位创业伙伴。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9

三个年轻人,从香港、纽约、巴黎分别回到成都,机缘巧合下认识彼此。

她们一样的踌躇满志,一样的热爱艺术,于是,三个人一拍即合决定在成都成立创意厂牌。

最开始,创意厂牌承接的项目比较小,随着经验的积累,Shirley的团队开始与剧院、戏剧社和地产商合作。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0

在所有实行过的项目里,Shirley最津津乐道的是与一家剧院的合作。

这家剧院坐落在成都东郊记忆创意园区,因为演出一般在晚上,所以白天剧院的使用率很低,剧院老板希望对剧院做出一些改变。

Shirley团队在调研了一段时间后提出,可以把闲置的空间变成一个策展式商业综合体。

在艺术的基础上,剧院空间延伸为集展览、买手店、生活方式零售店一体的空间,这更符合“Z世代”的审美需求。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1

在成都2年多时间里,Shirley和团队尝试过很多类似的艺术项目。她积累了很多中大型艺术项目的经验,也找到了擅长并热爱的事情。

Shirley逐渐发现做艺术并没有之前想得那么难。

“艺术的维度原来很广,不止是纯艺术,我开始觉得我也可以做一些与艺术相关的事情了。”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2

从外行者到从业者,从热爱艺术到做艺术商业化,Shirley在不知不觉间踏入了艺术圈。

而艺术也早已成为Shirley的生活方式,每当生活不如意时,她总是能通过看展让自己安定下来。

对她而言,艺术是疗愈生活的方式,也是永恒的人生追求。

30岁这一年,Shirley决定回到香港,去做艺术。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3

在一位艺术家好友的引荐下,Shirley成为香港荷里活一家画廊的艺术总监。

与传统画廊不同,荷里活画廊主希望增添画廊的功能性艺术,将艺术的维度拓宽。

擅长拓展资源、链接市场,有过艺术策划经验的Shirley无疑是理想人选,这也与她此前在成都做的事不谋而合。

就这样,Shirley正式转行艺术。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4

踏入艺术圈只是开始,随着进入核心艺术圈,有段时间Shirley的胆子变小了。

“接触了艺术大概两年时间,我对策展人这个职业心生敬畏,觉得自己离这个位置很远,很多事情我就不敢做了。”

从前是无知无畏,后来是过于敬畏,Shirley一度迷失了方向。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5

Shirley性格外向,擅长与人打交道、整合资源,但这似乎与纯艺术相差甚远。

艺术圈有自己的行业壁垒,规则“老钱”,讲究等价交换,需要有强大的背景和资源支持。

但即便如此,Shirley从未想过放弃艺术,回到老本行。

“如果我连艺术行业都放弃的话,别的行业我更做不长久。”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6

为艺术做纯爱战士的Shirley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艺术之路。

活动认识的一位国际策展人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他调皮、爱玩儿,永远不服输,通过他Shirley认识了一些与她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们是艺术领域的先锋者,在尝试传统艺术之外的事情。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7

Shirley开始正面看待自己的经历,自己虽然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没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但这也正是区别于其他艺术从业者的差异性。

她擅长的是做有趣的艺术实验,并且与商业融合。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8

从前Shirley有些抗拒将阳春白雪的艺术与商业放在一起,如今她不再避讳“商业策展”这个词。

这是一条对艺术的袪魅之路。

就像Shirley给粉丝的建议,“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找到和艺术真正能结合的点,然后去坚持。”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19

在香港画廊工作期间,Shirley逐渐了解了画廊的生态和运转体系。她积累了很多藏家人脉,也找到了自己在艺术领域的位置。

但Shirley是一个不甘于现状的女孩。

在画廊工作一年多后,她看到了自己的职业天花板,成长空间逐渐变窄,“我觉得再合作下去,对彼此都是一种消耗。”

Shirley知道是时候该走了,该重新出发了。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0

离开画廊后,Shirley终于停下来了:在京都尽情享受自由;在曼谷漫无目的地游荡、看展;在香港做喜欢的短期工作。

在社交媒体上,Shirley说:“东亚小孩天生就有一种焦虑,仿佛停下来,就是退步不上进。”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1

Shirley深知“人生的高峰是攀登不完的”,但却时刻被这种焦虑感裹挟着。

在gap的几个月里,Shirley的生活像过山车,时而感到无数的可能性像自己涌来,充满自由;时而感到迷惘失控。

Shirley有些不习惯没有高峰可攀的日子。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2

经历半个多月的焦虑后,Shirley试图让自己松弛下来,找到生活的节奏。

即便在gap,Shirley也会每天浏览艺术时尚方面的新闻,保持与外界信息同步,也会每周与艺术行业的朋友见面,找寻新的机会。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3

Shirley说自己的家庭很普通,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但她却凭借热爱在艺术圈站住脚跟。

她相信吸引力法则,相信高配得感的力量。

“当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不要受宠若惊,而是要坚定地认为你应该得到好的机会。”

在潜意识的不断训练下,Shirley从金融转行到艺术,拿到很多新人接触不到的机会。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4

在与Shirley的对话中,Gigi能明显感受到这是一个有野心、不安于现状的女孩,她像狩猎中的猛兽,在等待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然后主动出击。

Shirley说:“当我在一个平台到了不可能再成长的位置时,我就一定会跳脱出来,去拥抱更广阔的机会。”

这不符合传统打工人的形象,也不符合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但这很Shirley。

在Gigi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5

曾经,社会期待女性过安稳、舒适、不冒险的生活。

她们应该有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应该结婚生子然后困居于家庭,应该圈子简单人际关系单纯。

但随着越来越多像Shirley一样的女性涌现,人们发现,原来女性也可以是野心勃勃的;

女性也可以过冒险而不稳定的生活;

女性也可以带着目的去社交,去主动积累人脉。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6

波伏瓦在《第二性》中写过,男人的幸运在于,社会鼓励他们踏上艰苦而可靠的道路;

而女性的不幸在于,社会不鼓励她们奋斗,反而在成长过程中营造数不清的“快乐”的诱惑。

如今,许多女性从巨大的谎言中清醒过来,去冒险,去选择艰苦而正确的道路。

24岁,年入百万,这是什么大女主剧本啊?(组图) - 27

在网络上,像Shirley这样“重启人生”的女性很多。

她们或是大龄出国留学,或是转行新的工作领域,或是gap体验与此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今,女性早已不满足于按照传统定义自己的人生。

正如Shirley说的,一定不要给自己设限,因为人生只活一次。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3)
高思源
高思源 16天前 回复
很棒的女生!感觉Shirley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并拼尽全力去获得的人
dEb_LYJ
dEb_LYJ 16天前 回复
30岁转行真的很需要勇气,看完文章狠狠共情了!小姐姐加油
老洁记事
老洁记事 16天前 回复
姐的人生很舒展很自由啊啊啊啊!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