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看的新闻,最实用的信息
06月27日 20.8°C-24.9°C
澳元 : 人民币=4.85
布里斯班
今日澳洲app下载
登录 注册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6天前 来源: 936全资讯 原文链接 评论2条

这几天,低调已久的“阿登夫妇”再次现身公众视野——新西兰前总理Jacinda Ardern和丈夫Clarke Gayford。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

这次他们现身的原因竟是因为几个“骗局”。

“这些骗局在网络上大肆流传,恐新西兰居民会被骗钱。”新西兰本地媒体Newstalk ZB说。

01.

“姐夫”发视频自证

近期,新西兰前总理Jacinda Ardern的丈夫、知名电视名人Clarke Gayford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的网民甚至私信他对他进行指责。

对此,Gayford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段澄清视频。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2

视频中他说:“我发现有些网友私信指责我,我想说,大家是被误导了。

“因为大家没有识破一个网络骗局,也就是一些虚假链接和新闻内容。

“有人指责我,说我参与骗局,其实我什么都没做。我甚至找了律师调查此事.....就像在玩打地鼠游戏,骗子们狡兔三窟抓也抓不完。”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3

“所以,当你在网上看到可疑的连接,请不要理会它,更不要被标题吸引点进去查看。只要你忽略它,这些骗局就会慢慢减少。”

Gayford还指出,社交媒体平台并没有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此举令人失望。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4

“制造骗局的骗子利用平台资源,而平台却不进行干预,让人感到沮丧。我本来不想掺和这些事,但是一些网友私信我、质问我,事情愈演愈烈,所以我必须发声。”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5

“从长远角度来看,社交平台对骗子的管制过于宽松,缺乏责任感。此举对他们、对广大网友来说都没好处。”

02.

脸书骗局肆虐:

“以名人生财理念为噱头”

那么Gayford提到骗局具体是怎样的呢,以至于网友们气愤地私信他进行对峙?

新西兰本地媒体Newstalk ZB指出,Gayford提到骗局存在于脸书上,一般以假冒的、煽动性的新闻文章作为噱头。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6

有的文章以名人的经历作为炒作点,吸引人点击链接,并转跳至其他页面要求网友填写个人信息,进一步实现诈骗目的。

Newstalk ZB还表示,近几个月,有骗子花钱在脸书上投放广告,通过假冒新西兰本地媒体NZ Herald的名义,编造有关Gayford的假新闻。

这些假新闻通常以——名人的生财理念、理财技巧为着陆点,诱骗网友点击诈骗链接。

对此,Newstalk ZB也在网上截取了几个骗局的案例——

案例一:“新西兰名人的生财秘诀。”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7

案例二:新西兰知名主持人Clarke Gayford、Simon Barnett、Mike Hosking的职业生涯“翻车”了。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8

案例三:“Clarke Gayford的悲惨结局,今早的新闻震惊全纽。”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9

案例四:“对Clarke Gayford的指控已被证实。Jacinda Ardern称其不可原谅。”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0

案例五:“Gayford一篇被删除的采访稿。”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1

从以上几个骗局不难看出,骗子利用耸动的标题吸引读者好奇心,引导他们到其他网页填写个人信息,从而实现骗局。

因为这类骗局太多,有些网友信以为真被骗取钱财,后又私信Gayford进行质问,最终Gayford忍无可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03.

主流银行也被牵扯

警告:“别轻易下载网络连接”

除此之外,新西兰主流银行BNZ也曾被牵扯其中。

今年4月BNZ银行向客户群发邮件。

邮件内容显示:“网络上出现假的新闻文章,文章称BNZ正在起诉新西兰主持人Mike Hosking,因为他提供了一些不好的投资建议。”

除此之外,还有假文章“换汤不换药”——内容相同,只不过把主人公名字换成了Gayford。

BNZ方面表示:“在虚假报道中,读者被引导访问一个投资公司的网站,目前名称可能是LPL Investments。”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2

“读者被鼓励填写交易账户表格或下载一个exe文件。

“骗子设计了一个看似合法的下载链接或按钮,提示用户下载一个exe文件。

“实际上,这个exe文件并非简单的表格填写工具,而是一种远程访问软件RAT(RAT是一个木马病毒,可以入侵电子设备,实现远程操控)。

“一旦用户安装并运行这个软件,骗子便能够远程控制用户电脑,监控其所有活动。

“骗子可以利用远程访问软件,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

“当用户登录网上银行时,他们可能会遭受到财务损失。”

上周,有网友告诉新西兰本地媒体,他差点就被骗了。

“我在这个网站上注册了账户,姓名、电话、电子邮件都暴露了,但我没有交出所有信息,后来有个男的一直给我打电话,要求我订阅他们的网站,花钱订阅需要提供银行账号.....

“我差点信以为真,要不是他总打电话骚扰我,我可能就受骗了。”

04.

脸书母公司

“接到投诉置之不理”

新西兰本地媒体Newstalk ZB指出,脸书的母公司Meta对此类事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利”。

那么这又是个什么逻辑呢?

据称,骗子们向Meta公司支付广告费,让Meta公司在Facebook上向新西兰和全球各地的受众推广和推送他们的内容,就像媒体出版商和其他企业推广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一样。

上周五,新西兰本地媒体NZ Herald联系了Mete,请其发表评论。

目前,Meta尚未做出回应。

一些网友表示,每次他们在脸书上看到这些骗局都举报了,但Meta却没有及时进行干预。

一位网友说他曾举报过一则虚假文章,Meta收到举报给出回应,他们回应称:“广告已被调查,但未发现违规。”

作为新西兰主流媒体公司,NZME备受网络骗局的困扰。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3

对于上述骗局,NZME曾联系Meta要求他们撤下这些“虚假文章”。

但NZME的要求没有得到回应。

NZME说:“社交媒体上的骗局太多了,我们已聘请专业人士进行干预。

“我们定期向脸书平台举报这类误导性广告,但没有得到回应,令人失望。”

05.

“防人之心不可无”

根据新西兰Netsafe(网络安全局)的建议,以下是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方法。

网络诈骗是任何利用数字通信设计来骗取金钱或个人信息的计划。

阿登姐和姐夫又上热搜了!这次竟因为“一个骗局”...(组图) - 14

以下是一些可能表明正在被诈骗的迹象:

  • 突如其来的电话:即使对方声称来自合法组织(如银行、大使馆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也要保持警惕。

  • 设备问题通知:如果有人告诉说手机、笔记本电脑或互联网连接有问题,并提出修复,或声称他们来自电话或互联网公司,要特别小心。

  • 密码请求:合法组织永远不会要求提供在线账户的密码。

  • 账户验证请求:不要回应或点击任何通信中的链接,即使它看起来来自真实的组织。

  • 外部交易请求:如果有人试图让在在线交易或预订网站(如Airbnb)之外进行交易,不要支付任何费用。

  • 金钱或奖品交换:如果有人声称提供金钱或奖品,但需要先支付“处理费”或类似费用,这通常是骗局。

  • 在网络上,冒充朋友提出借钱请求:这是非常常见的骗局手法,不要支付任何费用。

  • 不寻常的支付方式:骗子常使用无法追踪的支付方式,如预付借记卡、礼品卡、比特币、iTunes卡或汇款系统。

  • 远程访问请求:除非主动寻求相关服务,否则不要允许任何人远程访问电子设备。

  • 电话、短信轰炸:如果有人施压让快速做决定,以避免某些不良后果(如账户关闭、与税务局(IRD)的问题)或抓住某些好处(如交易或投资),要保持警惕。

通过了解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法和识别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保持警惕和冷静是预防网络诈骗的关键。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咨询Netsafe或其他相关机构以获取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 Ardern诈骗Clarke
今日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最新评论(2)
Koaki_Ling
Koaki_Ling 6天前 回复
要小心不要点击可疑链接!
最近迷盗墓
最近迷盗墓 6天前 回复
这些网络骗局真是让人头疼


Copyright Media Today Group Pty Ltd.隐私条款联系我们商务合作加入我们

电话: (02) 8999 8797

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 商业合作: [email protected]网站地图

法律顾问:AHL法律 – 澳洲最大华人律师行新闻爆料:[email protected]

友情链接: 华人找房 到家 今日支付Umall今日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