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惊小怪,习惯了!”油罐车事件波及澳洲,华人消费者退避“中国油”!经销商华超皆委屈,“油代”应运而生(组图)
7月2日,中储粮和汇福粮油等企业被曝出油罐车混装食用油和工业油,引发国内舆论热议。
澳洲农业部后续证实,涉事企业曾出口食用油来澳,这让本地商家和消费者为之紧张。
经销商和华超东主倍感无奈和委屈之际,顾客的信心也明显受挫。他们向今日澳洲App记者直言不讳地表达失望,“中国食品出问题有啥大惊小怪的?习惯了。”
与此同时,澳洲“油代”应运而生。
“今天曝这个明天曝那个”
悉尼一家大型华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油罐车”事件曝光后,并未接到供货商或澳洲海关对特定品牌的“召回”通知。
他称,尽管并未销售涉事中储粮和汇福粮油旗下的各品牌,但来自中国的食用油销量整体仍被波及。
部分中国食用油可能被污染(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在其提供的日销量数据中,记者发现,自7月2日事件被媒体披露以来,9款在售的中国油中,6款连续多日销量为零,整体停滞一周后,个别品牌才渐渐复苏。
他无奈地表示,如果销量持续低迷,会考虑暂停采购。
他坦言担心中国的食品质量,“今天曝这个明天曝那个,食品监管还有待提高。”
“我们家底太薄,经不住风浪”
另一家悉尼华超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已有消费者反馈,希望退掉近期购买的中国食用油。“因为心里膈应,觉得各品牌大概率都有问题。”
虽然不情愿,但他还是为顾客退货了。“从客户角度去想,出了事情后心里难免会有疙瘩,这样会安心些。”
之后,该店更针对中国油销售出台规定,“对产品存在疑虑但已拆封,均可以退换。”
华超里的部分中文食用油,产地源自中国大陆、香港等多地(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其委屈地说:“其实国内规格和出口产品不同标准,出口的会比较严。”
“澳洲任何进口产品,如果确认有问题,澳洲海关会发布公告,并要求供应商召回问题批次的产品并销毁。”
他说:“供应商说暂时没有收到这方面的文件,所以也不会对我们的退货承担责任。”这意味着,这中间产生的损失,将由本地零售商自行承担。
(图片来源:澳洲广播公司)
“我们家底太薄,经不住风浪。”他对此倍感无奈,“不管是中储粮还是哪个品牌,这次输家都是中国的食品安全,刻板印象很难掰回来。”
在墨尔本,记者也走访了多家华超,部分确认“从中国进口的食用油销量有稍许下降”。
他们表示,因油类不是亚超的主力商品,对销售额影响不大。
“我不好说”
有从业者告诉记者,中储粮旗下产品在澳洲的销售代理,是一间名为“中*食品”的公司。
记者致电其墨尔本总部,想核实中储粮产品是否在澳销售时,工作人员表示“我不好说”。对于记者的进一步采访要求,该公司截至发稿前未回应。
其官网显示,该公司在新州、维州、昆州和西澳均有办公室,“是世界领先的亚洲食品和调味品分销商之一,在全球设有办事处和仓库。”
“我们从70年代在澳洲的一家杂货店起步,多年来稳步发展,并在澳洲、新西兰、英国、欧洲、加拿大和日本建立了业务。”
悉尼部分华超的中国食用油在打折(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今次事件的爆发,令部分其他品牌的进口商被波及其中,感到“无奈和委屈”。
一间中国一线大牌食用油品牌的澳洲代理表示,19日接到澳洲海关通知,进口中国食用油需谨慎避免问题油品牌。
“那些有问题的都货不是我们(代理)的。”他噤若寒蝉地表示,“我们对我们进口的合法品牌的食用油承担责任,也向海关提供了所有合法文件。”
华超里五花八门的中文品牌食用油(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他还表示,受此影响,该公司近来严查贴有该品牌食用油的“水货”。
“我们都在注意这个事,有些贴着我们的标签,但不是正规渠道进口的,(这些商品)出问题我们是不负责任的。”
他也暗示,目前澳洲农业部并未确实查到哪款哪批次中国食用油是涉事混装油。“如果真的查出来油有问题,海关会召回,这是澳洲惯例。”
“有啥大惊小怪的?习惯了”
在供销链的另一端,在澳华人消费者对中国食用油显然有所芥蒂。
15日和16日,今日澳洲App记者探访悉尼和墨尔本多家大型华超时看到,食用油货架前顾客寥寥。
在悉尼西北某华超,多个中国油品牌正在打折销售。收银员解释称,“打折有一阵了,不是中国(被曝光)那一批,消费者买不买,还是要自己来判断。”
华人对中国产食用油光顾较少(图片来源:今日澳洲App)
墨尔本的亚超里,有华人消费者告诉记者,很少在亚超买食用油。
“Costco才卖10多块一桶,亚超价格几乎翻倍。”这位宝妈表示,“事件发生后,更不会买了。”
家住悉尼华人区Eastwood的John表示:“从来就没买过中国油,不然移民干啥?”
“我家一般吃澳洲或欧洲的橄榄油,”他说:“中国食品出问题有啥大惊小怪的?习惯了。”
移民来澳11年的Ann也对记者直言不讳,“以后别说油了,中国产的食品我都尽量不买了,信不过了。”
(图片来源:小红书)
在社交媒体上,“代购澳洲油”的广告应运而生。博主们称,澳洲油安全无害,可“人肉”背回,“主打一个真诚”。
悉尼“油代”Lily告诉记者:“以前买油的少,保健品比较多,这次出事后,好多国内的朋友找我买油。”
她欣喜地说:“没想到每天都有订单,大部分都是买橄榄油和牛油果油,真的火了,希望超市以后别限购就行。”
(记者 艾欧 米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