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不想生孩子了?注定要输的比赛为啥要打(组图)
还记得前段时间公安部公布的出生率数据吗?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仅仅才1003.5万,创下历史新低。
2019年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总共有1179万,2020年比2019年少了175.5万人,出生率断崖式下跌15%!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披露,在世界上,全球平均生育率也下降了,1965年,世界上平均每个女人都至少有5个孩子,而现在,每个妇女平均生育低于2.5个孩子。
而在2020年,中国和其他世界各国比,平均人口增长率和平均生育率都相对偏低。
民政部部长李纪恒也表示:“目前,受多方影响,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总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生育率下降得这么低,和近年来年轻人不想生孩子脱不了干系。
奇怪了,为什么明明全面开放了二胎,可不仅二胎没人愿意生,连一胎不想生的都大有人在?到底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了?
抖音上一个引起广泛热议的短视频里就说,不生二胎或者说不生孩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没有钱。
“还因为别人更有钱了,人与人的差距太大了,导致我们这代人的心理压力非常的大,心理极其的不平衡。”
底下的评论也说:
“谁有兴趣给别人生廉价劳动力啊”“没错啊,生孩子这种事就交给有钱人们了。”......
确实如此,现在的年轻人和父母辈不一样,父母那一代大家的经济条件普遍相差不大,养孩子花的成本也不高,孩子们的起跑线相差也不大。
现在的年轻人呢?
他们普遍比父母辈更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想要培养孩子成为未来的精英。而这个成本可不轻。比如他们得考虑把孩子送进好学校接受更优质的教育,而一所好的私立学校,一学期至少也得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而公立学校,又不得不考虑昂贵的学区房,有多少奋斗数年终于买上好房子的父母不得不为了孩子挤在昂贵的老破小学区房里呢?
有很多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生活质量,但也有不少年轻人预见了自己生孩子之后的生活,而选择了不生孩子。
另外,为了让孩子更优秀,父母们总免不了送孩子去各种辅导班、兴趣班还有奥赛班之类的。
兴趣班学个琴棋书画等特长,几年下来又是一大笔花费。
据调查,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把一个孩子抚养到成年上大学,最少得花80万,最多得花800万,中等花费也要280万。
如果还想送孩子出国留学接受更为优质的国际教育,至少又得花几十上百万。
教育子女成本这么高,在富人家庭里,这都不算什么。他们资源充足,无论是人脉上的、金钱上的、时间精力上的资源。所以就算生好几个孩子,每年花几十万培养孩子,也不会有什么压力。
然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月收入2000元以下有9.64亿人。月收入5000以上只有7200万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6亿人。月收入只有5000~10000左右的普通工薪家庭,养活自己就不容易了,如要负担一个孩子的教育,更是举步维艰。
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年轻人,在自己经济、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只会选择少生育或者不生育。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阶级壁垒也越难跨越,教育、人脉、医疗、金钱等不平衡的资源大多数普通人难以争取。
生了孩子后,即使拼尽全家之力培养孩子,就能保证孩子一定能出人头地,成为人中龙凤吗?
这显然并不现实,更多的是父母处于哪一阶级,孩子未来就可能处于哪一阶级,所以才有人吐槽说,自己不想生个韭菜任人剥削。
父母那辈,工作通常朝九晚五,稳定铁饭碗,早晚有时间接送孩子,中午甚至有时间回家做个饭、洗个衣服。
工作可能包分配,住房单位可能给安排,压力真不大。而现代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大,北上广买个房攒钱攒个十年也未必买的上。
像那些工作996的、经常加班的,早上早早出门工作了,日常通勤时间估计也得2小时,晚上回家加班晚得可能都十一二点了。
哪怕下班回到家,微信钉钉工作群消息一响,该做的工作还是得做啊。单身的想恋爱都没空,更别提结婚生子了。而已婚的即使生了孩子,又哪有时间带孩子、教育孩子呢?
当然,也有不少家庭会有父母来帮忙带孩子,“老漂族”这个词也应运而生。
这些年迈的父母,为了支持儿女事业,照顾孙子孙女背井离乡来到儿女所在的大城市,没有朋友、孤独、想家是他们普遍的生活状态。
有的老夫妻分隔两地,生病了还没有医保保障,只能自己扛。
让父母在本该养老安度晚年的年龄,背井离乡来自己这当“保姆”,前半辈子为儿女操劳半生,后半辈子还被孙辈绑住。于心何忍?
另外,父母那一辈,生孩子可能觉得生孩子是人生必须,是自然规律,到了年龄就该生了,或者家里人一催,就生了。也可能拥有更传统的思想,觉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再说还能生儿防老呢。
而如今正值生育旺盛期的90、95后,他们有着比父母辈更自我、独立的思想。他们可能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品质,如果生孩子会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而自己的一生会变得不自由,那么生孩子到底值不值得呢?
在部分年轻人的观念里,孩子已经不是人生的必需品,独身主义和丁克主义也在互联网的发展下更为流行。
数据显示,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也就越低。
而近年来,妇女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工作参与度,远远超过几十年前。她们意识到,生孩子不仅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时间成本,而且对于女性在职场上,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女性生娃休产假,工作可能就要面临3年左右的空白,等生娃带娃搞定了,再想回到职场,之前的岗位还留给她吗?工作脱节几年的她,还能被公司委以重任吗?
还记得京东那位因为怀孕而向刘强东请产假的副总经理吗?这样的高知女精英,请假的时候不得不表衷心说,“我不会耽误工作的。”而刘强东却说,你不在部门不会散了,而且正好能腾出位置给兄弟们。
孕期女性的职场压力可想而知。而那些选择做全职妈妈的女性压力、成本和风险也更大,读了多年的书、积攒多年的工作经验最后却成为一枚只能带娃的宝妈,而且还没有任何保障。
女性从事家务也好、养育孩子也好,既没有工资拿,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再怎么被称为伟大的母亲,全职妈妈也没有应得的社会地位。刘金菊在论文《中国城镇女性的生育代价有多大?》表示:
中国城镇女性生育1个孩子,将导致其一生的工作时间损失6~7年,折算的收入损失接近30万元;对于高等教育程度的女性,生育1个孩子的收入损失将近50万元;生活在北京、上海特大一线城市的女性,生育1个孩子的收入损失接近60万元。
这么大的代价,怎么不令人心惊。更何况,女性生娃在身体上的损害也是不容忽视的,身材走样、妊娠纹、脱发、尿失禁、脱发、子宫下垂、胸下垂、水肿、产后健忘、产后抑郁......
连大明星Ella都曾在网上说自己产后子宫、膀胱脱垂,连续几年只要打喷嚏、原地跳跃、跑步等动作都会尿失禁,严重影响了心情、生活和工作。苦不堪言。
无论从职场上、生活上还是身体上考虑,生孩子的成本和风险无疑降低了很多人的生育意愿。毕竟对于大多数普通年轻人,既没有充足的资源去养孩子来跨越阶级,更难以支付起养孩子的巨大成本,一场注定要输的比赛为啥要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