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时:德国批准首个对华战略,呼吁减少对中国依赖(图)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德国政府周四批准了首个对华国家战略,将中国这个亚洲超级大国定义为“合作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并呼吁在维持价值数千亿美元的经济关系的同时,大幅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依赖。
这一新政要求实行出口管制,并对在华德国企业的投资进行审查,以保护敏感和专有技术的流动。但该政策没有具体说明柏林将如何审查中国在德国的投资,这一问题近来引发了许多关切。
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政府在周四通过了这份61页的文件,此前,由于三党执政联盟内部在对华立场的强硬程度上存在分歧,该文件经历了数月的讨论和拖延。该战略呼应了欧盟敦促对华“去风险”的政策主旨。
德国政府表示,减少对中国制造商和消费者的依赖最终将提振本国经济。
6月,中国总理李强(左)和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在柏林。 JOHN MACDOUGALL/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
“我们不想与中国脱钩,但希望将自身风险降到最低。这包括加强我们欧洲的经济,并降低依赖程度,”德国外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表示。“越是扩大贸易和供应链的多样化,我们的国家就越有韧性,”她补充说。
该战略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对华立场,与之相比,前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政府曾将中国视为德国商品的巨大增长市场。
这推动德国与中国建立了紧密关系,德国有上百万个工作岗位直接依赖于中国,间接依赖的还有更多。在欧洲对华投资中,近一半来自德国,近一半的德国制造企业的部分供应链也都依赖中国。
但新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暴露了德国与欧洲对中国商品的依赖程度,从药品到绿色科技所必须的加工矿物,无所不包。俄罗斯去年入侵乌克兰也引发了对中国可能会利用这种经济依赖的担忧,就像俄罗斯将德国对其天然气出口的依赖当作武器一样。
在这一战略下,企业被要求将在华开展业务的地缘政治风险“更有力地内部化”,以免在发生危机时需要动用政府资金。政府表示正在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德国企业在中国以外实现业务多元化。
该政策还要求重新评估出口担保,确保对敏感技术的保护,并强调德国打算制定一份用于网络安全和监控等领域的技术清单,并对这些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保护自身经济安全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贝尔博克说。她还表示,德国不能重蹈俄罗斯切断对西欧天然气供应时的覆辙,需要“支付超过2000亿欧元才能摆脱依赖”。
周四,中国政府通过驻柏林使馆反驳了该政策对中国的描述,坚称德国是中国的合作伙伴而非对手。
该使馆在声明中表示,“坚决反对干涉中国内政,歪曲抹黑中国,甚至损害中方核心利益”的行为。
企业是否以及如何支持这项政策仍是未知数。一些中型企业和家族企业表示,地缘政治风险使其在中国的业务复杂化,但巴斯夫和大众等工业领头羊均大幅增加了对华投资的力度。
“大众集团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大众集团中国区总裁兼董事会成员贝瑞德(Ralf Brandstätter)表示。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增长市场,也是关键技术创新的驱动者,”他表示,并称中国“对大众集团乃至整个德国汽车行业的全球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这项战略现将提交议会,预计议员将在9月议会重新召开时对此进行辩论。
德国上个月出台了首份国家安全战略,呼吁采取“强有力的”国防和其他相关政策。但这份总体战略并没有囊括中国,毕竟中国享有德国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要地位,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接近3340亿美元。
该战略表明,在中国大陆对台湾主权主张的问题上,柏林无意改变其反对立场。“台海现状只能通过和平手段和双方认可的方式才能改变。军事升级也将影响德国与欧洲的利益。”
墨卡托中国研究所执行主任胡谧空(Mikko Huotari)表示,距离朔尔茨决定对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采取更严厉立场过去了一年多时间,此次出台的对华战略是德国重新调整外交政策的最新举措。
“从风险导向的角度看待中国,是朝着不同方向迈出的一大步,”胡谧空表示。“这对德国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
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